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在中国军史上的地位非常稳固,对于解放战争而言,这也是三大战役中唯一的人民解放军在兵力少于国民党军队情况下取得的胜利战役,毛主席后来对粟裕的评价也是高,认为在整个淮海战场上,粟裕是立下头功的。
然而,晚年时的粟裕在撰写回忆录时,却并没有将淮海战役的内容加进去。
淮海战略决策
可以说,淮海战役既是与敌人斗力、又是与敌人斗智;作为最高统帅,毛主席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发扬了集体智慧、并善于利用下级的正确意见、充分发挥前线指挥员的能动性,才使得这场战役能够取得圆满胜利。
淮海战役并不是个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情,它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过程,军史学界也有着“小淮海”与“大淮海”之说。
最早提出要发起淮海战役的,也正是粟裕本人。
那是在1948年9月24日,当华野大军已经突入济南城进行巷战时,粟裕敏锐地判断出济南的解放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徐州“剿总”方向派出的18万大军大有可能停止行动。
在谨慎思考后,粟裕将情况报送给了华东局、中原局:“如果敌人停止北援,则我们进行下一步行动。”
在这里,粟裕提出了四条建议,其中就有“淮海战役”的内容,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攻占两淮,趁胜收复高邮等地,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若敌人不来增援或者作战结束,那么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全军转入休整。
不久后,粟裕再度发出电报,认为举行淮海战役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些日子,毛主席也深深陷入思考,他做了一件出乎众人意料的事情:将“淮海战役”两部曲扩大至三部曲,既同意粟裕的第一方案,又把粟裕没把握的第三方案给糅合进去。
不过,就算到了这个时候,毛主席、粟裕、刘伯承等主要领导人讨论的“淮海战役”依旧只是“小淮海”。
10月底,粟裕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歼灭黄百韬军团,大战在即,蒋介石等人意识到情况不对,在顾祝同的建议下,连云港等地被放弃。
粟裕审时度势,将进攻时间由11月8日改为11月6日,随后将作战部署发给了中央军委。
在当时看来,粟裕的做法是“先斩后奏”,很可能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而被斥责。
而毛主席却非常欣赏粟裕的当机立断,还指示:同意你的方案,除非有特别大的变化,就按照计划行事。
这件事也给粟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谈到毛主席时还说:“毛主席总是通观和掌握战争全局,又处处注重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他十分尊重战场指挥员的意见,给予机动权与自主权。”
后来的史料也从多方论证了:那争取到的2天,是极为宝贵的2天。
另一边,国民党也并不是坐着挨打,杜聿明同样是位名将,他是11月10日晚紧急来到徐州指挥的,徐州“剿总”总指挥官明面上还是刘峙。
杜聿明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了向徐州西南撤退、再依托淮河向解放军实行进攻的计划,若是他这项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同样能够扭转徐州的战局,国民党大部被围困的部队也能被解救出来。
若是推演来看,杜聿明的想法确实没有错,他是个有实力的对手。
奈何,从12月3日起蒋介石就派出飞机投放亲笔信,命令部队转向濉溪口增援,杜聿明眼前一黑,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作战部署,他放弃了对主观能动性的运用,也就等于放弃赢得战争胜利的机会。
从这个拐点,也能看出国共双方的不同。
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只对蒋介石负责,蒋介石稍微一句话就能改变战争的走向,而所有将领必须得机械地执行,哪怕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依然不会当面指出,有的时候“背锅侠”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刘峙,他就压根不听杜聿明说什么,只听命蒋介石。
而解放军部队从上到下大家只为革命的胜利负责,在这种思考下,无论是毛主席还是粟裕都会有着充分的思考,他们也会尊重彼此的意见,当粟裕临时决定改变想法后,毛主席的第一反应也是夸赞。
11月9日,毛主席在收到粟裕的齐辰电后,歼灭刘峙重兵集团于淮河以北的态度就更加坚决了,立即复电且言简意赅: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有了这份回复,粟裕彻底能展开拳脚,“小淮海”彻底演化为“大淮海”。
11月22日黄百韬军团走向覆灭,而李弥兵团、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则龟缩在徐州一带;在12月初黄维兵团覆灭在即时,杜聿明集团被围永城陈官庄,李延年、刘汝明这两个兵团却十分消极,根本不愿意去救友军。
毕竟,若是他们冒险赶去被围困的话,蒋介石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解放军却不仅只是运用军事这一种方式向敌人发动进攻,同样在政治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目的是让国民党从内部瓦解。
