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恢复自由,开国上将吕正操赴美邀其回乡,为何张始终未回?

玖歌看历史 2024-11-07 21:39:14

张学良恢复自由,开国上将吕正操赴美邀其回乡,为何张始终未回?

1991年春天,一个令人瞩目的会面在美国纽约悄然展开。已是白发苍苍的少帅张学良,在曼哈顿公园大道的一座公寓里,迎来了阔别54年的老部下、开国上将吕正操。两位老人相见时热泪盈眶,互相拥抱。张学良幽默地说:"我记得你叫地老鼠。"这是因为抗战时期,吕正操率部以"地道战"著称。

这次会面背后,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 - 张学良终于摆脱了长达50余年的软禁,获得了自由。邓小平特意委派与张学良渊源颇深的吕正操前往美国,转达党中央邀请其回国的诚意。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唏嘘。明明是充满期待的邀请,为何张学良始终未能踏上回乡之路?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

一、软禁解除:时代交替中获得自由

世人皆知张学良被软禁五十余年,却鲜有人知他重获自由的背后,竟是一群坚持不懈的东北大学校友在背后推动。

1988年的一个寒冬,纽约曼哈顿中国城里一家不起眼的茶楼内,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坐在一起。他们都是东北大学的老校友,此时正在谈论着他们敬爱的老校长张学良。

"今年正好是张校长出任东北大学校长60周年啊!"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道。这句话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当年的东北大学,正是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得以在"九一八"事变后继续办学。即便流亡在外,张学良仍然给予母校大力支持。

就在这次茶话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不如我们成立东北大学校友会,以校友会的名义向台当局请愿,为老校长争取真正的自由。"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很快,东北大学校友会在美国正式成立。他们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向李登辉发出一封措辞恳切的电报。

然而,这封电报如泥牛入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校友们并没有气馁,他们转而求助于美国媒体。在《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上,他们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怕给张学良将军以真正的自由?》的文章。

这篇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关注起这位被软禁半个世纪的东北少帅。台湾岛内的舆论也随之沸腾起来。

正当舆论发酵之际,台湾当局内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60多位"国大"代表联名上书,其中不少是东北籍人士。他们以"民主化"为由,敦促当局给予张学良真正的自由。

1990年春天,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在台北圆山饭店上演。张学良在这里公开举办了自己的寿宴,这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寿宴现场,张学良接受了记者采访,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前所未有的轻松。

寿宴之后,张学良又获准以探亲和旅游的名义出国。当他站在台北机场时,有记者问他是否会回东北老家看看。张学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不排除到东北的可能性,大陆是我的国家,我当然愿意回去。"

这番话很快传到了北京。邓小平闻讯后立即拿起电话,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张学良返乡事宜。一时间,中央各部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甚至连欢迎仪式的细节都开始认真讨论。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位历经沧桑的东北少帅,在重获自由之后,究竟该如何面对分裂了半个世纪的两岸?这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历史难题。

二、吕正操:特殊的使者选择

要在众多高级干部中选择一位与张学良会面的使者,这着实让中央领导层费了一番心思。最终,这个重任落在了开国上将吕正操身上。

此时的吕正操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与张学良之间的渊源却要追溯到七十年前的东北。1922年春天,年仅17岁的吕正操经人介绍加入了东北军。那时的东北军正值用人之际,这个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很快就被选进了卫队旅当文书,而他的旅长正是年轻的张学良。

在张学良的帐下,吕正操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次年冬天,东北讲武堂开始招收第五期学员,吕正操一举考取。巧合的是,张学良恰好兼任校长,就这样,两人又多了一层师生之谊。

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被张学良委以重任,担任少校副官。那时的张公馆里常常可以看到吕正操忙碌的身影。从整理文件到传递军令,从接待客人到安排会议,吕正操样样都做得井井有条。

然而,1936年的一场风波打断了两人的交往。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原本准备提拔吕正操为师长,却遭到了守旧派军长万福麟的极力反对。万福麟以"培训"为由,把吕正操调往南京。

