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长卷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诸葛亮"五伐曹魏"的执着固然令人瞩目。
但真正在血火交织中为本国拓展、巩固版图的,却是那些亲冒矢石、马踏山河的沙场名将。
他们或许不曾在庙堂之上运筹帷幄,却在边关要塞书写着开疆拓土、戍守边塞的传奇。
一、曹魏:北疆尖刀、凉州奔骑、荆襄锁钥建安二十年(215年),张辽率领八百勇士突袭孙权先锋队,后者竟如退潮般溃散,最终成就逍遥津江东止啼的威名。
这位并州出身的将领,早在建安七年(202年)的白狼山之战中,就率先锋队以少胜多,击破乌桓单于蹋顿,将曹魏势力往北推进,辽西走廊从此姓曹!
夏侯渊的闪电战法在西北战场大放异彩。建安十九年(214年),他率军横穿陇山,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急行军速度,平定枹罕宋建叛乱,将凉州彻底纳入曹魏版图。
这位虎步关右的名将,在汉中与刘备对峙期间,仍不忘派张郃南下巴西,将魏国势力延伸至巴水流域。
徐晃在襄樊前线展现出的治军才能堪称典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率领新兵突破关羽防线时,军容严整得让曹操感叹“周亚夫之风”。
此战不仅解樊城之围,更巩固了曹魏在荆北的统治。
二、东吴:江表锦帆、荆州白衣、岭南阎王甘宁的锦帆贼经历造就其独特的作战风格。这种剽悍作风在江夏之战中发挥到极致,其部曲突破黄祖防线,为孙权夺得江夏重镇。
建安十八年(213年)濡须之战,他更是胆气无双,率百骑夜袭曹营,火光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让曹军知难而退。
吕蒙白衣渡江的奇谋背后,是长达数年的战略准备。早些年,参与征讨黄祖,吕蒙就身先士卒亲斩陈就,铸成攻取江夏首功。
荆州要不回的时候,吕蒙奉命进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兵不血刃之下,最终成功计取,令刘备集团不得不湘水划界。
吕岱的岭南远征堪称东吴版图最大拓展。黄武五年(226年),他率三千精锐日夜渡海行军,以“剿抚并用”之策平定交州士徽叛乱,将南海、苍梧等七郡纳入东吴版图。
紧接着,年过六旬的吕岱乘胜出击,平定九真,彻底将岭南纳入东吴统治之下。后来吕岱又成为十殿阎罗王之一。
三、蜀汉:巴川王者、汉中壁垒、无当统帅建安十九年(214年)入川之战,张飞击退拒守德阳陌下的张裔,攻破坚城江州,义释严颜,震动巴蜀,为刘备集团打开西川门户。
建安二十年(215年)巴西郡之战,与张郃相持六十多日后,张飞抓准战机,亲率一万精骑绕后断其归路,在宕渠大破曹军,张郃几乎仅以身免。
魏延镇守汉中十年间,创造的“重门之策”防御体系堪称经典。他采用“错守诸围”战术,使曹魏多次南侵均无功而返。
建兴八年(230年)阳溪大捷,他率偏师西入羌中,大破费曜、郭淮,将蜀汉影响力扩展到洮西地区。
王平作为无当飞军统帅,将山地作战发挥到极致。建兴九年(231年),驻守南围,积极防守,张郃无可奈何。
兴势之战,王平以不满三万的兵力,拒守汉中,分兵御敌,成功击退率领十万大军入侵的曹爽。他是魏延之后最为稳固的汉中都督。
结语讲完这9位开疆拓土、戍守边塞的名将,就让我拙笔一挥,像陈寿老先生一样来简评一下:
张辽雄烈,临阵摧锋,北疆遂安;夏侯疾驰,电扫陇右,凉州乃定;徐晃持重,樊城解围,荆襄得固。
吕蒙沉敏,白衣渡江,荆州归吴;甘宁骁锐,百骑劫营,江表震惊;吕岱深谋,远征岭南,南宣国化。
张飞雄壮,入川定鼎,巴西破郃;魏延刚猛,北伐败敌,汉中晏然;王平知兵,飞军镇边,曹魏却步。
此皆开疆戍边之良将,虽功业各殊,然皆一时之杰也。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你还知道哪些开疆拓土、戍守边塞的名将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