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静待利率的传导——2025年2月9日利率债观察察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2月9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1、静待利率的传导
在今年1月9日的报告《论DR007的属性及其取舍》中,我们曾阐释了DR007的工具模式与非工具模式:在工具模式下,DR007是货币政策姿态的体现,或者说央行通过对DR007这个工具利率的引导来调节信贷等市场融资的量与价。在非工具模式下,OMO的规模由各交易商根据政策利率、自身流动性的需求、对市场的判断决定,这使得利率信号传导的开端更加市场化。在该篇报告中我们亦建议“宜使非工具模式成为DR007运行的常态,但在收益率曲线长端估值明显过贵的当前,出于宏观审慎等因素的考量,阶段性地恢复DR007的工具属性、引导其适度上行许是维护市场平稳发展的应有之义。”

1月中旬至当前(注:2月8日),DR007的均值为2.02%,显著高于1.50%的7D OMO利率,反映出现阶段DR007正处于工具模式。为何货币当局引导资金利率阶段性地高位运行?我们认为这是对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而遏制长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前10Y国债收益率为1.61%,低于14D OMO利率(注:1.65%),这显然仍不够合理。我们认为,在收益率曲线长端适度上行之前,资金市场是不易(亦不宜)明显宽松的。

目前,部分投资者押注货币当局“不敢”继续维持资金的紧平衡。实际上,今年1月即有较多投资者在押注央行“不敢”引导资金利率上行,现在看已经被证伪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13年5月、16年8月时也有不少投资者押注货币当局“不敢”持续收紧流动性,但现在看亦是错的。再如,曾有很多投资者押注相关部门“不敢”让信用债实质性违约,但14年3月“11超日债”的发行人未能按时全额支付当期利息。此后,一些投资者又退而押注“不敢”让国企债违约、“不敢”让员工人数多的大企业违约等,这些逻辑初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而且,在上述例子中,当投资者在资金和债券市场押注失败后,又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加速市场的下跌。我们认为,与其凭空地、主观地押注“不敢”,不如遵循一些客观的、本质性的规律。经济运行和融资状况分别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最根本和直接的因素。融资状况方面,在今年1月27日的报告《春节后资金和债券市场如何演变?》中,我们曾阐述过“1月信贷增长的势能较强、‘开门红’的成色较高。(注:在分析今年1月信贷时,需要对春节放假、地方政府化债、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所形成的影响予以充分还原。)”经济运行方面,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经济在波动中回升,今年“春节经济”展现出新气象,为年后的货币政策增添了“底气”。例如,今年春运首日至第26日(即1月14日至2月8日),民航累计客运量5958.9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即1月26日至2月20日)增长6.8%。再如,今年春节档期电影观影1.87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提高12.8%;票房收入95.07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16.6%。另如,今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提高5.7%;国内出游总花费0.6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7.0%。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可喜变化已经在资本市场得到了体现。例如,今年2月7日上证综指的收盘价为3303.67点,较去年9月18日时的最低价和春节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上涨了22.83%和1.63%。或许这些变化在债券市场中暂未充分体现,但我们相信随着经济运行中的好消息越来越多,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综上,我们仍然维持今年1月20日报告《利率信号正沿着曲线传导》中“随着利率信号沿着曲线不断向长端传导,曲线长端的上行会更为充分”的观点。

2、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解不到位。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