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裁超充团队500人,癫公马斯克断尾求生?特斯拉鲸落乐坏了友商

诗诗评汽车 2024-05-13 05:49:46

几天前的某个深夜,有500个人集体失眠了。

临睡前收到电子邮件,通知自己被炒了。如此离谱的职场经历,果然出自“癫公”马斯克的手笔。

甭管是岗位上耕耘10年以上的老牛,或是资历尚浅的新人,特斯拉超充团队的每一员,统统逃不过老巢被端的命运。

就连特斯拉充电桩基建业务的高管Rebecca Tinucci,也将职场平台的简介改为了:前·特斯拉高管。

不过,马斯克当然不是真的癫,而是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

截止上个月收盘,特斯拉股价大跌近6%,市值蒸发了343.46亿美元。此前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共交付了386,810辆车,这也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破40万辆的关口,远低于分析师先前平均预期的449,080辆,同比降幅超过了8.5%。

种种数据方能解释,马斯克如此大刀阔斧“滥砍滥伐”,是为了修正此前产能急速扩张带来的资源膨胀问题。在电动车市场容量的增速减缓后,加速裁员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节流”手段,削减成本从而稳住毛利率。

而特斯拉“放缓建设超级充电站”的决策,也让许多充电领域早就被饿的面黄肌瘦的竞争者,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好比英国石油公司的电动车充电部门BP Pulse,就明确摆出了加快抢占增量市场的机会。公司计划到2030年前投资10亿美元,其中有一半将会用于未来2至3年里,在美国安装3,000个充电点。

远的不谈,说回咱自个儿。特斯拉这头胡吃海塞的霸王龙突然决定“少吃点儿”,也让咱国内的充电巨头特来电嗅着了味儿。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4年4月,国内公共充电桩共计297.7万台。排在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冠亚季军”的是:特来电56.5万台;星星充电52.4万台;云快充50.7万台。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位于榜首的特来电看上去吃香喝辣,私下则是吃糠咽菜。成立9年以来,始终在亏损的泥沼中扑腾,直到去年才终于化险为夷,扭亏为盈。

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2年,特来电分别实现营收15.20亿、31.04亿、45.70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0.78亿、0.51亿、0.26亿元。直到2023年上半年,特来电才实现了净利润7,132万元。

而甭管是特来电还是星星充电等充电运营商,赚取充电服务费和相关广告费,是运营商唯二的两种盈利的主要途径,但充电桩利用率不够高,想盈利就是扯淡。

充电桩接口标准不统一、建设位置不合理、充电车位被占用等问题,导致了在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仅仅只有可怜的3%~5%。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国内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上去不了少。据充电联盟数据,国内充电桩的日均有效充电时长从2022年一季度的1.32小时→提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1.58小时;

去年,特来电充电桩利用率已经达到9.05%,高于行业平均的6.72%。

而结合国家颁布的最新政策来看,特来电的前景似乎会更加乐观。

今年2月29日,“新能源技术与能源安全第十二次学习”会议提出了几个重点:

进一步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顺风球显然会更好打。

特来电也迅速领悟了“上面的意思”。本就已经拥有国内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同时还建了面向企事业园区的智能微电网。既能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充电,又提高了绿色能源的消纳,可以说是点对点响应了国家号召。

不仅如此,除了赚服务费和广告费,特来电还发展出了“第二条腿”来寻求收益最大化——布局300多座“光储充放检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

简单来说,“光储充”就是通过峰谷套利来降低运营成本,叠加峰谷电价差的拉大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小;与此同时,“光储充”还可利用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降低运营商用电成本。

有新政傍身,整个充电行业都会进入发展的二倍速。而加速发展也意味着加速淘汰,车企往往只造个充电设施的“壳”,后续的运营从人力、精力上都需要巨大投入。作为头部新能源车企,特斯拉退出了充电布局,也就说明术业有专攻才是更利于发展的最佳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0 阅读:0

诗诗评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