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kāng)浪白鱼 ,是隶属于鲤形目 ,鲤科 , 鮊 亚 科,白鱼属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鱇浪白鱼成鱼全长成鱼长约150.0mm左右,体长约为115.0mm左右。体长约为体高的6.0倍,约为头长的4.2倍。眼睛中等大小,头长为眼距的4.4倍左右。体细长而略侧扁,整个鱼体轮廓犹如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著大于体高。

鱇浪白鱼
以珍稀程度而言,鱇浪白鱼无疑位居云南的几大名鱼之首。关于鱇浪白鱼的来历,在抚仙湖周边的居民中,口口相传着一些动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这种鱼是来自来天宫瑶池的小精灵,是何仙姑巡游至云南抚仙湖时,见抚仙湖水分外清澈,湖中沙石清晰可见,奇怪的是竟然湖水中竟然连一尾鱼儿也没有,感到十分地不解。仙姑在询问当地老渔民后,方知是因为湖中的水怪所致,是由水怪将湖中鱼儿吞噬殆尽了。

于是,何仙姑施法除掉了抚仙湖中的水怪,回到天宫后奏明王母娘娘,请求王母娘娘赐一些天宫瑶池中的小精灵到抚仙湖中,获得了王母娘娘的应允后,何仙姑从瑶池边摘下一片荷叶,捧了一些瑶池中的小精灵带到抚仙湖,将这些小精灵投放到抚仙湖里后,就随手将荷叶丢弃在湖水边了。从此,抚仙湖中便有了后来被人们称为鱇浪白鱼的抚仙湖精灵,抚仙湖岸边也就有了一望无际的荷花。

在抚仙湖中生活的这些小精灵之所以能名声鹊起,传说中还与出生在云南省澄江县,康熙年间的河阳进士赵士麟先生和康熙皇帝有关。传说在清康熙年间,在京都做高官的赵士麟在为其母做寿时,有一道菜肴就是来自抚仙湖的鱇浪白鱼,正是油煎鱇浪白鱼的特殊香味被正好路过当地的宫内太监嗅到,并告知了正在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原本是非常器重赵士麟的,这次却为他独享美食不进贡而很是生气。康熙皇帝为了亲自去探个究竟,就急速地更换上了便服,不打招呼就自行闯进入了赵府。

进入赵府之后,康熙皇帝发现原来散发出迷人香味的是一种不知名的小鱼,于是就询问赵士麟:“此鱼何名?”赵士麟回答道:“这种小鱼是产自家乡抚仙湖内的礁石下、鱼洞中,其数量甚多,在湖水中密密麻麻地游弋,家乡人称其为“海蛆”,其真名叫鱇浪白鱼,不知皇上喜欢否?”康熙皇帝在品尝油煎鱇浪白后说道:“鱼小味香,海蛆一名不雅,应恢复鱇浪白鱼的真名,以后要作为贡鱼送京。”

于是,赵士麟先生立即通知其下属,让他们从此以后将抚仙湖鱇浪白鱼列入每年送京的贡品。因此,鱇浪白鱼在云南澄江用盐渍过晒干后,作为“贡鱼”每年送京,鱇浪白鱼的身价与此同时也与日剧增,终于一跃进入了云南的几大名鱼之列。

其实,鱇浪白鱼的身价之所以如此高贵,也并非完全是由于当年的康熙皇帝将其钦定为“贡鱼”,也是因为在这种小鱼的身上还承载了不少的特点,因而才最终造就了其特别珍贵的身份。
首先,鱇浪白鱼是云南独有的地方鱼种。根据迄今为止的调查结果证实,全世界所有的海洋与湖泊等水域中,除云南以外的任何地方均难寻鱇浪白鱼的踪迹。这种小精灵个头虽然不大,只有不过186.0mm左右的身材,与其他大型鱼类比较,这种小精灵就是一尾身材苗条而无比美丽的少女,就如同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公主。

其次,当地渔民为了捕获鱇浪白鱼,还创造出了几种奇特的捕鱼方法。这些捕捞方法的特点就是人不下湖、也不用船、既不用鱼钩、也不用鱼网,捕鱼者都是站在湖岸上“拿鱼”的。
有一种叫做“香把捕鱼法”。就是用青香树枝或是当地山上的蕨蕨棵扎成“香把”,由于青香树枝或蕨蕨棵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味,故称为“香把”。捕鱼者只要将扎好的“香把”放在岸边的湖水中,当进入繁殖期的鱇浪白鱼来到岸边产卵时,就会钻进“香把”中,等待“香把”内钻满了鱇浪白鱼,捕鱼者只要用网兜将“香把”捞起来,提着“香把“抖一下,鱇浪白鱼就会从“香把”中掉出来了。

鱇浪白鱼的吃法也是很有特点的。鱇浪白鱼虽然身体较小,但是,肉质细嫩,味道绝美。由于鱇浪白鱼终生生活在洁净的抚仙湖水中,依靠摄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生,其鱼体内、外均十分干净而没有任何污染。所以,云南抚仙湖周边居民在吃鱇浪白鱼时,甚至根本就不用去剖腹挖鱼肠,而是直接将鱇浪白鱼晒成鱼干,吃的时候用油煎熟,或用文火烧黄,这样吃起来就香脆可口。

另一种吃法是将新鲜鱇浪白鱼用盐水在锅里煮熟,煮时火要小,水不宜过多,加上辣椒花椒等佐料,用小火慢慢煮,煮的时间越长鱼越硬挣,味道越香醇,直到将水煮干,吃起来十分爽口。

第三种吃法是将鱇浪白鱼制作成酥鱼。就是将新鲜的鱇浪白鱼身上先浇上鸡蛋面粉糊,再将其放在油锅里炸黄,吃起来外黄内白、美味无朋。
第四种吃法是蒸鱇浪白鱼,把新鲜鱇浪白鱼煎成两面黄,然后放上佐料蒸熟,吃起来香酥味美。

第五种吃法是当地渔民创制的铜锅煮鱼,这也是鱇浪白鱼最具特色的一种吃法。将刚捕捞的鲜活鱇浪白鱼放入盛有抚仙湖水的铜锅里,加火将其煮熟,再配上一碗当地出产的煳辣子、老酱、薄荷、葱、姜等佐料调成的佐餐酱料,从铜锅中捞起熟鱼蘸着酱料吃,又鲜又嫩,独具风味。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这种昔日来自天宫瑶池的小精灵,今天的云南省玉溪市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云南抚仙湖中的鱇浪白鱼,由于较长时期以来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抚仙湖边已经很少见到了,据说早已陷入灭绝的状态。

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种鱼不至于灭绝,已经将抚仙湖中的鱇浪白鱼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社会发展与抚仙湖自然环境发生冲突的各种问题。针对抚仙湖内鱇浪白鱼的资源调查、生态学研究以及繁殖生物学等研究项目已经启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来自天宫瑶池的抚仙湖小精灵的种群数量,一定会再次繁盛起来!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