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兵事三章:不可忽视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8 14:05:09

《道德经》兵事三章,指的是第29、30、31这三章,这三章文字上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分歧,即使有争议也不是原则上的争议。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要真正理解这三章,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果能结合当时的历史现状,诸如“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些表述,就会深切体会到老子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争议可能会少些。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定了两条学习《道德经》的标准:一是符合科学和事实,二是符合文字和逻辑。而要把兵事三章理解得更准确,我觉得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第29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31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期,是东周王朝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当时诸侯争霸已经演绎了两百多年(春秋五霸时期大致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之间),从时间重合度来看,老子可以说是春秋五霸的历史见证者:你方唱霸我登场,风水轮流转,贪图霸业的没有一个长久,争来争去,互相消耗,结果是进入到更加混乱的战国七雄时期。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个供职于周天子身边的普通工作人员,亲眼目睹社会战乱和世道败坏,天子形同虚设,而诸侯却逞强称霸,本末倒置,天道崩坏,每日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绪?我们学习《道德经》,如果脱离成书时的时代背景,是读不出其中的“满纸道德言,一把辛酸泪”的。

而兵事三章,文字之下集中体现了对“诸侯霸业”的规劝。试想,老子又不是天子,不能对诸侯君王发号施令——即使是当时的天子,也不可能对诸侯发号施令。所以良言规劝,只能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在这个语景下来体会兵事三章的文字内涵(还可以扩而广之,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来理解《道德经》):

第29章,这一章是对天子和诸侯的规劝: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个人的天下,天下是神圣的,不可私有、私为,所以不管是天子,还是诸侯,都要以“圣人”的标准自勉,治理好天下既是本职,也是责任和义务,不要为了争夺天下而斗来斗去。

第30章,这一章有很明显的针对性,就是劝戒诸侯王的。历来对“以道佐人主者”的理解分歧很大,莫衷一是,但是如果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句话就太直白了。“人主”是谁,天下只有一个人主,那就是当时的“天子”;“佐人主者”,当然就是当时的各诸侯王——这是历史事实。天子是正统人主,诸侯王分封分治,是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佐臣”——这也是历史事实。名不正则言不顺,老子的这句话就是在为天子和诸侯正名、归位,特别是对诸侯王的提醒和警示: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要“以道佐人主”。

明白了谁是“人主”,也就定位了谁是“以道佐人主者”——诸侯王:你们是不应该以兵强天下的,接下来就是讲道理:

①其事好还:以兵强天下,没有好结果,看看过去争夺霸业的结果就知道了;②师之所处……必有凶年:天下百姓受苦,对谁都没有好处;③四个果:即使有打着正义旗号发动的战争(确实有,这是事实,老子也承认有的战争是正义的),但也不要扩大战争;④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就上升到治理和用兵之道的层面来讲道理了——事物壮大到极致就会衰老,这是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启示,受此启示不要逞强才得治理和用兵之道,如果不得此道就会走向衰亡。

我们把“规劝”两个字摆进去理解,其中的情怀是不是感同身受?但是,当时诸侯国早把“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的大周规制忘到爪哇国去了,都在你死我活地证明谁更“物壮”,所以老子说“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结合前句的“其事好还”以及“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字句间又有一些类似普通人“诅咒”的语气,足见老子也是很无奈的。

第31章,站在一般用兵的角度上进一步规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当时战争的无奈: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你们想打就打吧,但是要打得文明点,战争也要坚守“战争之道”。我在以前读这一段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奇怪:老子不是反对“礼”吗?为什么这一段把“礼”讲得这么清楚、详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用意,大概就是“退而求其次”吧,这其中饱含着多少无奈的感叹,浸润着多少人道主义的泪水呀!

我们连起来看这三章,脉络是不是很清楚呢?第29章站在治理理论的高度,阐述天下和平之道:天下和平,统治集团包括天子和侯王,都是有责任的;第30章站在圣人修身的角度,阐述避战之道:统治者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可追私欲,逞霸强;而第31章则立足战争本身的现实,阐述应坚持的人道原则。三章其实是一个整体。

0 阅读:3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