而国民党军内部已经非常混乱了,包括杜聿明在内的各级司令官除了用物质奖励来笼络官兵,甚至都用上了封建迷信的方式,可前线节节败退也让大家越来越产生怀疑。
相比于士气高涨的解放军,国民党军的军队数量虽摆在这个位置,可他们的作战能力已经不断走向下坡路。
作为淮海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粟裕与杜聿明尽管在很多方面有过相似之处,可两人所经历的战役不同、所处的政治环境也不同,因此在思想与作战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刘伯承在淮海战役期间更是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吃掉已围的黄维兵团,围住南下的杜聿明集团,阻住北上的李延年兵团,这叫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以解放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徐州“剿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趁乱逃窜。
惊心动魄的战役,粟裕回忆录却少有提及
和很多开国将帅回忆自己得意之战的浓墨重彩不同,作为淮海战役的最大主角,粟裕晚年却很少提及淮海战役,他通常是沉默的。
粟裕的秘书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1984年1月15日,77岁高龄的粟裕已经躺在病床上,他无法说话,秘书只能含着眼泪透过窗户看着他。
2月5日的下午,他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称粟裕大将已于下午逝世。
在遗体火化后,骨灰中还掺杂着3枚弹片,大的那一枚都有黄豆大小,小的两枚也有绿豆大小,秘书也曾说过:“粟裕将军曾在战争年月中6次负伤,这3枚弹片的存在连他本人都不知道,以前我们总听到粟裕说自己头疼,大家只以为那是紧张过度。”
2月25日,粟裕将军的妻子楚青等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研究如何完成粟裕的遗愿:出版回忆录。
其实,这是粟裕将军在1976年提出的,那会的他重病初愈,于是决定口述回忆录,再由楚青和工作人员整理,没想到在5年后他突发脑溢血,之后又是脑血栓反复发作。
楚青很了解粟裕,于是只要发现粟裕的头脑清醒时,就立马提问让粟裕口述作答。
1988年,40万字的回忆录终于面向大众,书中回顾了粟裕经历和指挥的各大战争战役,唯独没有淮海战役。
楚青曾亲口说过:“粟裕多次对我讲,淮海战役的文章我不愿意写,淮海战役的书我也不想读,相关电影也不想看。”
然而,当很多老同志看到那本回忆录后,都说“写得实事求是,写得全面、深刻,这是粟裕留给后人的一部兵书。”
但是,也有一些老同志皱起了眉头,询问道:“为何没有写淮海战役呢?那可是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战。”
可能,这与粟裕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一,在粟裕大将的眼里,淮海战役时他已手握60万大军,那称不上艰苦,最艰难的时刻还是3年游击战,在严酷的斗争中,不仅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军队的内部也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
那段时间,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面临危险,他也对这段记忆念念不忘。
其二,粟裕一生低调,从不贪功。
在气质方面,大兵团作战出色的粟裕是最为低调的,早在红军期间,他就曾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过,可那时他却几乎不去打扰毛主席;而后来当参谋长的时候,他也因无法改变局势很少发言。
后来,粟裕对职务总是谦让,当陈毅去了中原军区后,粟裕也希望能让陈毅担任司令员,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有一些记者和代表不认识粟裕,因为他实在太低调了。
作为一场碾压式的胜利,粟裕认为这是他在这个位置应该做的。
其三,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内部协作的典范,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
在粟裕的心里,若没有毛主席的同意和信任,那么就没有后来的“大淮海”,而刘伯承也一直在侧面配合,再加上几百万老区人民的鼎力支持,这些共同构成了淮海战场的胜利,他个人只起到了指挥和协调的作用。
即便粟裕有着这些想法,但大家依然坚持着毛主席当年的评价“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第一功。”
因此,为了弥补《粟裕战争回忆录》中缺乏淮海战役的缺陷,2007年时回忆录再出版,楚青将自己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以及粟裕大将的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给补录进去。
其中有这样几句: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这也同样能看出,在粟裕大将心中,淮海战役意义非凡。
参考资料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大战决策 夏明星;张宁 党史博采(上)
1988年版《粟裕战争回忆录》为何唯独没提淮海战役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