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培养的领导干部是什么样的?陈永贵当副总理时所开发票披露

玖歌看历史 2024-11-07 21:39:17

世人皆知,陈永贵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农民跻身国务院副总理的传奇人物。1975年,这位来自山西大寨的农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人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担任副总理期间,那些珍贵的开支收据却记录着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一顿饭仅2毛5,一杯茶水1分钱,这些数字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内涵?当我们回望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什么样的选人标准,造就了陈永贵这样特殊的干部?

一、毛主席识人的慧眼

1964年的一个寒冬,中南海西花厅里,毛主席正在听取关于大寨的工作汇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站在那里,向毛主席介绍着大寨的情况:"大寨的陈永贵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话音刚落,毛主席一下子来了兴趣:"就像打仗一样,这很好!你不参加打仗,又怎么能指挥战争呢?"

这句看似普通的评价,实则道出了毛主席选拔干部的深刻见解。在他看来,一个基层干部能提出这样的见解,说明此人对群众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

那时的大寨,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当地的七沟八梁都是高坡陡坎,种地全靠人工背土垫地。陈永贵带领社员们,硬是把悬崖峭壁改造成了良田。这样的成绩,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同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的事迹。会议结束后,陈永贵正要离开会场,却听到身后有人喊他。

转身一看,竟是周总理。更让他意外的是,周总理说要带他去见毛主席。那一天,恰好是毛主席的生日。要知道,毛主席平日极少请客吃饭,就连自己的孩子都很少能与他同桌用餐。

在那次难得的晚宴上,毛主席与陈永贵促膝长谈。席间,毛主席说了一句让陈永贵终身难忘的话:"要进才能化贤,才使你露出峥嵘,这种事在历史上有过,但确实少。"

这句话背后,折射出毛主席独特的用人之道。在他眼中,干部的选拔不在于出身,而在于实践。陈永贵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在实践中展现出的才能,让毛主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1967年,当时全国各地的生产都受到了一定影响。陈永贵给毛主席写了一份材料,其中写道:"我对农村干部有切身体会,干部不会不犯错误,不过要分清楚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坏干部毕竟是少数。"

这份材料很快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中央很快下发了一份文件,明确指出:"陈永贵同志所提到的5条意见是正确的,供同类情况的地方参考。"

这一细节,恰恰印证了毛主席选拔干部的眼光。他看中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陈永贵在特殊时期提出的这些意见,显示出他具备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

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识人用人的特点:既重视实践经验,又注重政治觉悟;既关注工作成效,又重视思想境界。正是这样的选人标准,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像陈永贵这样的优秀干部。

二、从农民到副总理的蜕变历程

1969年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场里来了一位特殊的代表。他头裹白毛巾,身着半旧布衫,脚穿着自家缝制的布鞋。这个朴素的形象,正是来自山西大寨的陈永贵。

当时的记者这样记录道:"陈永贵同志进入会场时,许多代表都认出了他。可他依然像在地里干活一样,静静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这种不事张扬的作风,在当时的会场上格外引人注目。

在大寨的改造历程中,陈永贵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大寨地处太行山区,七沟八梁都是贫瘠的山地。1953年春天,陈永贵带领社员们开始了艰苦的改造工程。

他们采用"三改"办法:改沟造地、改崖造田、改石山造林。每天天不亮,陈永贵就带头上山。一年下来,硬是把1000多亩荒山改造成了梯田。这一成就轰动了全国,成为了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在特殊时期,陈永贵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远见。1967年,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扰。陈永贵却挺身而出,向中央提出了保护基层干部的建议。他说:"在农村工作这么多年,我深知基层干部的不易。要分清性质,不能一棍子打死。"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成为了全国性的政策参考。

更为难得的是,陈永贵始终保持着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的传统。即便当选为中央委员,他依然和大寨社员一起在田间劳动。一位当时的大寨社员回忆说:"永贵书记和我们一起挑粪、种地、收麦子,从来没有摆过官架子。"