在南京期间,吕正操因打伤了一个横行霸道的特务,招致国民党报纸的大肆攻击。张学良得知此事后,立即将他召回,并安排他进入张公馆的政治工作小组。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临行前,吕正操等人曾极力劝阻,但张学良去意已决。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张学良离开后,东北军内部矛盾激化。一场针对东北军核心人物王以哲的刺杀事件,让局势更加动荡。吕正操匆忙赶回部队,接管了647团的指挥权。不久后,他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吕正操所部因为思想进步,多次被万福麟派往最危险的战区。在小樵镇一次重要会议上,吕正操和部下们一致决定,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接受中共领导。

从此,吕正操带领部队辗转于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他们挖地道、打伏击,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与日军周旋,逐步发展壮大,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战斗经历,也让他赢得了"地老鼠"的绰号。

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继续带领部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但在他心中,始终惦记着昔日的老长官张学良。他常说:"在张学良恢复自由后,不论他在哪里,我一定要见上一面。"

八十年代末,两岸关系开始解冻,吕正操终于有机会与张学良通信。正是这份深厚的情谊,让中央决定派他作为特使前往美国。临行前,邓小平特意叮嘱:"只要能见到就完成了任务。"

就这样,这位昔日的东北军副官,带着祖国的思念和期盼,踏上了去美国见老长官的旅程。这次重逢,注定要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两代将军的秘密会晤

1991年5月29日,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的一座高级公寓楼下,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正在上演。年过九旬的张学良特意穿上一身笔挺的西装,系着领带,在楼下等候。当吕正操的身影出现时,两位老人紧紧相拥。

"老校长,别来无恙。"吕正操轻声说道。

张学良笑着打趣:"我记得你叫地老鼠。"这句玩笑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次重逢虽然简短,但格外珍贵。吕正操带来了著名书法家启功为张学良写的一幅贺幛,上面是张学良自己的诗作:"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第二天,双方在曼哈顿一家瑞士银行的会议室再次相会。这一次,吕正操正式转达了党中央的问候,并将邓颖超的亲笔信交给张学良。

张学良接过信时,双手微微颤抖。他把信凑近眼前,一字一句地读着。邓颖超在信中写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提到周恩来,张学良停顿了一下,说:"周恩来这个人很好,我熟悉,请代我问候邓女士。"

说着,张学良要来纸笔,给邓颖超写了回信:"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随行人员向张学良提到,上海有一位擅长治疗眼疾的名医。张学良当即表示想回大陆看眼睛,但又补充说:"我从这儿回大陆,没人能管得住我,但我不能那么干。我要把话跟李登辉说明白。"

5月31日和6月1日,旅美华侨为张学良连办两场寿宴。虽然吕正操不便出席,但他送的贺幛被挂在宴会大厅最显眼的位置。宴会后,张学良特意托人转告,希望与吕正操再见一面。

6月4日下午,在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李道豫的别墅里,两位老人进行了第三次会面。这次谈话的重点是两岸问题。吕正操向张学良详细介绍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张学良说:"我愿意保存我的这个身份,迟早有一天会用上。我虽然90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很愿意尽力。"他还表示要把"一国两制"的政策原原本本地转告给李登辉。

临别时,张学良问吕正操还有什么话要带给台湾。吕正操回答:"别的一时谈不拢,但希望早日实现'三通'。"

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转瞬即逝,两位老人依依惜别。这次会面后不久,张学良回到台湾,并托人带话给吕正操:"因眼疾好转,近日不会回大陆治病。"

在这三次会面中,两位老人谈古论今,回忆往事,讨论国事。他们都明白,这些谈话不仅仅是个人情谊的表达,更承载着两岸和解的希望。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张学良回台后的遭遇,将给这段佳话带来意外的结局。

四、时局与人心:深层考量

张学良从美国回到台湾后,一场意想不到的谈话让局势急转直下。李登辉突然召见张学良,拿出大陆方面的邀请函质问道:"我对你不薄,你为什么背着我搞这一套?难道你还要搞个台北事变吗?"

