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的下场如何?拒楚王和解,被夫差赐死,芈胜效仿他发动叛乱

无事说过去 2024-11-24 17:54:33

公元前506年11月,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跟蔡国和唐国结成也“三国伐楚同盟”,从而解决了攻打楚国的一切后顾之忧。

在孙武和伍子胥的率领之下,吴军沿着淮河乘船西进,在蔡国境内与楚国军队隔河拉开了阵势。

虽然楚国令尹子常率领楚军经过三次战斗,但是都是楚军大败。

就在吴王阖闾准备见好就收的时候,伍子胥劝说他要一鼓作气,一举拿下楚国的郢都。

于是,吴王阖闾决定于十一月十八日在柏举(如今的湖北麻城)与楚国军队展开决战,此时的吴军只有三万人,而且还是孤军深入楚国腹地,楚军主力则有二十万人。

这一天的清晨,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率领五千兵马冲向楚军的中军,楚军来不及反抗,顿时土崩瓦解。

子常眼看形势不妙,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还是逃命要紧,果断抛下军队逃往郑国。

由于楚军没有了统帅,致使军心大乱,士兵纷纷渡河逃命。

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柏举之战”,此战重创了楚国的实力,也为吴国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九天之后,吴军逼近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逃离郢都,郢都随即被吴军占领。

但是,当吴军进入郢都以后,军纪败坏,到处欺压楚国的百姓。吴王阖闾更是进入楚国王宫,接受蔡昭公、唐成公和文武百官的朝拜。

在楚国的王宫里面,吴王阖闾甚至下令说:“将女人全部留下,将反抗的男人全部杀掉。”

当天晚上,吴王阖闾就睡在了楚昭王的床上,随后有人将楚昭王的夫人带了过来,陪伴他侍寝,随后又把楚昭王的所有嫔妃全都睡了一遍。

伍子胥带领士兵在郢都搜捕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楚昭王的身影。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楚昭王早已离开郢都,逃到了随国避难。

为了替冤死的父亲和兄长复仇,同时也为了发泄心中多年以来的愤怒,伍子胥直接派人掘开楚平王的坟墓,还将楚平王的尸骨拖了出来,对着尸骨狠狠鞭打了三百下。

尽管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行为有些残忍,但是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种“仁孝”的体现。

虽然楚昭王逃到了随国,但是楚国郢都却被吴军占领。楚国想要重新夺回郢都,就必须寻求其它国家的帮助。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楚国大夫申包胥站了出来,他跑到秦国请求秦哀公出兵援助。

最终,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秦哀公答应派兵救援楚国。

伍子胥画像

其实,当时的吴国并没有足够的实力灭亡楚国,吴王阖闾也没有打算长期占领郢都,因为他知道,吴国军队在楚国待的时间越久,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大,必定会遭到楚国民众的激烈反抗。

自从楚昭王出逃随国以后,他的庶兄子西竖起王旗,聚集走散的楚国军队和民间武装,来抗击吴国的统治。

相传,吴王阖闾在郢都居住的那段日子,过得并不安生,为了确保安全,他曾经一夜之间换了五个住处。

最终,在伍子胥的劝说之下,吴王阖闾被迫下令撤军,离开郢都,返回吴国。

事实上,吴王阖闾之所以下令撤军,也是迫不得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吴王阖闾和众位大臣并没有做好灭掉楚国的准备,而且吴军属于孤军深入,长期待在楚国必定对吴军不利。第二,除了蔡国和唐国等诸侯国以外,其他的强国都在坐山观虎斗,而秦国的出兵将会给吴军带来很大的挑战。第三,吴王阖闾把吴国的精锐部队都带到了楚国,导致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一旦遭到其他诸侯国的攻击,吴国将会难以抵挡。第四,夫概在稷地之战(如今的河南桐柏)中败给秦国军队,被迫退回吴国,并自立为王,吴王阖闾当然不能容忍。

由此可见,当时的吴国同时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吴王阖闾只好下令从楚国撤军,而且是迫在眉睫,长期驻扎在楚国只会让吴军的损失更大。

公元前505年十月,吴军撤离楚国之后,楚昭王从随国重新返回楚国的郢都,他任命子西为令尹,主管朝政;任命子期为司马,统管军队;还重赏了斗辛、斗巢等九位功臣。

在子西的提议之下,楚国开始奉行和平的政策,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以此来让楚国休养生息,以及恢复楚国的国力。

根据《越绝书》当中的记载,楚昭王对子西和子期说道:“伍子胥在吴国一天,楚国就一天得不到安宁,不如召他回到楚国,协助我们一起治理楚国,这样楚国才能避免吴国的进攻!”

听完这话,子西和子期认为言之有理......

