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感知到白茶的山场信息吗?

逸云白茶 2025-02-28 04:56:08

山场在白茶圈始终是一个不愿意被过多强调的词。首先,白茶产区分布实在是大而广,往大了说以省为单位,往小了说最多也是以镇县为单位。体量的庞大常常让行业观察者的视角更加偏向于宏观,再加上白茶工艺实际上没有太高的门槛,导致白茶并没有过于突出的专属稀缺性。最后,在一般人看来,白茶的口感也并没有那么多容易被感知的地方,所以山场一直是被大家一笔带过的词。但是喝茶老餮都知道,山场在茶味上的影响作用是能够被“看见”的。经过大量饮茶经验的积累,各种产区、山头、管理方式的对比,喝出“山场”区别的能力还是能够被训练出来的。事实上,如果摆在你面前一泡高海拔山头的和一泡低海拔平地茶,你是不是能够明显喝出区别来?可能两者之间的水路就会不同,一种更清甜细腻,一种更偏粗粒浓重。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范例,表征山场之间的海拔区别给茶带来的口感影响。假如说再进行细化,相似海拔,相近维度,但是不同区域地貌与小气候的茶是不是也有区别呢?我们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山场来进行对比来看。其一是来自闽北政和洞宫山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野茶基地,另一则来自闽东柘荣东狮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百年菜茶林基地。

闽北政和洞宫山

闽东柘荣东狮山

前者地势相对通透但也被山体包裹阻隔,并且溪流相伴在侧,水源与光都处于充盈状态。后者更偏峡谷地貌,全天常常浓雾弥漫,光照更偏向漫射光散射,脚下泉水汩汩涌出,土壤腐殖层甚是肥厚,菜茶的生长状态就显得缓慢而细秀。所以反应在茶品上,洞宫山小白的气韵充足,花香显露,水路粗犷而甜润度高;洞宫山小白则水质柔糯,内质丰厚,饱满度高而茶气持久。这样显而易见的口感对比就十分直白。所以,你还在说,山场对茶的影响不存在吗?当然,这里的山场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而是茶园基地的综合大环境,地貌、水文、海拔、温差、光照等等整体因素的合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