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这个任命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竟然成为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陈永贵并没有因为职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他主动向中央提出"三三制"工作方案:即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在山西省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到大寨继续参加生产劳动。

这个请求很快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在一份批示中,毛主席写道:"同意陈永贵同志的'三三制'建议。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好,既能参与中央工作,又不脱离基层实际。"

1976年春天,陈永贵回到大寨参加春耕。当地干部要给他安排专门的房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还是住在老地方,和社员们一起吃食堂。"就这样,这位国务院副总理和普通社员一起,住在大寨的土窑洞里,每天清晨跟大家一起下地干活。

三、廉洁奉公的典范

在山西昔阳县大寨村,陈永贵的故居至今仍完整保存着。走进这座朴实的土窑洞,墙上镶嵌着数十张泛黄的收据,每一张都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

1977年4月12日的一张收据格外引人注目: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收款金额为8元5角,用于用餐、茶水。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这笔费用也显得异常节俭。另一张来自大寨接待站的收据更为惊人:早餐3顿、午餐6顿、晚餐9顿,总计费用仅2.55元。

这些珍贵的收据背后,是陈永贵担任副总理期间严格的自我要求。当时负责接待工作的干部回忆说:"陈副总理每次下基层,都要求按照最普通的标准接待。有时候我们想改善一下伙食,都被他严词拒绝。"

在北京工作期间,陈永贵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次,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主动提出要给他添置新衣服。陈永贵却说:"衣服还能穿,补一补就行了。"就这样,这位国务院副总理继续穿着补丁衣服去参加各种会议。

"三三制"工作制度的由来,也体现了陈永贵的为民情怀。1975年初,他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在北京工作总觉得不踏实,离开了生产实践,怕脱离群众。请求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回大寨劳动。"这个请求获得了批准,成为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制度。

在执行"三三制"期间,陈永贵多次拒绝特殊化待遇。1976年夏天,他回大寨蹲点时,当地干部特意给他准备了电风扇。他立即让人撤走,说:"大家都没有,我一个人吹风扇像什么话?"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化解特权思想的做法。一次,有人建议给他配备专门的警卫人员,被他直接回绝了。他说:"我在大寨几十年,从来没出过事,现在当了副总理反而要人保护,群众会怎么看?"

在他的办公室里,一直保存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当年在大寨用过的工具。每当有人来访,他就会指着这个布包说:"这是我的'传家宝',提醒我不能忘本。"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专程来采访他,问他作为副总理的工资是多少。陈永贵说:"我现在还是按照大寨的工分制度领工资,和社员们一样。"这番话让外国记者惊讶不已。

在一份保存完好的工作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1978年春节前夕,有人送来了一箱水果。陈永贵立即让秘书查明水果的来源和价格,然后按照市场价格如数付款。他说:"过年过节更要讲规矩。"

为了避免铺张浪费,陈永贵还定下了一条规矩:凡是到大寨视察工作的人员,一律不准超规格接待。一次,某省的考察团来访,想要安排'接风宴',被他严词拒绝。他说:"要看大寨,就要体验大寨的真实生活。"

四、干部培养的深层启示

陈永贵的成长历程,体现了毛主席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干部培养理念。1964年的一次中央会议上,当听到陈永贵的事迹后,毛主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有些干部,不一定要从学校里走出来,也可以从泥土地里长出来。"

这种用人观念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1965年秋天,一位外国记者访问大寨时问道:"一个农民能当好大队支书吗?"陈永贵的回答掷地有声:"农民干农业,有什么不行的?我们就是从地里刨食的。"

在实践中选拔干部的方式,在大寨得到了充分体现。1963年,大寨遭遇了特大自然灾害,山洪冲毁了大量农田。在这场危机中,陈永贵带领社员们重建家园的表现,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