这番话让张学良陷入了两难境地。在美国与吕正操会面时,他就说过:"我愿意保存我的这个身份,迟早有一天会用上。"这句话背后,是张学良对两岸关系的深层思考。

1990年代初期的两岸关系正处在微妙的变化中。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而台湾方面则开始了本土化改革。张学良作为亲历者,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两岸关系的走向。

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选择了谨慎行事。他对来访的记者说:"我这个人很想清清楚楚地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不愿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张学良的态度背后,是一位政治家的深思熟虑。如果在两岸未统一之前返回大陆,他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客观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将不利于他未来在两岸间发挥调解作用。

不仅如此,张学良在台湾还有众多亲友。失去自由多年的经历,让他对牵连他人格外敏感。他说:"我回去以后把话跟李登辉说明白,如果他不反对,我才能告诉你们回大陆的具体日程。"

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良的夫人赵一荻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从1937年西安事变后,赵一荻就一直陪伴在张学良身边。在长达五十多年的软禁岁月里,是她照顾着张学良的起居生活。

赵一荻在公开场合经常表达不赞成张学良回大陆的意见。她说:"现在局势这么复杂,老先生年事已高,还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比较好。"

然而,赵一荻的言行更多是对现实处境的考量。1990年刚结束幽居生活时,她就给大陆的亲戚写信说:"离家已经60年,希望大家有一天能够团聚。"字里行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张学良对赵一荻的意见十分重视。晚年的他,很多重要决定都会征询赵一荻的看法。即便是接受媒体采访,也要经过赵一荻的首肯。在返回大陆这样的重大决定上,他更是不会忽视赵一荻的意见。

张学良曾对吕正操说:"我从这儿回大陆,没人能管得住我,但我不能那么干。"这句话道出了他的为难之处。作为一个历经沧桑的政治家,他深知在复杂的两岸关系中,个人意愿往往要服从于大局。

就这样,张学良的归乡之路陷入了停滞。随着时间推移,他和赵一荻的健康状况逐渐成为了新的考验。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即将面临命运的又一次考验。

五、未竟之旅:历史的遗憾

1991年夏末,张学良回到台湾后,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期待的返乡之旅,在李登辉的一番质问后戛然而止。那份来自大陆的邀请函,成了横亘在张学良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时,张学良寄居在友人蒋士云家中。据蒋士云后来回忆,早已准备好了一架飞往大陆的专机,就等着张学良点头。但这架专机最终未能起飞,成了历史的一个遗憾。

1992年初,张学良和赵一荻移居夏威夷。在这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张学良突然因头部眩晕无法站立,被送进医院进行了脑部手术。虽然医生认为恢复困难,但张学良却奇迹般地在几个月内康复。

赵一荻的情况更加严峻。她在《毅荻见证录》中记录了自己的多次意外:"到夏威夷后摔倒了好几次,右手腕和大腿都骨折了。大腿不得不换上人工关节,还被查出恶性肿瘤,切除了右肺。"

在这种情况下,赵一荻已无法陪同张学良长途跋涉。而张学良始终坚持:"我和内子相依为命多年,绝不会抛下她独自返乡。"

1995年,东北大学校友会再次发出邀请,希望张学良能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看看。张学良给出的回复依然是:"等身体好些再说。"

2000年,张学良迎来百岁华诞。海内外各界纷纷筹备庆祝活动,夏威夷当地的华人社团也组织了盛大的祝寿仪式。然而,张学良夫妇因身体原因,甚至连这场庆典都未能出席。

一年后的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溘然长逝。消息传回大陆,举国哀悼。中共中央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给予了崇高评价,称其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在张学良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曾多次表达过对故土的思念:"我是个中国人,我当然想回到我的祖国去。"然而,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让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吕正操晚年时曾感慨:"那次在美国的会面,是我和老长官最后的告别。"这位开国上将一直惦记着当年在瑞士银行会议室里的那次长谈,惦记着张学良说过的"保存这个身份"的话。

如今,在辽宁沈阳的张学良故居里,还保存着当年启功为张学良书写的那幅贺幛。"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的诗句,见证着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坎坷与风骨。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的归乡之路,终成了一个未完成的篇章。这条路的背后,是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是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更是一个游子对故土难以割舍的眷恋。

0 阅读:4

玖歌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