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黄百韬兵团后华野太累,中野下定决心:我们打黄维兵团正当其时

漫步史书 2024-04-22 09:58:22

1973年2月19日,时值农历正月十七,邓小平一家人乘坐两辆苏制伏尔加小轿车前往鹰潭,准备在鹰潭乘坐福州到北京的火车。

当天晚上,邓小平夫妇就被安顿在宾馆住下,整整一天,他们夫妇都很安静,没有说太多话。

邓小平的思绪也是此起彼伏,并不像表面看的那么平静,他想起了过去很多往事,一时之间有些新潮彭湃,也是在晚上散步时,邓小平偶然才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他们住的这个宾馆(当时叫做交际处)是原国民党军海军司令桂永清的住宅。

对桂永清,邓小平当然不陌生,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在1948年年底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桂永清位列第35名。

想到了桂永清,自然也就想到了黄维,他们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的。

有意思的是,黄维也是江西人,他的老家贵溪距离邓小平此时散步的鹰潭只有30多里路。

当年在淮海战场上,邓小平是总前委书记,也是他与刘伯承、陈毅共同指挥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并吞下了黄维兵团这锅“夹生饭”。

在《毛泽东选集》中,黄维的名字被提了144次。

后来淮海战役胜利后,毛主席热情的称赞人民解放军:

“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战役有多不易,胜利就有多激昂。”

毛主席口中的“夹生饭”,多数指的就是黄维兵团,因为他出现的太突兀,给整个淮海战役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之前我们其实也聊过不少,纵观整个淮海战役的经过,这场战役与最初计划的其实完全不同。

淮海战役计划最初的起源是来自粟裕。

粟裕将军晚年在他的回忆中,曾详细的阐述了有关淮海战役计划形成的前因后果。

在改变了中央原定渡江南下的作战计划后,粟裕决心遵照中央指示,在中原地区打大仗,后来在豫东战役一战歼敌九万余人,初步验证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想法。

无疑也说明了另外一个关键点,我军已经具备与国民党军主力决战的实力。

尽管在最初的想法里,粟裕并没有一战定乾坤的想法,但他认为如果双方主力决战,在长江以北比长江以南更有利,而徐州附近的徐蚌地区无疑是个最合适的选择。在粟裕看来,选择徐蚌地区作为主战场有三个便利条件

一、地形宽阔,通道众多,也便于大兵团主力的调动;

二、这片地区大多都是老解放区或半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很好;

三、徐蚌地区地处中原、华东解放区的结合部,距离华北也不远,我军容易形成合力不说,还有利于利用蒋介石与桂系以及傅作义的矛盾。

如果选择出击中原地区,我军可能会遭到国民党军桂系(白崇禧时任华中剿总司令)与徐州剿总的双重打击,而单独进军徐州,则桂系不大可能会来援。

1948年八九月间,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在战役准备过程中,粟裕就考虑过围绕敌徐州剿总做文章,以济南为诱饵,吸引徐州守敌增援,谓之“攻城打援”。

不过,因济南战役进行太快,加上杜聿明过于谨慎,导致增援济南的国民党军三个兵团并未掉入我打援的包围圈。

8月23日,济南战役正酣时,粟裕考虑接下来围绕徐蚌地区作战,特意给中央发电建议:

“两个月以后,我军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展开。”

然而在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增援济南的三个兵团则暴露在外,显然这样的布局,对我华野在济南战役后南下,顺势在徐蚌地区发动攻势很有利。

1948年9月24日,粟裕致电中央,建议举行淮海战役,9月25日,中央复电表示同意。

从9月下旬一直到淮海战役开始,华东野战军始终围绕此做准备。

尽管粟裕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但毛主席无疑更加高瞻远瞩一些,他在10月11日提出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的构想。

“第一、歼灭黄百韬兵团,占领新安镇,枣庄,临沂等地,同时,中原野战军应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元良兵团,以减轻华野阻援的压力。”

“第二、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

“第三、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以11、12两月完成淮海战役。”

另外毛主席还构想了一点,即在来年秋举行渡江战役。

从毛主席这封电文不难看出,淮海战役后来的三个阶段,与一开始计划的完全不一样。

这同中野在中原地区的作战有着很大的关系。

原定淮海战役中,中野在战略上只是远距离配合,牵制国民党华中剿总的同时,还要牵制孙元良兵团,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中野在整个十月牵制敌军的同时,连续夺取了郑州、开封两大枢纽,不仅切断了国民党军东调进入徐蚌地区的通道,还为自己进军徐蚌地区铺平了道路。