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亲自到大寨考察后说:"大寨的干部都是在困难面前显露出来的,特别是陈永贵同志,没有文凭,但有实干精神。"这句话,道出了选拔干部重实践轻出身的深刻道理。

1966年春天,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到大寨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寨的干部都有着浓厚的"泥土味"。他们不仅了解农业生产,还精通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这种"泥土味"干部的特点,正是毛主席所强调的"实践出真知"的生动体现。

德才兼备的考核标准,在陈永贵身上得到了完整的印证。197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大寨干部的报道,其中提到:"大寨的干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善于做群众工作,二是带头参加劳动。"这两点,正是德才兼备的具体体现。

在陈永贵担任副总理期间,曾有一件事让许多人印象深刻。1976年春节前夕,有人建议给他配备专车。陈永贵却说:"我当了这么多年干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坐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工作做好。"

这种朴素的观点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干部标准的深刻理解。在一次干部会议上,陈永贵说:"当干部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服务。这是我在大寨几十年最大的体会。"

1977年,一位日本记者专程到大寨采访,问陈永贵:"您是怎样当上副总理的?"陈永贵的回答质朴而深刻:"干部要做群众的勤务员,这是我的信条。当了副总理,这个信条也不能变。"

在培养新干部方面,陈永贵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经常对大寨的年轻干部说:"要想当好干部,首先要当好农民。只有真正懂得农民的苦与乐,才能做好农村工作。"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成为了培养基层干部的重要准则。

这些做法印证了一个重要观点: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正如陈永贵常说的:"当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做实事,这一条是永远不会变的。"

五、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

在山西大寨村的陈永贵纪念馆里,至今还保留着一面当年的镜子。据说这是陈永贵每天早晨照镜子时常说的一句话:"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还是不是那个种地的农民。"这面普通的镜子,见证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

1976年冬天,一位来自河南的干部到大寨参观学习。当时正赶上冬季农闲,陈永贵带着这位干部走访了几户农家。在一户社员家中,陈永贵照例盘腿坐在炕上,和主人一起吃着自家腌的咸菜。这位河南干部后来回忆说:"那天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与民同乐。"

在陈永贵的日记本里,记录着这样一件事。1978年春节前夕,大寨来了一批参观团。有人提议要摆几桌年夜饭,陈永贵立即表示反对:"过年就应该和社员们一起在食堂吃饺子,这是咱们的传统。"

廉洁奉公的价值传承,在陈永贵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1977年夏天,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作为副总理,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陈永贵指着自己的布鞋说:"还是这双鞋,还是这身打补丁的衣服,没什么变化。"

这种朴素的作风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当时在大寨工作的一位年轻干部回忆说:"永贵书记从来不让我们搞特殊化。有一次我们想给他的办公室装个电话,他说:'装啥电话,有事到地里找我就是了。'"

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在陈永贵的故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1975年,他被任命为副总理后,第一件事就是向中央提出要保持与农民的联系。他说:"当了大官不等于就高明了,还得继续向农民学习。"

在大寨工作期间,陈永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干部培养方法。每当有新干部来上任,他都要求先到生产队干半年农活。一位当年的大队干部说:"永贵书记常说,只有融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

1979年春天,一位年轻干部来大寨任职,向陈永贵请教工作经验。陈永贵带着他去看了自己当年住过的窑洞,指着墙上的一幅对联说:"上联是'艰苦奋斗',下联是'廉洁奉公',横批是'为民服务'。这就是我的全部经验。"

在陈永贵担任副总理的最后一年,他仍然保持着早年的工作习惯。每到一个地方视察,都要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一位随行人员回忆说:"有时候我们劝他要注意身份,他总是说:'我这个副总理就是农民的代表,不和农民在一起,怎么代表农民?'"

在大寨的农民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陈永贵用过的农具。这些沾满泥土的工具,见证了一位农民副总理的为民初心。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当官十年,耕田一辈子。"

0 阅读:2

玖歌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