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随即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半壶老酒半支烟儿 2025-01-21 11:15:26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相信每个人都对它非常熟悉,就算碍于文化水平不能创作,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

如今过年贴的春联就是对联其中的一种。

对联是由成双成对两句组成,上下联虽然形式多变,风格多样、可长可短,但必须讲究对仗。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字数要相同,平仄要协调,语意要相关。

要写一副对联不难,但要写出一副好对联却颇费脑筋的,故而从古至今对联就成了读书人之间交流消遣、切磋较量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对联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源于古代的桃符,成熟于隋唐,完善于宋朝,盛行于明朝,鼎盛于清朝。

如果说唐时大小事物皆能入诗,宋代皆可写词,那么明清两代万事就皆可成联了。更有学者认为清对联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了。

康乾盛世时,对联这种艺术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已经非常完善了,也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官方场合,还是私人生活,无论是议论记事,又或者日常交流,上达天子,下至市井走卒都乐于写对联;三百六十行,世间万般事,都少不了对联的影子。

可以说,对子成为了官方场合、重大庆典和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明清两代,喜欢对对子的皇帝那是大有人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重度文艺发烧友,“著名”文学家、文物盖章狂魔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除了喜欢美女,就是喜欢卖弄风雅了,附庸风雅了,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喜欢发挥自己的艺术细胞来吟诗作对,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对子更是不计其数。

虽说乾隆的作品值得提不多,但架不住他是天子,每次兴致来了吟诗作对都有人来奉承应对。大才子纪晓岚就是其中之一。

有次纪晓岚因为腿受伤了,只能拄着拐杖来见乾隆谈事情。乾隆看见纪晓岚一瘸一拐的行动感到十分可笑,就脱口而出了一个“学士腿短”的上联。

纪晓岚何等的聪明,听到乾隆的上联,当即就脱口而出“天子门高”,既对出完美对出下联,还拍了皇上的马屁。

乾隆一听高兴极了,看见桌上的肥蟹又来了一句:螃蟹一身甲胄;

纪晓岚不愧是大才子,瞅见树上的结网的蜘蛛,完美的对上:蜘蛛满腹经纶。

这对君臣你来我往,留下了不少对联佳话。

因为纪晓岚才思敏捷,深得乾隆之心,所以后来乾隆数次下江南时,也特意带上了纪晓岚,陪自己解闷打趣。

只是乾隆每次到了江南后,每到一处地方,当地的官员都来阿谀奉承,不惜铺张浪费也要招待好这一行人。

其实乾隆更喜欢原汁原味,微服私访,所以对这些官员溜须拍马的行为早已经厌恶透顶了,对此乾隆又出了一句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

不得不说,这个上联非常有趣。

“老”这个形容词本身就有大的意思,可放在鼠的上面却极有意思,因为鼠不分长幼,不管大小都是称老鼠,最多前面再加个大和小的形容词。

乾隆就是用这个上联讽刺那些官员,无论是什么样的官都只会溜须拍马吗?

纪晓岚作为臣子,当然知道臣子的难处,所以听到乾隆的上联后,也在思索对联怎么巧妙应对。

就在这气氛尴尬的时候,他听到了几句鹦鹉叫,便来了灵感,向乾隆说出了下联:鹦鹉雌雄都叫哥。

鹦鹉的别称是“鹦哥”,无论是它雄雌,反正都是是都能“鹦哥”“鹦哥”这么称呼。“雌雄”对应“大小”,都叫”和“皆称”相呼应,因此可谓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而且其深层含义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您的身份摆在这里,所以他们恭恭敬敬的叫“哥”您也不要多怪生气。

此句一出,旁人连连称好,乾隆也表示很满意,心中的些许不快也很快消失了。

这个精彩的对联故事被记录在了《智囊全集》一书中。

“鼠无大小皆称老”,如果让你来对,你的下联是什么呢?

0 阅读:130
半壶老酒半支烟儿

半壶老酒半支烟儿

以正史为依据 以诙谐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