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名将赵寿山起义,毛主席笑问道:你想干什么工作?自己挑吧

史在没有弦 2025-02-12 06:06:46

抗日名将赵寿山曾在西安事变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中国的抗日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他是国民党军中的重要人物,赵寿山由一个爱国的军事将领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多次战役中屡建奇功,直至最终走向起义投身人民军队。然而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与关怀,究竟源自何种独特的品质?赵寿山为何能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得到毛主席与彭德怀的青睐?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赵寿山

1894年赵寿山出生在陕西户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度过了艰苦的童年。尽管生活贫困,赵寿山从小却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求学欲望。

他四岁时便能背诵《三字经》,五岁就能朗读《论语》,七岁时就已经能够通读《说岳全传》和《水浒传》。他的求知欲无穷,几乎无人能及。当时,他上私塾时总是打瞌睡,因为课堂上的内容他早已掌握,并能倒背如流。这样的表现让老师非常头疼,最后老师忍不住对赵寿山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我已经教不了。”这让赵寿山的母亲既生气又无奈,因为赵寿山所学的内容,确实已完全掌握。

毛主席

无奈之下,母亲决定让赵寿山在家自学,等到年纪稍大时再继续接受正规教育。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让赵寿山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人才和民族英雄。

赵寿山自小便对《水浒传》和《说岳全传》中的英雄人物心生向往,特别是其中的武艺与忠诚精神,使他立下了成为一名军人的志向。他渴望像岳飞那样,披铁甲、挥长枪,驰骋沙场,保卫国家。然而母亲坚持反对他参军,认为男子不应轻易走上这条艰辛的道路,但赵寿山却执意决然。母子之间因此产生了长期的冷战,母亲的担忧与赵寿山的决心始终没有找到交集。

最后母亲被赵寿山的坚持所打动,虽然不情愿,但仍然同意了他从军的决定。16岁时,赵寿山考入了陕西陆军小学。由于成绩优异,他在辛亥革命后顺利进入陆军测量学校,并于1915年顺利毕业,正式加入冯玉祥的部队。

蒋介石

1926年陕西的李虎臣和河南的刘振华争夺权力,西安爆发激烈的战斗。赵寿山作为杨虎城手下的一名团长,守卫西安西北防线,面对刘振华的围攻,他坚守了八个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成功保卫了西安,获得了杨虎城的高度评价。到1930年,他已升任旅长,继续在西北军中崭露头角。

1932年赵寿山就与红军建立了秘密合作。当时他率军驻扎在汉中,主动与红军接触,商定互不侵犯协议,并悄然提供无线电设备和急需的物资支持。这一切都表明,他早已看透了时局的走向,知道唯有团结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1935年红军北上,赵寿山的17路军被调往陕北,执行围剿任务。尽管形势所逼,他心中始终不认同这一决策。多次劝谏杨虎城,甚至提出扣押蒋介石,发动兵谏来扭转局面。可惜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西安事变后,赵寿山坚决反对释放蒋介石,他认为在民族危亡时刻,蒋不应轻易被放回。但最终在大义面前,他同意释放蒋介石,并被任命为38军17师师长。虽然是名誉职务,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内心的矛盾与压抑。

赵寿山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命令张学良和杨虎城出兵围剿红军,赵寿山看到局势危急主动向杨虎城提出“停止内战”并亲自递上《抗日建议书》。12月11日,杨虎城秘密召赵寿山到自己的私邸,告知将扣押蒋介石,迫使他支持抗日。赵寿山立刻表示支持,并被任命为城内军事行动的指挥。12月12日清晨,赵寿山带领部队迅速包围国民党驻军,成功扣押了蒋介石及其亲信。经过一场短暂的激战,蒋介石的部队全数缴械,西安事变爆发。

事变后,赵寿山负责恢复西安的社会秩序,任公安局局长,迅速平定了动荡。他的果断和能力获得了各方认可,但西安的局势依旧复杂。在蒋介石被软禁期间,许多高级将领提议“囚蒋杀蒋”,但赵寿山认为和平解决事变才是当下该做的。

合照

1936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杨明轩陪同下来到赵寿山住处,与他长谈。周恩来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劝赵寿山支持和平解决事变,避免内战升级。赵寿山深受感动,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与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等人的接触中,赵寿山逐渐意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真正解救中国。

为了帮助红军解决物资困境,赵寿山指示部队为红军购买粮食,并通过马车送入陕北。此外他还提供了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确保红军能够继续作战。尽管赵寿山未能立刻加入共产党,但他的家人却都进入了陕北抗日军政大学,深受党组织的影响。

赵寿山的女儿赵铭锦回忆,父亲曾亲自把橘子和银元送给毛主席,以此表达对红军的支持。这段历史不仅体现了赵寿山与红军深厚的情谊,也为他日后最终加入共产党埋下了伏笔。

赵寿山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寿山带领17师英勇抗敌,保卫保定、血战娘子关,卫立煌称其为“中条山的铁柱子”。然而赵寿山心中早已决定,必须彻底投身共产主义事业,哪怕为此面对蒋介石的重重打压。

