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压之下,多少人选择回到农村,住房条件更优越

小白看楼市 2023-11-11 08:25:23

近几年一直没机会回老家,这次回去后,看到四处都建起了一栋栋新楼,三层小独栋别墅的设计,门口设计停车位,顶层设计露台,中间楼层均以单元房的方式布局。他们的住房远比城市里的居民来得更大,更舒适。

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随着就业更加灵活,生活配套更加完善,再过30年,等我们老去的时候,是否也会回到老家养老呢?

赚城市的钱回家花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规模为9.02亿人、农村人口规模为5.09亿人,城市里的常住人口远远大于农村居民。城市人口虽然多,但多数人口还是为了在城市买房读书的人为主。

在城市里打工搬砖的月收入,甚至比农村的公务员还要高出许多。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人,在城市里从事卫生工一个月将近能赚到1万左右,工地里搬砖每天的工钱也有300-300元左右,即使是送外卖,一个月也能赚8000左右。

而在农村里辛苦种地一年,也就存个两三万元左右,即使是在职的事业编公务员,也只有3000多的月薪。所以,现在仍有很多人在外务工,也不愿意回家种地的原因。

他们在城市里努力工作,省吃俭用,辛苦攒下来的钱,基本都用于老家盖房子了。

就业灵活,农村在悄然的发展中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福州市末常住人口8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27%,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38‰,人口死亡率为3.39‰,自然增长率为3.99‰。年末户籍人口数为728.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8万人。

城市的虹吸效应虽然在发生,近几年却在逐步的递减当中,有三个方面导致城市人口缩减的重要原因。

一、房价下跌,买房的人变少;

自从2019年以来,房价一直在持续走低,购房群体不断的缩减,当下购房群体主要以置换为主,以东二环,南二环所交付的新盘就可以看出,新开发的楼盘不仅都是大户型,而且价格却坚挺。

闽侯或者郊区主打刚需小户型的房源,即便总价低,首付低,价格也都降到万元以内,可是成交却仍然比较低迷。

二、振兴农村政策支持;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进一步改革社会经济体制。其一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确权的基础上促进承包权在社区外自由流转;其二是废除户籍制度,给农村和城市居民充分的就业、居住的自由。

土地自由流转、劳动力自由流动后,要素竞争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将更加均衡,城市的资本、人才、技术更有可能下乡,农村发展更有条件。

三、就业灵活,农村也有机遇;

时代的发展让就业多样化,现在社会出现了两个极大的反差,大学生毕业后因为就业难度大,而选择继续深造读书,专升本,考研读博的人数增加。其次是短视频互联网发展之后,越来越多人回乡创业,不仅成本低,而且还不用在城市里卷。

科技的发展也促进农村就业,前几天,和几个在老家务农的叔叔聊天,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知道他们的幸福指数一定很高。

他们说,现在种田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全靠人工体力,一台收割机可以抵得上10几个人的劳作,一台打田旋耕机,推着机器走,省力效率高。一片田地,过去只能种一季稻谷之后,就荒废在那里,现在可以收完稻谷之后,再用机器耕田种玉米,收成高利润也高了许多。

有一个叔叔它竟然种植了20多亩的烟叶,年收入将近达到20余万。这个收入,即便是城市里的白领,看了之后也觉得羡慕。

在老家生活开销低,存下来的钱要么给孩子们在城市里买房,要么就在老家盖一栋新楼,生活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假如有一天在城市里卷不动了,你们会选择会农村吗?

0 阅读:49
小白看楼市

小白看楼市

福州的楼盘千千万,总有适合你的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