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GDP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最“穷”的城市是谁?

锐智达楼市啊 2024-06-25 08:10:51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

各城市之间差距巨大,那最“富”的城市是谁?最“穷”的城市又是谁?哪些城市人口在外流?差距到底多大?

GDP总量与人均GDP

2023年,广东省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有四个城市:深圳和广州都超3万亿,佛山13276亿、东莞11438亿。

而GDP总量不到2千亿的城市有7个,最少的云浮只有1207亿,都不到深圳的3.5%。

2023年,广东省人均GDP超10万的城市有5个:深圳市以19.5万元位居第一,珠海市高居第二,还有广州、佛山和东莞3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人均GDP最少的不是云浮市,而是不到3.7万元的梅州市。另外揭阳、河源都不到5万元。

“万亿俱乐部”四市,超过广东省GDP总量的66%,可见各市之间的巨大差距。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统计局

经济活跃度之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

2023年,从国内贸易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的有广州和深圳俩市,省内排名第三的东莞4408亿,与广州、深圳差距很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到千亿的城市有8个,最少的河源市,只是广州的3.5%。

2023年,从国际贸易来看,进出口总值超万亿的有深圳、东莞和广州三市。三者合计超广东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5%!

进出口总值不到千亿的城市有13个,最少的梅州市不到101亿,连深圳的1%都不到。

综合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深圳市遥遥领先,其次是广州和东莞。倒数三个城市分别是云浮、河源和汕尾,都是经济较弱城市。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统计局

政府穷富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个城市的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交通、能源及绿化等等,都需要巨额的花费。

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政府收入底蕴。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的是4113亿元的深圳,其次是1944亿元的广州。然后东莞805亿、佛山800亿。

不到百亿的有4个城市,分别是潮州、云浮、汕尾和河源,其中潮州不到60亿。

2023年,从税收来看,最高的仍然是深圳和广州。前八位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省内排名一致。

最少的城市仍然是潮州、云浮和汕尾,都不到深圳的1%。

怪不得都想方设法要挂靠上深圳或广州,没办法啊。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统计局

人口、城镇化率及在园幼儿

作为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截止2023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广州、深圳和东莞。

有7个城市常住人口不到300万,其中最少的云浮只有239.66万人。

2023年,有3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减少,分别是梅州、韶关和河源。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深圳,年增超12.8万人,其次是年增近9.3万的广州。

而从“七普”数据看,广东有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是减少的。其中减少最多的梅州,2023年常住人口继续减少;另外继续减少的是河源市。

从“七普”数据看,广东有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增加超百万,正好是经济总量前五强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另外是经济总量省内第九的中山市。经济总量省内排名第六、第七、第八的珠海、江门、茂名,“七普”常住人口增加数,分别排名省内第七、第九和第八。

总而言之,经济强市,常住人口增加也多。

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看,深圳以近100%排名省内第一;其次是超90%的佛山、东莞和珠海;然后是超80%的中山和广州。有3个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到50%,分别是云浮、茂名和湛江。

2023年末,在园幼儿最多的是广州和深圳,都超50万人,然后是超30万人的东莞、佛山和湛江。在园幼儿不到10万的有6个城市,分别是潮州、珠海、阳江、汕尾、云浮和河源。

2016年1月1日开始,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对比2023年末和2015年末的在园幼儿数,广东有8个城市的数量是减少的,分别是云浮、河源、韶关、潮州、梅州、阳江、肇庆和清远。其中减少最多的云浮,几乎是对半腰斩。增加最多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和佛山。

看下具体数据: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统计局

汇总来看,虽然广东省是第一经济大省、税收收入第一大省、贸易第一大省、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但下辖各城市之间差距巨大。

深圳和广州,毫无疑问是一线中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无论是经济总量、国内外贸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常住人口数量和增加数量,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等,都遥遥领先其他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然后是第二梯队“万亿俱乐部”成员的佛山和东莞,经济底蕴丰厚,各项资源都紧随深圳和广州其后。

第三梯队城市,包括珠三角核心区的惠州、珠海、中山、江门市;沿海经济带西翼的茂名和湛江、东翼的汕头市。这些城市GDP总量都超三千万,基本都处于各自都市圈的核心地位,全国排名绝大多数都在50-100名之间。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国内外贸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都居省内中上游水平,有一定吸引力,常住人口也在增加。

剩余10个城市,都算第四梯队城市了。包括珠三角核心区的肇庆;沿海经济带东翼的揭阳、汕尾和潮州,西翼的阳江;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清远、韶关、梅州、河源和云浮全部 5 市。这些城市GDP总量都不算高,大多数城市常住人口在外流,在园幼儿数量也在下降,城镇化率相对也不高,都面临更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如常住人口持续外流的梅州、河源;税收不到32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到60亿的河源;进出口总值刚过百亿的梅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到400亿的河源、梅州;等等。尤其是粤北地区的城市,与前三梯队城市差距较大。

期待依靠粤港澳大湾区及五大都市圈的规划,广东各市能够更加均衡的持续发展。

0 阅读:12
锐智达楼市啊

锐智达楼市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