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咽喉,精锐主力云集,全省为何驻扎了6个师?

转瞬繁华万里 2023-10-21 14:24:08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各省驻军的故事,例如辽宁省、江苏省、四川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六七十年代的驻军。截止70年代,河南省各地驻扎了3个主力军之外,还驻扎了6个师。6个师的作战任务不同,隶属体系也完全不同。那么,当年,河南省境内为何驻扎了6个师呢?

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河南省连接了华北、西北、华东等各个方向,在古代历史上,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旦进入军阀混战或者南北、东西对峙时期,河南各地都是各个集团反复争夺的主战场。河南各地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农耕。在古代文明中,耕地意味着更多的粮食和人口。

控制了河南各地以后,既能够获得足够的军粮和充足的后备兵员,同时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向北能够进攻燕赵之地,向南能够直逼荆襄两湖,向西能够窥视三秦大地。秦国统一六国、西汉统一全国、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河南一直属于主战场。控制了河南以后,立刻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北齐之间,更是围绕河南各地的归属,上演了一轮又一轮大战。即便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也出现了著名的中原大战。近现代历史上,铁路逐步成为了重要的运输方式。河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交通枢纽。尤其是河南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在郑州交汇以后,郑州迅速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坚守郑州至关重要,关乎了整个铁路线的安全。郑州失守以后,日本军队利用郑州便利的铁路线,南下直逼信阳一线。不过,一旦进入大一统王朝统治时期,河南省属于中部腹地,驻扎的军队数量并不多。

我国古代历史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长期对抗。在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时期,会集结强大的军团,出塞、北伐,打击北方草原的游牧政权。不过,一旦中原王朝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只能依靠辽东、华北、西北的有利地形,层层阻击北方游牧骑兵南下。因此,中原王朝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北方地区。

例如辽东、朔方、河西走廊、燕云等等,都属于中原王朝的主要驻军区域。清朝统治时期,朝廷在福建、广东、浙江、云南、甘肃等沿海或者边疆省份,基本上都驻扎了5万以上的军队。以广东省为例,清朝驻军接近7万。不过,在中部各省的驻军数量很有限。以河南省为例,清朝总计驻扎了11000多绿营军。

因为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驻军,没有太大的作战任务。因此,驻扎的军队数量不多。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情况完全不同。在13个军区的时代,河南、湖北等地的驻军,就承担了战略预备队的重任。

建国初期,出于稳定各地的实际需要,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分别是: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这6个大军区对应了同时期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当时,中南军区管理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武装力量,从中原地区一直延伸到了两广地区。这样的军区划分方式,属于临时性的区划模式。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6大地方局被撤销,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全国被划分为12大军区。

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1956年,鉴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实际作战需要,又从南京军区的部分区域上,组建了福州军区。截至1956年,全国形成了13个军区的框架。中南地区被撤销以后,组建了武汉军区、广州军区。

我国的军区命名很有特点,除了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等几个军区的情况特殊之外,大部分军区的名称,都是以重要城市命名的,例如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中南地区被撤销以后,组建了武汉军区、广州军区。其中,武汉军区管理了湖北省、河南省的武装力量。武汉军区位于中部,承担了战略预备队的重要任务。

哪个军区需要支援,武汉军区就集结部队,增援哪个军区。截止60年代初期,武汉军区总计下辖了2个军。其中,空降15军驻扎在湖北省内,第1军驻扎在河南开封等地。截止60年代前期,我国外部压力并不是很大。在这一时期,武汉军区的重要性,并不是非常明显。进入6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骤然增加,武汉军区的作用,迅速显现。

6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北部一线的防御压力大大增加。北方邻国陆续向远东等地,调集了50多个步兵师(机步师、摩步师)、坦克师,形成了百万大军压境的态势,总兵力达到了110多万。我国北方一线的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等各个军区,都在加强战备,积极训练对付坦克群突击和阻击机械化兵团推进的各种战术战法。

武汉军区承担了全军战略预备队的重任,需要向各个方向增加。仅仅依靠第1军,肯定不够。196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武汉军区的机动作战力量,昆明军区的54军、广州军区的43军,先后北上,调往了河南省各地驻扎。截止70年代初期,河南省各地驻扎了3个军,分别是:第1军、第54军、第43军。

其中,除了上述3个军之外,河南各地还驻扎了6个不同任务的师级部队,分别是:坦克第11师、坦克第13师、炮兵第2师、高炮第63师、河南省军区独立1师、河南省军区独立2师。一旦实际作战任务需要,上述一系列部队,能够迅速集结,组成强大的战略机动集群。

依托郑州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向西能够增援关中、陇右,向北能够增援燕赵、辽东,向东南能够增援江浙闽等地,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70年代中期,出于实际需要,1975年夏天,南京军区的第20军,与武汉军区的第1军对调。第1军南下吴越之地,第20军北上驻防河南省东部等地。

河南省各地驻扎了3个军(20军、54军、43军)和6个师,属于大军云集的区域之一,这是70年代的驻军格局。进入8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都出现了高科技战争的影子。功能单一的部队,已经很难承担复杂环境下的新任务、新需要。

出于科技强军、全面发展的需要,1985年,我国开始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当时,35个军中,有11个军被撤销。总计裁撤了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

在这一轮裁军中,武汉军区被撤销,原本驻扎在河南各地的部队,划入了济南军区管理。原本驻扎湖北各地的部队,划入了广州军区管理。原本驻扎在河南省西部的43军被撤销,部分精锐部队划入了其他兄弟部队。54军、20军改编为第54集团军、第20集团军,综合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原本驻扎在河南省内的2个坦克师、1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划入了各个集团军管理。2个河南省军区独立师,被撤销、压缩,进一步改编为省军区独立团。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大大减轻。在海湾战争中,各种高科技装备震撼了各国。90年代中后期,解放军部队的各个坦克师、高炮师、炮兵师,逐步改编为各个装甲旅、炮兵旅、防空旅。

上述历史属于50年代到80年代的部队调动情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几轮调整,和几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2016年军改之后,我国7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河南各地的武装力量,隶属于中部战区管理。

最后,向所有的老兵们致敬。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12 阅读:6267

评论列表

大宝

大宝

1
2023-10-22 15:17

没必要写这么详细,现在的汉奸太多了!

用户83xxx26 回复 10-22 23:27
是不是利用文章传送情报

魚跢 回复 10-22 22:07
就是为了凑字数,赚钱而已,

摆渡人

摆渡人

2023-10-22 06:47

南部战区陆军司令部设在南宁,既是对广西狼兵的信任,也是对广西边陲的信任。世界陆军看中国,中国陆军看广西狼兵。

腐不腐管你啥事

腐不腐管你啥事

2023-10-23 04:03

广西为何要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呢?明明广西是南方

静候君归

静候君归

2023-10-21 17:41

为何?真实原因让人泪奔,破防……

转瞬繁华万里

转瞬繁华万里

看古今繁华万里,转瞬间落日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