于是,楚昭王派出使者前往吴国的都城梅里(如今的无锡梅村),在这里顺利见到了伍子胥。

使者对伍子胥说道:“当年楚平王冤杀了您的父亲和兄长,大夫为了报仇,带领吴军攻进郢都,给楚国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当年发生的事情,跟当今的楚昭王没有任何关系,您的深仇大恨也已经报了,楚昭王愿意抛弃以往的恩怨,请您返回楚国一同治理国家!”

使者继续说道:“大夫毕竟是楚国人,祖辈都在楚国,您何不借此机会跟楚昭王握手言和。如今您的大仇已报,已经尽了孝道,也有了名利,难道不应该见好就收,急流勇退嘛!”

伍子胥沉思了一会儿,对使者说道:“如果我借此机会去获取名誉,这声名也很显赫了,如果我借此机会去获取利益,这利益也算不薄了。原先是为了父亲和兄长报仇,现在却去追求名利,这种背恩弃义的事情,凡是仁德之人都不会去做的。父亲和兄长被无辜杀害,当儿子的却要回去享受楚国的俸禄,这不是为人子孙应尽的孝道。”

面对使者邀请自己返回楚国,伍子胥则回答说:“感谢楚昭王摒弃前嫌,如今我深受吴王的恩惠,必当尽心竭力效忠吴王,唯有辜负楚昭王的一片心意了!”

眼看伍子胥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返回楚国,使者也很无奈,只好返回楚国向楚昭王复命。

公元前489年,吴国出兵攻打陈国,楚昭王御驾亲征率领楚军救援陈国,却在城父(如今的安徽亳州)不幸病逝,他的儿子熊章继承王位,史称楚惠王。

虽然楚惠王当上了新一任楚国国君,但是楚国的大权却掌握在楚国令尹子西的手里。

子西做出一个决定:要把身在吴国的芈胜召回楚国。

芈胜是楚国前任太子芈建的儿子,楚庄王的孙子,当初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挑拨离间,竟然想要诛杀芈建,随后和同样处于逃亡之中的伍子胥一起逃到了郑国。

后来,由于伍子胥和芈建与晋国密谋,企图偷袭郑国,事情败露之后,芈建被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年幼的芈胜逃到了吴国。

子西和芈建都是楚平王的儿子,他跟芈胜也算是叔侄关系,他想要把芈胜召回楚国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子西的这个计划刚一提出,马上就遭到了一位楚国大臣沈诸梁(因封地在叶县,又称叶公)的强烈反对。

沈诸梁立刻找到子西,对他说道:“我听说芈胜阴险狡诈,没有诚信,品行有缺,不守规矩,若是把他召回楚国,简直就是给楚国带来了祸患,此事万万不可啊!”

子西反驳说道:“我听说的可不是这样,我听说芈胜有勇力,善攻战,而且讲信义,我计划把他召回楚国,让他驻守楚国的边境,这样有利而无害。”

看到子西如此执着,沈诸梁继续劝说:“芈胜言而无信,反复多变,而且四处招纳死士,恐怕另谋目的,若是一意孤行将他召回楚国,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对于沈诸梁的劝阻,子西丝毫听不进去,依然坚持要把芈胜召回楚国。

不久之后,子西派人奔赴吴国,把芈胜召了回来,并将他安置在毗邻吴国的边境重镇白邑(如今的河南息县以东),因此他又被称为白公胜。

正如沈诸梁所预料的那样,子西把芈胜召回楚国之后,给楚国带来了一场祸患。

在楚国站稳脚跟以后,芈建就向子西请求说:“请让我率军讨伐郑国,替父亲芈建报仇!”

子西回答说:“我知道了,你先等等,过段时间再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等来等去,始终不见子西下达任何作战命令,芈胜有些着急了,于是又向子西请求率军攻打郑国。

眼看芈胜复仇心切,子西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就是不给他拨付军队。

没过多久,晋国向郑国发起进攻,郑国国君只好向楚国请求支援。见此情景,子西果断派出军队增援郑国,从而解了郑国的危机。

晋国撤军之后,为了感激楚国的救命之恩,郑国就与楚国结成了同盟,郑国国君还专门派人给子西赠送了大量财物。

然而,子西的所作所为,都被芈胜看在眼里,极大刺激了他的内心......

芈胜认为,子西明明知道自己跟郑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三番两次阻挠自己率军攻打郑国,这次竟然还出兵救援郑国,甚至跟郑国结成同盟,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

因此,复仇心切的芈胜就把子西也视为杀父仇人。

公元前479年的夏秋之交,芈胜击退了袭扰楚国边境的吴军,他以“进献俘虏”的名义来到郢都之后,当即发动了叛乱,杀死了子西和子期,并且控制住了郢都。

芈胜身边的谋士石乞说道:“事到如今,我们应该放手一搏,将府库焚烧,处死楚惠王,向楚国人民表明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可是,芈胜并不愿意这么做......

芈胜回答说:“我只想杀死这些把持朝政的奸臣,并不想做弑杀国君的乱臣,此乃不详,若是焚烧了府库,还会失去民心,没有了府库里面的物资,我们还拿什么固守郢都啊!”

