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年轻时政治经验不足被武则天废黜,复辟后为掌权费尽心机

史海撷英 2024-11-25 19:38:51

在唐朝的历史上,唐中宗李显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戏剧性的篇章,他的一生不但是皇权与家族纷争的缩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权力斗争的残酷。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日(656年11月26日 ),李显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章怀太子李贤被废,遂立其为太子。高宗驾崩后,即皇帝位于洛阳,史称唐中宗。

嗣圣元年(684年)正月,唐中宗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同时将韦后父亲韦玄贞自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仅仅十天,中宗又要任命韦玄贞为侍中,即宰相,还要授给中宗的乳母之子五品官。时裴炎受高宗遗命,辅佐中宗,他认为这样做很不妥当,遂出面力争。“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洎刘祎之率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

裴炎主张废帝,是因为担心得罪了皇帝将会对自己不利。可是他胆敢公然去找皇帝的母亲商议此事,说明他已摸准武则天的心理,知道这样做不仅不会有任何风险,反而会得到皇太后的大力支持。

为什么武则天会同意废去自己亲生儿子的帝位?这在常人完全是不可理解的,可是对武则天来说,则是难得的好机会。武则天虽然早在高宗时就已控制了朝廷大权,其子即位后并不能影响她控制朝政,她之所以同意这样做,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并不满足于垂帘听政,而是要从后台走向前台,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曌

有一件事很能反映武则天此时的心理变化情况。高宗驾崩于去年十二月四日,遗命太子于灵柩前即位。可是直到七日,仍未有新帝举行即位仪式的消息。宰相裴炎心急如焚,急忙去找武则天,要她下令中书、门下两省尽快举办典礼,使新帝早日即位。

这月十一日,太子才得以即皇帝位。武则天在新帝即位问题上的这种态度,说明并不希望有一个新皇帝出现,她在等待局势出现某种变化。可惜的是,此时的条件尚不成熟,拥戴她当女皇的势力尚未完全形成,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让她即位当皇帝以代替高宗之子。

唐中宗在即位之初就不顾一切地提升其岳父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不过,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弄到废去其皇帝之位的程度,而且武则天完全有权纠正他的决定,但是武则天并没有这样做。

就这样,中宗仅仅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赶下了台。

不久,流放韦玄贞于偏远的钦州(今广西钦州东北),迁庐陵王于房州安置。

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安置于房州,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其复出完全是靠狄仁杰等大臣的支持才得以实现的。其实就在双方争夺太子之位时,睿宗李旦正处在皇嗣的地位上,为什么以狄仁杰为首的朝臣们却要极力主张接回庐陵王李显,而没有帮助李旦巩固地位呢?

李旭轮

从当时的情况看,李旦虽为皇嗣,那只是武则天的权宜之计,从她打算立武氏子弟为太子的态度看,说明她无意以李旦为继承人,把他仅作为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从立嗣以长的传统看,李显年长,并且是唐高宗生前选定的继承人,又曾经当过皇帝,社会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李旦。

李显是从皇帝的位置上被赶下台,幽禁于偏僻的房州,其悲惨的境遇更易使人同情。无论是徐敬业起兵,还是契丹、突厥的军事侵扰,无不以匡复庐陵王为辞,在广大的臣民心目中,庐陵王似乎也是李唐皇室的象征。正因为如此,狄仁杰等朝臣才力劝武则天接回庐陵王。“会后欲以武三 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于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于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锋镝,勤劳而有天下,传之子孙。先帝寝疾,诏陛下监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当其兄从房州返回洛阳后,李旦就已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了,何况立嫡以长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于是他主动提出让位于庐陵王,态度十分坚决,武则天慎重考虑后,接受了他的请求,改立李显为太子,封李旦为相王。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十五日,在李显回到洛阳半年后,举行了隆重的册立太子的典礼。李显度过了十四年的流放生活后再度回到了东宫。十八年前,即永隆元年(680年),他已经被册立为太子,此次二度被册立为太子。一生两度当太子,两次当皇帝,李显的这种经历也算是一种历史奇观吧。

“初,韦后生邵王重润、长宁·安乐二公主,上之迁房陵也,安乐公主生于道中,上特爱之。上在房陵与后同幽闭,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上每闻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杀,后止之曰:‘祸福无常,宁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尝与后私誓曰:‘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武曌

任何人摊上武则天这种亲妈都会吓得要死。李显的大哥李弘“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耽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二哥李贤“文明元年,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勣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还有李显的原配赵氏被武则天饿死。

当时的李显随时可能被武则天杀害,害怕是很正常的。而且,李显就在卧室里面挂白绫,随时准备上吊,很可能是在演戏,以激发武则天的一点点母子之情,免得步两个哥哥的后尘。

中宗还允许宫女数千人夜出观灯,有与人私通甚至逃逸不还者。他允许宫中担任内职的女官出入禁中,上官婉儿及宫人中得到中宗宠信者皆有外宅,“出入不节,朝官邪佞者候之,恣为猁游,祈其赏秩,以至要官”。他还“命宫女为市肆,公卿为商旅,与之交易,因为忽争,言辞亵慢,上与后临观为乐”。