1942年,毛主席的亲笔信件送到了赵寿山的手中,信中指示郝克勇(后来的开国少将)前来与赵寿山联系,展开进一步的党组织工作。在信的背后,毛主席不仅关心赵寿山的战斗状况,更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接纳赵寿山加入中国共产党。赵寿山对此感到无比荣幸,并郑重向郝克勇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我要入党,请你到延安后代我向毛主席主席报告,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郝克勇带着赵寿山的请求回到延安,并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赵寿山的个人背景以及他在抗战中的表现。当毛主席听完汇报后,显得略有沉默,然后才郑重其事地说:“赵寿山的入党问题,是一个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事。我们原则上同意他的申请,且可以作为特别党员接纳。但考虑到保密和安全问题,暂不进行入党仪式,也不公开手续,待时机成熟后再正式追认他的党籍,党龄可从‘双十二’开始计算。”此话令赵寿山深感荣幸,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杨虎城

更令赵寿山感动的是,毛主席在同意其入党后,还将38军近300名地下党员的名单公开给他,让他深切感受到党中央的信任与支持。赵寿山立刻明白,自己已不再孤单,他与那些为了信仰而坚持斗争的战友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联系。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短暂平静,很快被新的冲突打破。1946年夏,蒋介石在重庆召开会议,准备全面爆发内战。赵寿山作为参会者,悄然参与了军事计划的讨论。尽管会议上有特务监视,赵寿山还是通过巧妙手段,把蒋介石的内战计划秘密传递给了周恩来副主席,帮助党内提前做了准备。

为了掩人耳目,赵寿山向蒋介石请求出国。蒋介石并未怀疑,甚至批准了他的申请。赵寿山假意要前往兰州安家,甚至真的在兰州买了房产,彻底让蒋介石放松警惕。然而他的真实目标却是前往延安。他绕道上海、天津,步步小心,最终成功抵达延安,向全国通电,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罪行。

蒋介石

蒋介石愤怒至极,立即派出飞机轰炸赵寿山所在的地方,但赵寿山毫发无损。赵寿山到达延安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二人一同回顾过去的革命岁月。经过几天的深谈,毛主席问赵寿山,是否愿意立即投入工作。赵寿山表示愿意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毛主席也很快安排了他的未来发展。

毛主席提到,彭德怀和贺龙都曾推荐赵寿山加入他们的部队,赵寿山笑称,这是因为自己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毛主席表示,赵寿山的品行与能力,确实让大家争相邀请他。

接着毛主席问他是否愿意去前线。赵寿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线。毛主席便任命他为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加入彭德怀的队伍。赵寿山迅速投入到战争中,并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参与了多场关键战役,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主席

1946年9月中央决定组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赵寿山苦心经营的三十八军终于迎来了新生。此时赵寿山也以“出国考察水利”的名义,通过董必武的安排,从上海乘船秘密前往天津,并随后抵达晋冀鲁豫解放区。赵寿山公开发表反蒋通电,宣布起义并支持中共。此举标志着赵寿山彻底脱离了蒋介石的控制,转向支持共产党。

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专门请赵寿山吃饭,表示对他的欣赏。毛主席与赵寿山商量未来的安排:“你的品行非常好,彭老总和贺老总都争着要你。你想要在后方协助贺老总,还是在前方协助彭老总?”赵寿山谦逊回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军人,打了这么多年仗,虽然水平不高,但情报方面可能有些优势。我们要打西安,我是关中人,熟悉地形。”毛主席听后,拍板决定让赵寿山加入西北野战军,担任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

贺龙

1948年初,赵寿山正式履职,成为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人民解放战争的前线。此时的赵寿山,已经成为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并与彭德怀、贺龙等一同参与了多次决定性的战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赵寿山作为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了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他的经历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程,也象征着从抗日战场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建设的一段伟大历史。

1949年底,赵寿山离开部队,转任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11月,他调回西,担任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并继续在地方政务中发挥重要作用。195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改为陕西省人民委员会,赵寿山继续担任省长职务,直到1955年。

彭老总

然而在1955年的授勋仪式上,已经离开军队的赵寿山没有被授予军衔,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一些退役高官,如王世泰,尽管他们在人民解放军中的贡献不可磨灭。

1965年6月20日,赵寿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离世时他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党旗,这象征着他坚持共产党理念一生的忠诚,更是对他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最好诠释。赵寿山的一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资料

传奇将军赵寿山.华商报.2013.2.17

王宇明.西安事变前后的赵寿山将军.文史精华.1996(12)

商豫.赵寿山:从国民党中将军长到共和国省长.湖北档案.2013(03).

范明.毛主席批准赵寿山入党.党的文献.1995(04)

0 阅读:10
史在没有弦

史在没有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