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王阳明之间差了一个黄石老人

徙竹散人 2021-05-12 09:56:45

王阳明自开讲“心学”便在当时桃李遍天下,彼时倘若学子在处事中有所疑惑虽然不能向先生当面请教却仍然会书信往来。于实际行事中体验到困惑再来发问,当更加契合先生“知行合一”之说。

答顾东桥书:

你来信说:“您所释注的《大学》古本中说‘实现心本体的知’,这固然是孟子尽心的主旨,但朱子也是以虚灵知觉为心之量境。然而您却说,尽心是由于知性,致知则在于格物。”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这话没问题。然而由此推测你的本意,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你还不明白,否则你连问也不会问。但我的观点与朱熹的恰恰相反。尽心、知性、知天,这是生而知之、素位而行的境界,圣人方能达到;存心、养性、事天,这是后天学而能行的境界,贤人可以做到;天寿不贰、修身以俟,这只到了“连方向都搞不清,勉强凑合的程度”,一般学者都是这个样子。

心性即是天性,能够尽心,也就能尽性。但是心存而未尽者需要加“存养”的功夫,而且一定要存养很长时间,直到“不刻意”去存养自然而然无时不在存养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真正尽心了。已经存养了心性的人,虽然尚不能完全尽心,却已经一心为善,只要继续存养就是了。如今让人“天寿不贰”,这是用“天寿”将本心一分为二了,因为为善的心还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尚存“刻意为之”之痕迹。故而又说到了“立”,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类。

然而说到“立”的又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也就是孔子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说这是困知勉行。

现在把尽心、知性、知天当作格物、致知,就会使初学的人不能专一他们的内心,而立即命他们去做圣人生知安行的事,就像捕风捉影一样,会使初学者的心茫然不知所措,怎么能避免“率天下而路”的后果呢?这是求学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出现差错就是从根上错了,然后就会一错百错。”

王阳明说的是三个问题:

1、认清自己属于圣、贤、学的哪一档;

2、接受自己的这一档,做好这一档该做的事;

3、切记不要从根上错了,比如秦相李斯,人生的指导思想竟然是“老鼠哲学”,却学得是帝王术,也就是说帝王术要服务于他的“老鼠哲学”,他想做一只伟大的“老鼠”。

大部分人都是“困知勉行”的,但大部分人却都在操心别人的事:你应该如何,他应该怎样;我做了就会如何,到我手里就一定能怎样。

然而每个人的当下也必然有着手头的事情,有每个人“正在做的,轮到自己做的”,且看这些事又做得如何呢?基本上没有能做得好的,就是因为心没有在自己这,都跑到别处去了。

故不得“素其位而行”便会“裂心为二”,二裂为四,四裂为八……终致心碎。

据《史记》记载,张良有一天在下邳桥上散步,一个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来到他面前,就把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吃了一惊,立马想扁他一顿,但见他是个老人就强压着怒火下去把鞋捡了上来。这老人却得寸进尺又把脚一伸:“给我穿上!”张良倒也奇了竟然就跪下去帮他把鞋给穿上。老人穿好鞋满意地笑着走了。张良非常吃惊,目送老人远去。不过一会老人又回来了,对张良说:“你这小子还真不错,这样吧,五天后的黎明你我在此会面。”张良越发觉得奇怪,便恭敬地回答说:“是。”

到了约定的时间张良就又来到桥上,不过老人已经先到了,生气地说:“同竟然让年长者等你?”说完转身就走:“再过五天早点来!”五天后,老人又先到了,这回更生气:“又迟到了,怎么搞的?”说完又走了:“再过五天再见。”又过了五天,这回不到半夜张良就到桥头去了。这次老人不在,一会来到后说:“就这样吧。”便拿出一编竹简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你就可以成为帝王之师了,十年后将有王者兴,再过十三年你我会在济北见面,如果在谷城山下见到一块黄石头那就是我。”说完就走了,从此也没有再见过这个人。”

从太史公的记载来看,黄石公对张良的考验必然是刻意为之,张良并不存在“资质”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就是会不会“裂心为二”。也就是说张良驾驭能量的容量够了,但要看这股力量会不会被他用偏。从张良刺杀秦始皇来看,他的心中是有着仇恨的,但正是因为他敢于且几乎成功刺杀了秦始皇却正说明了他的能力以及胆量是足够成大器的。只有一条不清楚:他究竟是为了祖上五代为相的荣华富贵还是韩国亡国的国仇,也就是说刺杀是为公还是为私,此处即见真章。如果这么点小委屈都能把他惹毛,那就一定是为私,同样他的破坏力也会很惊人,不但不能授之以《太公兵法》,恐怕还要对他“早做打算”。

苏轼《留侯论》有云:“张良受圯上老人传书真是件怪事,但又怎么知道这个老人不是秦朝期间的大德隐世,后发现了张良而有意为之呢?用一件小事从张良身上“见微知著”,要么试出个贤圣,要么试出个隐患。同时折其刚锐之气,知其能‘忍小忿,就大谋’。”

做大事必然要不拘小节,也就是得吃点眼前亏,把眼光放远一些,你的舍。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做大事乃至修道其实是一场天地间最大的交易——水利万物,则万物也将利于水。

《阴符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从这里看去,人世间的利益得失当真太小太小,小到一根棒棒糖都放不下的时候也就一根棒棒糖的出息,但如果大到“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时间、空间就都能充分运用起来。所以“万物皆有灵”是必须的,否则人也“盗”不来。

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归于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能发挥多少灵,万物就有多少灵。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徙竹散人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