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0章全篇仅21字,是篇幅最简短的一章。头条号文友【清萍树解道】将之比喻为“处在《道德经》中的C位”,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不但言其地位突出和特殊,而且担当承前启后之重任。《道德经》第40章全文如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应该怎样理解?我认为,这一章就是《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既然是中心思想,一定是涵盖所有文字的,如果对这一章的理解涵盖不了整部《道德经》的内容,就有可能理解偏差了。比如,有人把“反者道之动”理解为“从事物的对立面来看待、解决矛盾和问题”,乍一听很正确、很高大尚,但“对立统一”的思想能涵盖整部《道德经》吗?
我的理解:《道德经》是讲认知和实践的,而第40章的这21个字,正是认知实践的规律和作用。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他的认知视角是什么?也就是说,他以什么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答案是:自己!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意识的作用,对世界产生认知;一个人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无不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不需要证明的,这是明摆着的实事(大家可以闭着眼睛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人以自我为视角认知世界
再问一个问题: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感觉、思维和意识对世界产生认知,并以自我为中心将认知作用于世界以得到反馈,这个过程完全是“正向”(即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答案是:否!因为人通过感觉、思维和意识对世界产生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人的思维对来自于外部的信息的处理是主观的,人的潜意识中的欲念是会干扰、妨碍思维和认知实践的,人的情绪、性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种种因素的存在,也是明摆着的实事,也是不需要证明的。
因为知识、执念、欲求、情绪的干扰,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人生存于世,要时时处处与世界打交道。最理想的打交道,是以“正向”为基础的“正反馈”,这样才能进行和谐的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这就是“冲气以为和”。但基于以上所陈述的“两个实事”,我们很难做到“和”,怎么办?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是针对第一个客观实事提出的——人既然以自我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世界,那么好,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反”到超越自我的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世界,第一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弱”,是针对第二个客观实事提出的——既然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是主观的,是自我的,是有欲望和执念的,受到情绪和性格影响的,那我们就“弱”化这些主观的东西,“强”化客观世界对认知的主导地位。
接着老子给我们讲了“反”和“弱”的道理,为什么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的道理是,这是因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天下万物”指的并不是宇宙自然中的所有事、所有物,而是指一个人所能认知的所有事、所有物,即一个人通过第一个实事(以自我为中心)和第二个实事(以认知的局限性为条件),认知到的所有事、所有物。
人的认知中的“天下万物”
那么一个人通过“以自我为中心”和“以认知的局限性为条件”认知到的“天下万物”,它们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来自于“认知中的已有”,这就是“有”;而“有”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来自于“不以自我为中心”和“不以认知的局限性为条件”的真正的所有事、所有物。这个包含所有、万物本源、绝对存在、周行不殆的“混成之物”,就是《道德经》的主角“道”——因为其包含的范围极广,所以也叫“大”;因为它是真正绝对的万事万物,所以消逝了事物的特有属性,又叫“逝”;因为它又跨越古今未来,所以又叫“远”;因为它已经超越出一个人心中的局限,从“自我为中心”中跳了出来,所以又叫“反”;因为它跳出了自我,所以在思维和认知中的存在状态就是“无”。
“反者道之动”,就是从“心中所有”反到“心中所无”,是认知视角的转换和变动。“弱者道之用”,就是使“心中所有”弱化成“心中所无”,是思维转换的实践和运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和实事根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解决因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以认知的局限性为条件”的认知问题的根本途径。《道德经》第71章所讲的“知不知,尚矣”,就是对能认知到“无”、反回到以“无”为视角的思维的肯定;“不知知,病也”,就是对认知不到“有”的局限性的否定。所以能从“有”反到“无”,能弱化“有”的存在,是圣人“病病”的根本措施。
整部《道德经》就是两条线:一是“反”,即转换和变动思维视角(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思维反回到以“道”为中心的客观思维);二是“弱”,即实践和运用以“道”为视角的思维(强化客观思维,弱化主观思维)。每一章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以归纳到这两条主线上来。如果像有些解读者理解的“对立统一”,能这样无差别的涵盖吗?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随便挑出一章来对照理解,如果能逃出这两条主线,算我理解错了。当然,如果你对某一章节的理解不能用这第40章这21个字来解释,那就肯定是你理解错了。错了就要纠偏、归正,这正是《道德经》要求我们做到的认知方法和思维实践,难道纠正起来很难么?难道真的是“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能知莫能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