粟裕很敏锐的察觉了这一变化。

1948年10月27日,粟裕建议中央“整个战役统一受陈军长、邓政委指挥”,次日,毛主席复电表示同意。

至此,淮海战役的整体布局已经奠定,后来执行也是按照这一计划徐徐展开。

毛主席那时考虑到徐州国民党军仍然有南逃的可能,于是在华野发起淮海战役后不久,即11月9日致电中野,要求中野集中四个纵队全力拿下宿县,切断津浦路,以截断徐州之敌南逃之路。

1948年11月11日,中野向宿县全力开进,至11月16日凌晨三时夺取宿县。

至宿县之战落幕,整个淮海战役的进程仍然是按照我军一开始计划来进行,没有丝毫的偏离。

不过,就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有条不紊的进行时,黄维兵团却作为一股力量,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从淮海战役爆发之前,蒋介石就有意要统一华中、徐州两大剿总,并要求白崇禧统一指挥,但是白崇禧眼见这样一个烂摊子,不愿意接手,蒋介石也很无奈。

只是,白崇禧后来仍然妥协,同意调黄维兵团至徐州参战(事实上直至淮海战役后期,蒋介石还计划调宋希濂的十四兵团,只是白崇禧没有同意)

根据国民党当局徐蚌战役的计划,当时徐州剿总发现我华野猛扑徐州的态势,于是下令各兵团全部收缩至徐州,然后在逐步沿淮河撤退。

1948年11月6日,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下令各兵团撤回徐州,黄维兵团也接到了此令,要知道当时黄维兵团各军尚未完成集结,但接到命令后,黄维还是立即出发。

国民党军人数一下子猛增至70万人。

至宿县丢失后,蒋介石惊慌失措,命令黄维兵团,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宿县。

这样一来,中野的压力大大增加。

应该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整个战役最凶险的一个阶段不为过。

中央原定设想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华野在消灭黄百韬兵团后,集中力量分割包围邱清泉、李弥兵团的一部分,但却有个问题,邱清泉、李弥兵团并不积极东援,打的很保守。

1948年11月19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开会商讨,认为如果此时让华野去打邱、李兵团,不仅难度大,也不易实现站前目标,而当时黄维兵团来势汹汹,如不集中力量阻挡,很有可能成为整个战役最大的变数,因此总前委建议中央,在第二阶段作战,以打击黄维兵团为主,华野牵制徐州方向的敌人为辅。

决策的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真要下定决心,并不容易。

淮海战役总前委商量战役第二阶段计划是,主要考虑就一个问题,以中野的实力打不打得过黄维兵团,更麻烦的是,还有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随时可能驰援过来。

刘邓首长向中央提出打黄维建议,无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而且万一打不好,战事失利的责任谁来负。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邓小平回忆起当时决策打黄维的场景,仍然忍不住感慨。

1948年11月19日19时,也就是在刘邓首长下定决心打黄维兵团并上报中央后,中央复电表示以中野的兵力打黄维兵团并同时建制刘汝明、李延年十分困难,要求华野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改为,以四至五个师的兵力牵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并抽调出必要的兵力来对付李延年兵团(当时中野抽出一个纵队兵力阻击刘汝明)。

应该说再打一次淮海战役,局势也不可能再复制,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始终迁延枉顾,对于驰援友军并不积极,客观上为中野打黄维兵团争取了时间。

在随后两天里,就华野在第二阶段作战任务,与中央进行了沟通,中央要求华野,在完成阻击徐州方向之敌的情况下,以主要力量南下,打击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

至11月23日,刘邓察觉前沿这一现象后,立即致电中央:

“现阶段歼灭黄维时机正好,李延年,刘汝明迟迟不进,要我们以两、三个纵队对刘、李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加对黄维兵团的追歼。”

1948年11月24日,中央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先打黄维。

在随后长达20多天的双堆集战役中,不仅仅是刘邓首长以及中野全军将士紧张万分,近在咫尺的华野,远在西柏坡的中央也都高度关注。

好在中野全军浴血奋战,终于将黄维兵团这头“猛虎”斩落马下,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也就此走过了淮海战役最艰难的一个阶段。

2 阅读:330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