据《旧唐书》载:“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暗示韦皇后与武三思私通,而李显居然不以为耻,坦然接受,显得更加窝囊。韦皇后的女儿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两人是儿女亲家,而且武三思是李显的表哥,亲上加亲,三个人在一起下棋娱乐非常正常,怎么就会联想到不正当男女关系?而且,武三思年龄比韦皇后大得多,当时快六十岁了。韦皇后就算找面首,也要找个年轻英俊的,没有背景的,就像张昌宗、薛怀义。

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鸩杀。按照这个说法,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

李旭轮

这种说法是李显的弟弟李旦一手编造的。

李显是正常驾崩,在他驾崩后,李旦联合太平公主以及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把李显全家杀死,自己篡位当了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篡位行为合法化,李旦污蔑是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杀害了李显,并称韦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所以鸩杀了李显。

这个谎言当然漏洞百出。首先,韦皇后与李显是患难夫妻,二十年来互相扶持,共同面对死亡威胁,感情非常深厚,政治上是合作伙伴,没有下毒手的心理基础。其次,韦皇后的权力来源于李显,就像武则天的权力来源于李治,她把李显杀了,就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如同自杀。事实上李显一驾崩,李旦父子就把韦皇后杀了。韦皇后是一个有见识的女人,不可能干这种傻事。第三,李显驾崩后,韦皇后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新皇帝,自己并没有当女皇,安乐公主也没有当皇太女,李旦父子的谎言不攻自破。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李旦政变后,不光把韦皇后等人杀了,把李显剩下的两个儿子都杀了,这两人才是真正的合法继承人。很明显,李旦是要自己当皇帝,恢复李唐天下只是借口。

综上所述,李旦、李隆基父子为了让自己谋朝篡位的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往李显、韦皇后身上泼脏水。父子俩当上皇帝后,利用权力修改史书,让后人以为李显是个愚蠢窝囊的皇帝。

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他的政治手段越来越成熟,胆子也越来越大,敢于反抗凶神恶煞的母亲。神龙元年(705年),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等五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禅让,李显复辟,史称神龙政变,韦氏也重新当上了皇后。

后世往往认为,神龙政变是几个宰相集体发动,李显并不知情。这当然不符合常识,这几个宰相互不统辖,如何集体行动?必然有一个头,总揽全局,这个头当然就是李显。李显说不知情,一来怕后人骂他不孝,二来怕政变失败,他可以让这几个宰相背黑锅。

李显

神龙政变以后,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儿,应该被诛杀,武家应该被灭族。就像西汉初年,吕后崩逝,吕家被灭族一样。但武三思不仅没死,反而被李显重用。

武三思曾经争夺太子之位,是李显的敌人。但敌人也会合作,因为形势变了。对于武三思一方,姑姑武则天已经很老,随时可能崩逝,如果不抱新皇帝的大腿,武家很可能被灭族。对于李显一方,自己已经是太子,与武三思的矛盾就消除了。最大的威胁反而是自己的弟弟李旦。

李旦当过几年皇帝,皇权就像魔戒,戴过的人总会恋恋不忘,总会想方设法再次得到。

李显被武则天立为太子后,李旦非常失望,与妹妹太平公主、儿子李隆基结成政治联盟,伺机夺回皇位。

为了平衡李旦的政治集团,李显只能放弃旧怨,与武三思合作,以对抗李旦。

李显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武家,其中最宠爱的安乐公主就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双方形成了稳固的政治联盟,而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人,就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将近三十年,在李家和武家都有深厚的人脉,由她担任联络人最合适不过。

上官婉儿

有武三思、上官婉儿加入,里应外合,神龙政变就非常顺利了。李显登基以后,把上官婉儿封为昭容,又追封上官婉儿的父亲、祖父为公爵,以笼络上官婉儿。

在神龙政变中,功劳最大的是几个宰相。李显觉得,他们可以背叛武则天也可以背叛自己。而且,这几个宰相与弟弟李旦关系密切,搞不好会与弟弟联合起来政变,推翻自己。于是,李显明升暗降,把几个宰相封为郡王,但剥夺了实权。然后又以各种奇怪的罪名贬到岭南,岭南人口稀少,又有瘴气,其中两个年纪大的直接死在路上。剩下三个也被李显派人杀死。整个功臣集团被李显一网打尽。

李显年轻时,的确比较天真幼稚,被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但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李显已经变成老练的政治家。他假装愚蠢软弱,麻痹武则天,然后扮猪吃虎,发动了神龙政变,登上皇帝宝座。

同时,李显的弟弟李旦在杀了李显全家以后,修改历史,把李显描述为一个无能、昏庸的皇帝,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1 阅读:2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