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祥:一位女大学生为何能葬在八宝山?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江山 2023-12-06 00:00:5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9月2日,一场葬礼在北京八宝山公墓进行。

北大校长以及几位博士生导师,还有不少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来到了现场。

另外,在这场葬礼上致悼词的,正是央视著名的主持人撒贝宁。

但是,这一天被埋葬在八宝山公墓的,是一个24岁的女大学生。

也许,这会令很多人感到诧异,能够埋葬在八宝山的,基本都是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这个24岁的姑娘,生前有过怎样的事迹呢?

她年轻的生命,又为何在24岁这一年,就戛然而止呢?

出身贫寒

1979年,湖南省醴陵市转步乡筱溪村老屋组,一个贫寒的家庭之中,张培祥降生了。

似乎从出生开始,她的命运就充满了波折。

她的父母都是常年卧床的病人,特别是母亲,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身带残疾。

夫妻俩几乎都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因此,这个孩子的到来,虽然是喜事,却也给家庭增添了一笔沉重的负担。

但是这个生于贫寒之家的女孩,却又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她聪慧而敏锐。

从小,张培祥的姑姑、姑父便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天赋。

小学开始,她的记忆力就远超其他孩子,给她一本上万字的书,她一个上午便读完了,书里的情节,记得清清楚楚,还能说出些自己的感悟。

张培祥的姑姑和姑父都是教师,教书多年,他们也从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

可是,年幼的张培祥纵然聪明,也不能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

上到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家中实在困难,张培祥的父母决定让孩子辍学。

张培祥很爱读书,不想离开校园,可是,想想家中的境况,她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没多久,姑姑找到了家里,她连声质问哥哥嫂子,为什么不让孩子继续读书了?

而回应姑姑的,是张培祥父母无声的眼泪。

他们知道,自己有一个最聪明的女儿,可是,贫穷的他们要怎么承担培养孩子的费用?

姑姑终究还是心疼这个聪明又懂事的侄女,考虑了很久之后,姑姑决定把这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供她继续念书。

好不容易重新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张培祥非常珍惜。在学校里,她学习非常刻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每次考试永远都是第一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

然而,贫寒依旧是张培祥跨不过去的坎。

纵然姑姑有心帮助她,可是,姑姑、姑父也都是生于贫寒乡村的普通教师。

他们即便拼尽全力,能做的终究有限,读到高二,张培祥再一次辍学。

当时,她的父母已经病得很重,张培祥不愿意再拖累家中,她跑到了广州,做起了勤杂工。

但是,张培祥所在高中的罗校长,得知张培祥不念书了,心急如焚。

罗校长看得出,这个孩子绝非池中之物,让她继续把书念下去,她会做出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罗校长不辞辛劳,四处打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张培祥重新带回了学校的课堂之中。

张培祥的学籍表和成绩单

张培祥的同学和老师,得知她家庭困难,也都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她渡过难关。

看到大家都这么关心自己,张培祥内心感动极了,她下定决心,这一次,绝不再放弃。

苦尽甘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7年8月,高考成绩公布,张培祥以株洲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

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一条希望之路。

那个夏天,在父老乡亲的殷殷期盼之中,张培祥揣着1000块钱坐上了北上的列车。

这1000块钱,是所有的乡亲师长,东拼西凑给她的。

在此后读大学的几年里,她再也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

在北京这个高消费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想要生存,并不容易。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培祥开始了白天念书,晚上打工的艰苦生涯。

端盘子、做家教、发传单,什么兼职几乎都尝试过,但她从来没有喊过苦。

令人佩服的是,哪怕为了打工耗费许多精力,她的学习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

在大学校园里,她很快成为风云人物。

她不只学习成绩好,而且思维敏捷,有着过人的才情。

四年本科结束之后,张培祥决定继续读硕士。

北大的生活改变了张培祥许多,她的文采彻底的被激发出来,她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作,抒发自己的想法。

在校报上,她发表了很多作品,人们惊呼一个天才的诞生。

后来,又因为出众的文采,她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兼职,在北京电视台负责写剧本、做策划。

她在北大的校园网站上所写的文章《飞花读红笔记》、《大话红楼》、《红楼十日谈》、《七种乐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就连不少文学方面的老教授,都大为赞赏。

而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她写下的纪实文章《卖米》。

这篇文章,让她获得了北京大学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后来更是入选了部分地区的教科书。

可是,似乎越美好的事物,就越容易有缺憾。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张培祥的才华而感慨。

可是,那个创作出无数优秀作品的张培祥,早已经不在人间。

甚至,她的许多文章,是在她去世之后,才经杂志社公开出版,风靡全国的。

人们相信,如果张培祥现在还活着,她一定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可是,人生中的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人生无常

2003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一场非典迅速席卷了北京,人心惶惶,感染者越来越多。

张培祥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不过,她的症状却并不是人们最害怕的非典。

从那年的五月开始,张培祥注意到,自己的皮肤上出现了一些青紫色的红点。

另外,原本身体健康的她,突然莫名其妙的开始连续发烧、浑身乏力,仿佛是一夜之间,被抽干了所有精力一样。

最开始,张培祥并没有去医院。

因为,那时由于非典传播的太快,学生们轻易是不敢出校门的。

再说,这些症状虽然有些折磨人,可却又时好时坏,张培祥只以为是普通的营养不良,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没过几天,张培祥的病情开始恶化,整日的头晕目眩、精力不济。

到了5月30日,熬不住的张培祥,终于在同学的陪同下前往医院。

经过了一番复杂的诊断,医生告诉了张培祥一个糟糕的结果,她患了白血病。

张培祥所患的这类白血病,当年在临床上很难治愈。

对张培祥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打击,她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同学们得知消息,也感到绝望。张培祥这样一个百年不遇的才女,为什么还没有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要被疾病打倒呢?