石乞继续解释说:“您是王族子孙,本来就应该享有楚国,如果您善待百姓,自然就会受到百姓的拥戴,府库里面的物资本来就是不义之财,不如将其焚烧,免得招人惦记。”

无论石乞如何劝说,芈胜就是不肯采纳他的意见。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郢都的局势变得愈发严重,各路势力纷纷逼向郢都,芈胜产生了废掉楚惠王的念头,改立子闾为新的楚王。

可是,子闾却一口拒绝了当这个傀儡楚王。

看到子闾宁死都不肯当楚王,芈胜一怒之下拔出佩剑,杀死了子闾。

芈胜企图利用楚惠王作为人质,逼迫各路势力退兵,他担心楚惠王被人劫走,于是就把楚惠王秘密转移到了一座仓库之内囚禁起来,并让石乞亲自看守大门。

然而,楚惠王还是被人救了出来,在《史记·楚世家》当中记载:

“(楚)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

没有了楚惠王作为人质,芈胜预感大事不妙,他干脆自立为王,率领叛军与各路势力展开决战,最终战败而逃,逃至郢都城外的一座山上自缢身亡。

芈胜自缢身亡之后,石乞派人把他的尸体藏了起来。

很快,石乞被楚军抓捕,楚军逼迫他说出芈胜的尸体藏在什么地方,但他始终不肯交待。

楚军威胁说:“你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还讲什么信义,你若是再不说出来芈胜尸体的下落,就把你给烹煮了!”

不料,石乞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自从跟随主人参与大事以来,我心里就很清楚,成功了就能贵为公卿,从此做人上人,不成功就是个死,烹煮了我,有什么可害怕的,你们赶快动手吧!”

于是,楚军真的把石乞烹煮了!

其实,芈胜的父亲芈建被郑国杀死,年幼的他跟随伍子胥四处逃亡,颠沛流离,难免会给他幼小的心里上带来阴影。

在吴国安定下来之后,芈胜看到伍子胥为父亲和兄长报仇的急切心情,唆使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吴军打败楚军,并且攻占了楚国的国都,他又看到伍子胥挖掘楚平王的坟墓,朝着尸骨进行鞭打。

芈胜从小就跟着伍子胥生活,他看到伍子胥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长大之后效仿伍子胥为父报仇。

不仅如此,在当时那个以“仁孝”为主导的春秋时期,“为父报仇的行为”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正义之举。

然而,虽然伍子胥决心留在吴国效力,但是他的结局也是以悲惨而告终。

公元前496年的夏季,吴王阖闾率领大军讨伐越国,双方在檇李(如今的浙江嘉兴)展开了一场激战,越王勾践设计击败吴军,并且还重伤了吴王阖闾。

由于是夏季,天气炎热,吴王阖闾的伤口很快发生感染,最终不治身亡,临死之前任命太子夫差为新任吴王。

其实,太子夫差能够当上继承王位,伍子胥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的诸位公子争夺储位,伍子胥极力劝说吴王阖闾让夫差当太子。

可是,吴王夫差成为吴国国君之后,却跟伍子胥在战略方向上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伍子胥认为,应当首先铲除越国这个心腹大患,然后再北上攻打齐国。而吴王夫差却认为,越国根本不足为惧,只要北上灭掉齐国,就能称霸。

无论伍子胥怎样劝说,吴王夫差就是听不进去他的劝告。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跟伍子胥具有很大矛盾的伯嚭趁机向吴王夫差进献谗言,最终逼迫伍子胥自杀身亡。

根据《史记·伍子胥列传》当中的记载,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派遣侍卫赐给伍子胥一把长剑,并说道:“先生,奉大王之命,你还是用这把长剑自行了断了吧!”

此时的伍子胥无比绝望,他愤怒地告诉侍卫:“我死以后,请你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之上,我要看看越军是怎样攻进吴国都城的!”

说完,伍子胥挥剑自刎,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侍卫把伍子胥的话汇报给了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听后极其震怒,当即下令不许安葬伍子胥的尸体,并且还要装进皮革袋子扔进江里。

吴国人民十分同情伍子胥的悲惨遭遇,为了感激他对吴国所做的贡献,就在江边修建了一座祠堂作为纪念,并被人们尊为“波涛之神”!

伍子胥墓

后世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很高,在《庄子·盗跖》当中这样评价他说:

“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

关于伍子胥为父亲和兄长复仇的事迹,一度被后世传位了一段佳话,人们以各种演绎的形式,还原他的这段历史。

就连司马迁都对他的行为大为赞赏,在《史记·伍子胥列传》当中称他为“烈丈夫”,并且这样评价道:

“伍子胥刚烈坚毅,忍辱图强,即使在最困窘的流亡生涯中仍能坚持信念,最终大仇得报,名垂千古!”

0 阅读:29
无事说过去

无事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