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身亡,蒋介石当众将汤恩伯打得满头血,死后蒋仍冷言相待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3-04 05:06:5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红日》这部电视剧,里面主要讲的是解放军军长沈振新和国民党头领张灵甫交战的故事。

电视里面的张灵甫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却由于过于自负,加上国民党内斗,导致战败,死于战场。

张灵甫的死对于蒋介石来说是打击非常大的,他一直都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听闻到张灵甫的死讯,蒋介石生气的将汤恩伯打的满头血。

汤恩伯也是国民党的将军,他的一生也效力于国民党,但是直到晚年去世的时候,蒋介石都不愿意再去看他一眼,对他是冷眼相待。

张灵甫的去世又和汤恩伯有何关系?这其中究竟有何难以言说的理由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蒋介石爱将

张灵甫,出生于1903年,是陕西长安县人。

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921年的时候,就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两年后,他考入了北京大学,专业是历史学。

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张灵甫选择和一位叫做邢凤英的女士结为夫妻。

两人婚后的生活很是穷苦,最后张灵甫因为没有钱读书,选择退学,加入了国民党军队。

1926年,张灵甫进入著名的黄埔军校进行学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灵甫就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3年,张灵甫又和一位叫做吴海兰的女士结婚,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字叫做张清芳。

这个第二任妻子的下场也是很惨,她是被张灵甫直接枪杀去世的,至于张灵甫为何要突然杀妻,这个在历史上也是个谜团。

张灵甫因为这个行为引起了众怒,妇女协会对他产开了强烈的讨伐,最后将张灵甫判了十年监狱。

入狱之前,张灵甫的原名还叫做张钟麟。

蒋介石方面为了保他,将他改名为张灵甫,直接保释出来,换个名字重新领导军队。

通过这件事,足以见得张灵甫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张灵甫的才能让蒋介石不惜自毁声誉,都要将他保出来。

张灵甫从监狱出来后,感觉自己捡回了一条命,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于国民党,发誓要报答蒋介石,陆续参与不少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张灵甫的晋升之路也是一路顺畅,1938年,张灵甫由于在军团的出色战绩,直接被升任为少将旅长。

1945年,张灵甫被国民党授予少将,深得蒋介石的重用。

张灵甫战死,汤恩伯惹怒蒋介石

除了张灵甫之外,蒋介石的身边还有另一个得力干将,那就是汤恩伯。

汤恩伯出生于1900年,因为在1930年参加了中原大战获得了胜利,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在1931年,汤恩伯被任命为师长。

张灵甫因为杀妻名声不好,但是这个汤恩伯的名声更不好了。

汤恩伯根本没有张灵甫出色的作战能力,坐到国民党高官的位置,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岳父。

汤恩伯的岳父叫做陈仪,陈仪的身份不一般,是蒋介石的同窗好友,在国民党里算是元老级的人物,拥有很强大的人脉和话语权。

陈仪有一个义女叫做王竟白,汤恩伯知道了王竟白的义父是大名鼎鼎的陈仪后,就对王竟白进行了猛烈的追求。

王竟白被汤恩伯的花言巧语所感动,选择和汤恩伯成了婚。

汤恩伯婚后凭借着陈仪的关系,可以说是青云直上,直接混入了国民党的高层,成为了张灵甫的上司,深受蒋介石重用。

心高气傲的张灵甫却不甘心做汤恩伯的手下,对汤恩伯很是看不惯。

张灵甫虽然是曾经杀妻,但是也是凭借着自己的本身和能力一步步坐到师长的位置上的,根本看不惯什么本事都没有的汤恩伯,靠着女人往上爬。

当然,汤恩伯也看不惯张灵甫,嫉妒张灵甫的才干,害怕有一天他顶替自己的位置,将张灵甫也视为眼中钉。

所以,张灵甫和汤恩伯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

在历史上有名的孟良崮战役上,张灵甫带领国民党军队和我军交战。

张灵甫很有信心将解放军全部歼灭,完全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直接下令突袭解放军。

汤恩伯这个时候作为张灵甫的上级领导,不同意张灵甫急于冒进的计划,当时他的军队离张灵甫的军队有十多公里远。

张灵甫趁着汤恩伯不在的时候进行突袭解放军,被汤恩伯认为这是在抢战功。

而张灵甫不顾汤恩伯的反对,仍然要执行突袭计划。

汤恩伯直接大怒,认为张灵甫违抗自己的命令,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另一边,解放军早已知晓张灵甫的突袭计划,提前做好了埋伏,将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围困住,让张灵甫防不胜防,限于溃败之中。