很快,病重的张培祥开始了自己的住院生活。因为父母多病,加上弟弟又快要高考了,张培祥对同学和老师千叮咛万嘱咐,高考之前,不要把自己患病的消息透露给家人。

大家只能含泪答应。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同学和老师轮流来到医院病房,陪伴和照顾张培祥。

在最后的这段日子里,张培祥一直表现得很顽强,不管谁来看她,她永远都带着一副笑脸。

有时候,大家看到她憔悴的样子,忍不住流泪,反倒是她来安慰大家。

但是,面对死亡,没有谁会不害怕。

有几回,夜深人静的时候,护士注意到,这个姑娘一个人缩在被子里,默默的流眼泪。

她独自吞下了这些苦痛,把乐观的一面展现给了他人。

直到七月份高考结束,张培祥终于忍痛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了家人。

而随后,社会各界也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许多人给北京大学方面打去了电话,都表示愿意捐款给张培祥治病。

然而,那时候,并不是钱的问题。

张培祥的病,来的太急太快,病情的恶化,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

一些经历过救治张培祥过程的医生,都连连叹息,说张培祥来到医院的时间太晚了。

如果最开始出现不适的时候,就来救治,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是谁能料到,一切偏偏就这么凑巧,偏偏就是那一年出现了非典,偏偏张培祥病在了一个所有人都不敢轻易进医院的时候。

在死神的魔爪面前,人类显得是如此地无力。

人们不断地为病床上的张培祥祈祷,希望能够出现奇迹,希望20多年来,一直顽强和命运抗争的她,这一次也能够战胜命运。

病情反复折磨着张培祥,她时常陷入昏迷,醒来看到父母已经苍老的脸,张培祥心痛如绞。

其实,张培祥本人,要比所有人更早地预料到死亡的到来。

在最后一刻,张培祥依然是乐观而坚强的。

她知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病情,大家的这份心,是张培祥最珍视的。

花开花谢

那个时候,张培祥连吃饭喝水都变得很困难。可是,性命垂危的她,还是在病床上,为所有关心她的人写下了一首诗,作为道别,发在她的社交平台上。

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忽视浮云寄此身,容中罹病愈酸心,无非碧海情天恨,总是红楼痴梦人。泛月千年犹有泪,残芳一笑便成尘。长安昨夜风催雨,且向樽前莫泛神。”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培祥是释然的,她平静的向父母交代了自己的遗言。

她希望把自己的骨灰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北京,这个让她实现梦想的地方,另一半送回家乡,葬在她深深眷恋的故乡土地上。

2003年8月27日晚9时,24岁的张培祥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记者悲伤的为她的离去,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她脚下那段担着大米踉跄走过十几里的赶集路,起先是贫穷通往活着的路,后来是乡间通往城市的路,最后是人间通往天堂的路。”

成千上万的网友,依然在她的社交网络下留言,人们用自己的话语,同张培祥做着最后的告别。

人类的生命永远都很短暂,但是,文学的生命力却可以绵延不绝,她的一篇又一篇文章,使得她能够永远活在所有人的心中。

也正因为这个年轻的姑娘如此的不平凡,最终,人们选择将她那一半留在北京的骨灰葬在八宝山。

由北京大学出面,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曲三强老师,为张培祥写下了悼词:

“培祥,你是那么年轻,你带着对生活的无穷眷恋和遗憾悄然离去,到遥远的天国去圆你的文学之梦。或许,在那里你会更自由、更快乐,因为远离了尘世的纷争和世态的炎凉,再也不必为繁文缛节去修饰自己。或许,这也是一种解脱……”

另一半骨灰,葬在了张培祥的故乡,墓地是父亲张元贤亲自选的,那是一块向阳的山坡,父亲永远记得,女儿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

后来,父亲在女儿的坟墓上修建了一座亭子。

父亲觉得,女儿即便去世了,也需要这座亭子来遮风挡雨。

亭子的图纸,是作为农民的父亲亲自画的,修建亭子也是由父亲自己动手。

那段时间,年迈的父亲每天奔波于山上山下,沉默的劳作,在女儿离去之后,这是他为数不多能够纪念她的方式。

20年之后,这座亭子还在那里。

亭子里面很干净,因为张培祥的家人每过几天,就会来为她打扫一番。

亭子里面摆放着许多鲜花,还有一些书稿,这些东西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

他们和张培祥素不相识,但是,他们都深深喜爱着张培祥留下的那些作品,所以,不惜千里迢迢地跑过来,为她祭扫。

二十年来,人们从未忘记她,或许在另一个没有病痛的世界,张培祥依然意气风发,书写着她灿烂的人生。

参考资料:

东篱社《你知道写〈卖米〉的她是怎样一个人吗?》

人民网《北大一等奖作文〈卖米〉,触动了很多人》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17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