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的上涨,很多人已经不是单纯的买房居住了,还会考虑房屋的升值潜力,毕竟很难有人会在一套房里居住一辈子,未来是很可能换房的。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在买房时,应尽量别买“4类房”,否则砸手里的可能性较大。
小产权房其实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小产权房指的是在集体土地上修建的房屋,和商品房最大的区别,就是小产权房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应的费用。小产权房的价格和商品房相比低了很多,不过升值空间也小了很多,并且小产权房不能办理过户手续,一般都是私下签买卖合同进行交易,对购房者来说,有很大的风险。比如隔了很长的时间,房东突然反悔不卖房了,或者房屋是违法建筑,被强拆等。最近,自然资源部提到小产权房不能通过登记来实现合法化,也就意味着小产权基本上失去了转正的希望。如果买到小产权房,未来可能价格会下跌,并且转手困难。
最近,收到不少卖海景房的消息。海景房一般都是旅游地产,还有类似的旅游景区的房子,大多属于旅游地产。旅游地产一般听起来很不错,不仅可以自己偶尔居住,在不居住时,还能出租给其他人,赚取租金,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但事实上,旅游地产中空置的房屋很多,除了旅游旺季,平时人很少,要想将房屋租出去很困难。而且旅游地产往往配套不齐全,居住起来不方便。很多人买到旅游地产后,住的时间极少,租不出去,又卖不出去,只能砸手里了。
安置房和小产权房是两个概念,很多安置房是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如果想要购买的安置房没有房产证,就算价格便宜,也尽量别买。如果后期安置房办理房产证,是办理原房东的名字,而不是购买者的名字,并且没有房产证的安置房同样不能办理过户手续,所以购房者买这种安置房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办理房产证后,安置房的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到时候很容易出现纠纷,房东很有可能毁约不卖房。如果购买的是有房产证的安置房,也要确定安置房满足上市交易的条件,能办理过户。
40年产权的公寓在各大城市住宅限购后,房价和成交量都上涨了很多,主要是一些投资者或没有购房资格的人购买。公寓并不是不能购买,公寓的性质是商业,主要用途是办公。但是开发商为了公寓好出售,将公寓改成了类住宅,但是公寓的缺点却很难改变。比如容积率高、梯户比高、户型不好、采光不佳、生活成本更高、不能上户等。公寓的居住舒适度很难和住宅相比。如果后期限购放松或者更多人拥有购房资格,那么公寓想要转手会很困难,有谁会愿意接手呢?
综上所述,以上4类房的升值空间很小,转手也更困难,大家在买房时,应尽量避开,否则辛苦买的房就砸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