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边缘“挣扎求存”的小医院,活的比你想象的更滋润!
沈之维阳
2025-04-26 15:14:44
当看到大医院负债这个消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感到意外,心里就一个想法:人满为患的大医院,怎么也会负债?
记得前几年带着父亲去肿瘤医院看病,每天早上医院的大厅人群拥挤跟集市一样,乘坐电梯也要等待很长时间。为了治病前前后后在医院花了三十几万。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并不在少数,掏空家底只为了多陪伴几日,钱在此刻没有意义。此时,光看那看病花钱如流水的人群就知道,一家医院一天的营业额决不可能少。可是如今有人告诉你,大医院都是负债的,你会怎么看?
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43.5%的公立医院亏损,总负债额突破2万亿元,其中7.5%的二级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家医院的总资产价值为 1亿元,而它的负债也是 1亿元,这就呈现出负债率 100% 的状态,同时也意味着医院是依靠举债积累起了现有的全部资产规模。
如果医院没有更好的回笼资金的手段,那么医院将有很高的经营风险,直接严重的结果就是倒闭。当然,大医院并不在乎这一点,毕竟在很多人严重,医院越大治疗水平就越高。
但此时,医院已经形成了一种依靠负债不断扩张规模的病态。这直接就造成一个虚假的繁荣。
医院的大楼越盖越高,设备越来越先进,而医院的财务账目上却永远负债的。
而这背后透漏出医疗体系的畸形生态——以规模换生存。
1.
然而,小医院相比于大医院却过得很滋润,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除了公立的几家大医院之外,会存在很多专科的小医院,比如肛肠科、妇科、骨科、儿科之类的,这些医院会依靠城市的路灯广告、公交广告宣传推广,并且会深入城市周边农村去贴广告贴,有些广告语甚至非常露骨。
而他们如此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人。
在当下的政策下,这些小医院虽然在“夹缝中生存”,比不上大医院的规模却也无需承担100%的负债,但他们面临的是“旱涝保收”的局面,生活过得尤为滋润。
在东北某地的有一家小医院,区域位置处于城市边缘,建筑规模不大,病床300左右。城市居民只知道这家医院的存在,但看病仍然选择公立医院;而这家医院在周边农村的影响力非常大。
一位农村的大娘跟我说:
这家医院可好了,看病不花钱还车接车送!你可不知道啊,看病花的钱老心疼了,这下可好了,啥时候想去就去,还有车来接你,多好啊。
听到这番话一开始觉得大娘被骗了,可是到了医院你会发现,大娘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家医院的环境很简陋,与大医院的标准无法相比,但这里的医疗水平并不差,很多医生都是返聘的老医生,看过病的人都会对他们竖起大拇指。然后,当他们回到家后极力的鼓吹这家医院如何如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看病。
你可能不知道,“看病不花钱”,“车接车送”,“能治病”还有“身体调理”这几个词加起来,对于很多不喜欢看病心疼钱的农村人来说有多大的诱惑力。
他们并不傻,也不是爱占便宜,药到病除不花钱是他们最想要的,而这一切不过是生活的选择而已。
2.
不少人好奇治病不花钱车接车送,医院靠什么盈利?
答案是社保。
医院会提出两个要求:住院时长和农合医保卡。
从住院第一天开始,医保卡就直接交给医院,剩下的只需要你在一定时间内每天来医院早晚打一次卡即可。不用你缴纳一分钱,剩下的全部由医院来操作。
他们会通过虚构诊疗项目、重复计费、虚增住院天数等手段,实现医保套现。
比如患者实际并未接受某些检查、治疗手段,像根本没做心电图检查,却在病历记录和医保报销清单里编造做了该检查的记录,以此向医保部门申报费用,套取相应医保资金。还有对同一诊疗服务进行多次收费,比如只抽了一次血,医院会在不同时间点,以不同的名义将抽血重复列入收费项目中,向医保进行重复报销,骗取多余的医保资金。
此时,车接车送来看病的老年人在出院的时候,看着完全不相符的用药清单时,接过医保卡笑着回了家。而医院的老板则开着奥迪Q5远去。
当然,我说的这家医院如今已经被查封了。但也反应了一个现实问题。
大医院正在经历资产负债倒闭潮,小医院靠着违法获得经营所得,最终被法律制裁。如今的医疗体系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一句话:未来:要么改革,要么死亡。
也许未来就藏在老百姓的话中:这家医院被封,可惜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