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史知多少?(下)既是远古的历史陈迹,又是现实的生产生活

云谈农 2024-03-27 00:29:29

今天继续来聊聊云南农史。根据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调查的相关成果,我们可以对云南地区原始农业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特点做如下总结和讨论。

( 一) 原始农业的生产工具

1. 生产工具的材质

从考古发现和民族调查情况来看,云南原始农业生产工具的材质有石质、木质、竹质、骨质数种。石质、骨质生产工具不仅在考古遗址中有众多发现,在民族调查中也发现它们仍被普遍使用; 木质、竹质生产工具虽然仅在民族调查中发现被大量使用,在考古遗址中没有实物出土,但在史前的原始农业时期,木、竹质生产工具也应被广泛使用,之所以在考古遗址中没有发现实物,原因在于木、竹质工具的易腐变质,难以保存。一般来说,在原始农业时期,尚未使用铜质、铁质生产工具。剑川海门口遗址虽发现了少量铜器,但不占主导地位,当时的大部分生产工具仍为石器,海门口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器时代初期转变的历史时期。

在民族调查中,一些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他们的生产工具中虽然也有少数铁器,但数量极少,而且全为从其他民族中获得,并非本民族制造。如根据 20 世纪 50 年代的调查,居住在独龙江流域的独龙族,尚处于木器、石器、铁器并用的状况,其生产工具十分简陋,锄头分为全为木质的“戈拉”和以木质为主、锄尖镶一小块铁皮的“恰卡”,整个独龙江地区仅有 3 把被称为“俄尔种”的小铁锄。

在一些盛行刀耕火种的民族中,他们砍伐树木所用的刀斧,虽然也为铁器,但大多为从其他民族中购买所得,而非自己冶炼打造,如独龙族的铁质条锄“俄尔种”,就是从怒族、傈僳族等民族中传入的,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砍伐工具铁质砍刀和铁斧,也是由缅甸地区和纳西族地区输入的。即使是傈僳族,铁器也不多,日常生产中也仍然大量使用木器和石器,原因主要是铁器价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总的来说,云南原始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与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原始农业时期的情况一样,基本上是用石质、骨质和木质、竹质材料制作而成有各种说法。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耒、耜为木质的翻土工具。耜(sì)为刃部扁平的木质脚踏式翻土工具,形状类似于后来的铲,耒为一头削尖的木质翻土工具。

耜(sì)从耒(lěi)发展而来,耒从尖木棒演化而来,而近代时期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用于翻土和点种的尖木棒,即应是古代中原地区所使用的耒。近代云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尖木棒,既有单齿的( 即一头削尖的) ,也有双齿的( 利用分叉的树枝制成) ,皆可用于翻土。尖木棒的使用,标志着耜耕或锄耕农业的产生,而近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刀耕火种农业,实际上是刀耕( 火耕) 与耜耕农业的混和。从民族学调查材料看,近代时期,木质生产工具在独龙族、怒族等民族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用细木杆制作的挖杆采挖植物块根,用木锹翻土,用木棍( 或竹棍) 点种,用木锄除草,用木耙覆土等。

在怒江傈僳族地区,甚至犁地都用木制犁头,而较少用铁犁,原因是当地的坡耕地土层厚薄不一,土层下面多是凹凸不平的石头,铁犁又贵又不好买,使用时容易被石头碰坏,在经济上不划算,故此使用木犁而不用铁犁。

(二)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

根据考古发现和田野调查资料,云南原始农业以“刀耕”为主,锄耕为辅,这样的“刀耕”地被称为“火烧地”“火山地”或“懒火地”,与“刀耕”生产方式相伴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轮歇式或撂荒式。其基本的耕作方式是: 以石斧、石刀或铁刀、铁斧( 近代时期) 等为工具,砍树烧荒,获得耕种所需的土地; 然后在烧过的土地上以削尖的木棍或竹竿为工具,挖穴打洞,将种子放入穴洞中( 点播) ,以土覆盖,或者,将种子直接撒播在烧松的土地上,任其自然落地生长; 播种之后,不施肥( 利用土壤中原有的有机质或烧过的草木灰做肥料) ,不薅锄,任其自然生长,当谷物成熟时,以石镰、石刀或骨镰等为工具,进行收割。

石斧

一年或几年之后,当土壤肥力耗尽、产量减少时,即将原耕土地抛荒,重新选地砍烧,进行新一轮的刀耕火种。由于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因此,云南原始农业应为旱作农业,或以旱作为主。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由于原始农业从采集、狩猎而来,因此原始农业应起源于山地。而从云南地区的情况来看,在生产工具以石器、竹木器为主的“刀耕”农业阶段,由于不可能解决深耕翻土和有效排灌问题,云南地区的原始农业不可能是平地水田农业,而只可能是山地旱作农业。从民族调查的情况来看,近代时期仍然保持刀耕火种方式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如独龙族、怒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等民族,都为居住于山地的民族,他们经营的原始农业全为旱地农业,种植的作物也为旱地作物,如荞、麦、粟、黍、旱谷等。

根据民族调查的情况,云南地区种植旱稻的历史应早于种植水稻的历史。[云南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稻谷,也应为旱稻,种植稻谷的方式为在山坡地上以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旱地作业。由于耕作粗放,加之缺乏灌溉和施肥,完全“靠天吃饭”,因此原始农业的产量总的来说是不高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经营原始农业外,远古居民或处于相似发展状况的各民族还广泛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保障生存的基本需要。

旱稻

0 阅读:0
云谈农

云谈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