张灵甫意识到自己在交战中处于弱势,就赶紧向汤恩伯发电报求救,汤恩伯却置之不理,迟迟不下令动身,不愿意去援助张灵甫。

张灵甫绝望之下,赶紧给蒋介石发电报求救。

蒋介石知道后,亲自给汤恩伯发电,命令他立刻前去营救张灵甫。

汤恩伯不敢违背蒋介石的命令,只好前去营救。

不过汤恩伯的军队来的很是缓慢,等到他到了的时候,张灵甫早已死于两军交战中的流弹,国民党损失惨重。

蒋介石听闻张灵甫的死讯,痛心疾首,将所有原因都怪罪到了汤恩伯的头上,直接让汤恩伯滚到自己面前来。

汤恩伯见到蒋介石后,战战兢兢的,很是害怕。

蒋介石直接冲他大吼:“给我跪下”,汤恩伯听后第一反应赶紧下跪,不敢抬头看蒋介石。

蒋介石直接抄起手里的拐杖,狠狠的朝着汤恩伯的身上打,打的汤恩伯浑身是伤,头上也留了血。

眼见着蒋介石没有一丝想要停手的意思,一旁的陈仪赶紧向蒋介石求情,说别再打了,再打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蒋介石看在陈仪的面子上,这才停了手。

打完后的蒋介石还是不解气,直接免去了汤恩伯的所有职务,让他滚出去,不想看到他。

汤恩伯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赶紧退了下去。

经过张灵甫之事,汤恩伯完全不被蒋介石重用,直接将他边缘化了。

既然汤恩伯做出如此背信弃义的事情,蒋介石为啥还会留着他呢?

其实,第一是因为陈仪的关系,第二是当时国民党能用的将士实在是没有几个了,只有这几个还能凑合用。

汤恩伯去世,蒋介石冷言相待

解放战争胜利后,汤恩伯跟着蒋介石部队一起退到了台湾省。

这个时候,恩师陈仪看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很是失望,有了想要投靠共产党的念头。

汤恩伯知道后,直接向蒋介石举报了陈仪,想来博得蒋介石的好感。

蒋介石却并不买账,更加讨厌汤恩伯,认为他连背叛恩师的行为都能做出来,实在是不齿之徒。

最终,陈仪被蒋介石以通共的名义执行枪决,汤恩伯再也没有了靠山。

汤恩伯的妻子对他出卖义父的行为也是憎恨十足,直接带着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去了美国,汤恩伯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年纪很小的女儿。

而蒋介石根本不愿意和汤恩伯有再多的交流,完全不想看见他。

汤恩伯后来生病,跟蒋介石发申请想要去日本治病,直接遭到了蒋介石的无视。

等到汤恩伯病入膏肓的时候,只能再次跟蒋介石申请去日本治病,蒋介石碍于情面,不想被人落下口舌,才勉强同意他去日本治病。

但是这个时候,汤恩伯已经无药可治了,在日本抢救无效,不治身亡,年仅54岁。

听闻到汤恩伯死讯的蒋介石,也只是说了一句“死了也好”,可谓是相当冰冷的语言了。

在汤恩伯的悼念会上,蒋介石也始终没有出面看他最后一眼,只是派了儿子蒋经国前去慰问,可以说是对汤恩伯憎恶至极了。

蒋介石对汤恩伯这样的态度,一切都是汤恩伯自己咎由自取。

当年,汤恩伯没有第一时间前去营救张灵甫,如今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救治,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了。

张灵甫与汤恩伯,是蒋介石曾经最爱的两员大将,然而张灵甫的去世,让蒋介石将所有原因都归咎于汤恩伯,对汤恩伯产生了厌恶之情。

事实上,汤恩伯的确不是什么好人,背信弃义的事情都能做出来,是个伪君子。

但是蒋介石,也是一个虚伪的人,对于为他卖命的人,也一点没有优待,只是将其作为手中的棋子。

张灵甫看似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但是一旦有失误,失去利用的价值,也会被丢弃。

由此来看,国民党内部矛盾已久,从上到下完全做不到一心,即使是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也很容易被团结的解放军给一击即溃,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信息来源:

《社评:败亡于解放军是张灵甫一生突出句号》环球时报

《军报刊文谈张灵甫:杀妻后获特赦升官毒瘤暗生》解放军报

0 阅读:35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