刘璋麾下坐拥5位大将,4人全归刘备,1人终投孙权,皆身居高位!

黑白说历史 2025-02-17 21:00:29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刘璋一直是昏庸暗弱的主公代表。

在他爹刘焉死后,交由他手的益州,内部极其不稳定,叛乱频发。

每当提起刘璋手下的大将,似乎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西川四将:张任、冷苞、刘璝和邓贤。

实际上,刘璋麾下,还有5位大将,实力更强。

令人唏嘘的是,最终4位归了刘备,1位投了孙权。

吴懿——官至汉中都督、车骑将军、假节、济阳侯

吴懿的爹与刘焉关系很好,就带着全家一起入川。

后来,吴懿的妹妹由于面相被认为是贵人,因此被刘焉看上,嫁给了其子刘瑁,也就是刘璋的哥哥。

也许吴懿早就对刘璋的统治心存不满,在刘备入川之战的时候,吴懿无过多抵抗,就带队投降。

归顺后,吴懿得到重用,因为他妹妹又嫁给刘备,成了皇后。

吴懿后来成为北伐的主力大将,还在阳溪之战中大破魏将费曜和郭淮。

他也是继魏延之后的汉中都督。

吴班——官至骠骑将军、假节、绵竹侯

作为吴懿的族弟,吴班虽然未曾记载他当年最初效力于谁,但是大抵是跟随族兄一家迁移到蜀地的。

后来,刘备东征的时候,吴班就率水军与东吴对峙。

尽管后来蜀军战败,但是吴班还是幸免,成为后期蜀汉的北伐主力。

在卤城之战中,吴班和魏延、高翔在野战中大破司马懿军队,斩首三千级,虏获铁甲五千领和角弩三千一百张。

吴班最后官至骠骑将军,比他族兄的车骑将军还高。

李严——官至尚书令、中都护、骠骑将军、都乡侯

李严最初是在替刘表做事,在曹操入主荆州后,李严逃往蜀地,受到刘璋的重用。

期间,李严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刘备逼近成都的时候,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打算让他殊死一搏,后者却识趣地带队归顺。

这怪不得李严,益州在刘璋的治理下,章法紊乱,后来李严参与制定《蜀科》。

遗憾的是,成为刘备的托孤重臣后,李严痴迷于权势地位,不干实事,还给北伐大业拖后腿。

诸葛亮最终还算宽恕他,仅仅将其废黜为庶民。

马忠——官至庲降都督、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

马忠是益州本地人,早年间,出任巴西郡的郡吏,此时应当是替刘璋效力。

在建安末年(大概220年)的时候,他担任汉昌县的县长,那个时候,益州之主自然是刘备了。

蜀汉东征失败后,马忠奉命带队去前线补充兵源,刚好与刘备有面谈。

这一聊,刘备仿佛从失去黄权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认为马忠同样不逊色于黄权。

马忠的一生,是为南中稳定燃尽生命的一生。

期间,马忠曾短暂被调任到中央参与一些决策。

甘宁——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甘宁起初干的差不多是杀人越货的事情,后来转型做读书人,还在蜀地担任郡丞。

刘焉死后,其子刘璋接管益州,甘宁却不想继续替他做事了。

在别人的煽动下,甘宁和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很快由于兵力差距被对方击败,跑去投奔刘表。

身处刘表集团江夏太守黄祖麾下,甘宁得不到什么发挥空间,尽管他曾射杀吴将凌操救了黄祖。

最终,甘宁弃暗投明,归顺东吴集团,成为孙权的江表虎臣之一。

百骑劫魏营并非演义中虚构的情节,正史的甘宁确实有过如此勇猛的表现。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吴书》)

刘璋麾下这5位大将,吴懿、吴班、李严和马忠最终为刘备效力,勇猛过人的甘宁则成为孙权的虎臣!

你认为谁是综合能力最强的大将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1 阅读:304
黑白说历史

黑白说历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聊历史更不是颠倒黑白。痴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