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明朝历史,明史、明实录、国榷,哪本更靠谱?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9-19 15:24:47

先说《明史》,毕竟名气最大。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讲了:“《明史》最不可信了,都是清朝人抹黑大明写的,毫无价值,只能当小说看。”

明史

要这么说啊,这个话题就没法聊下去了。那些历史专业明史学会的大佬们一辈子研究的辛勤结果,也会随着一句“只能当小说看”变成了一个荒诞的笑话。

我们客观来讲,《明史》这本书,它很神奇。论质量,它在中国历代史书中绝对是上乘之作。这里的质量,指的是行文水平、逻辑关系。毕竟一路从顺治朝修到乾隆朝,相较于仅仅耗时两年的《宋史》以及更短的前后只花了331天的《元史》,这两本书的无脑堆砌、前后矛盾、重复遗漏的情况,作为一本书,《明史》在完成度这块是真没得说。

但有人说,这明史坏就坏在修的时间太长了,百来年的时间,明显有猫腻。这点我并不认同。慢工出细活,多花点时间怎么了?

明史的核心问题是在于:清廷在自己官修的同时,他是禁止民间修史的,违者就抄家流放充军。而另一方面呢,又销毁了大量明代的、无论来自官方还是民间的资料。这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说你没乱改没瞎编,也都没人信啊。

何况《明史》里那些离谱的内容,写的也是真狠。譬如张献忠在四川屠了6万万人,也就6亿人。6亿这个即使放在清末民国,也远远超过全国人口的数字,实在太荒诞了。

还譬如正德年间那场诡异的应州之战,双方参战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的,最终结果却是斩首16级,阵亡几百人。再譬如把受到郑成功礼遇的鲁王朱以海,成了他被国姓爷给杀了。凡此种种。

但是我们又会发现,《明史》又不完全是在抹黑大明。譬如对于明初开始民间就盛传的朱元璋屠城事宜,就未经采纳。还有就是方孝孺被朱棣十族,这个出自于祝枝山之手,最后还在明熹宗实录里出现的经典化传。

以及明实录中写到的正德纵兵强抢民女的事,清廷在修《明史》的时候也没有去谈及。甚至对于明光宗朱常洛,这个只在位一个多月、没啥存在感的哥们,大清居然最后还给了一个“潜德久彰、海内属望”的极高评价。

所以看到这,你觉得《明史》对于大明,一会儿黑一会儿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清朝那帮修《明史》的人,还有爱新觉罗他们家,也不是丧心病狂的笨蛋。甚至从康熙曾经三令五申,不能把前朝皇帝写的太差,要顾忌为君者这个群体的体面来看,他们也是有脑子的。

究其原因,还是明清两代的关系和之前所有有继承关系的朝代是有着极大区别的。别的两家人,譬如宋元、元明,除了在最后朝代更迭的时候有了那么些互动,打来打去,之前几乎就没啥交集。

前任在过去的行为是好是坏关我啥事,我直接记录就行了。但明清就不一样了,建州女真,他是长期端着大明朝饭碗活着的,互相之间的羁绊可以说从明初开始就存在。从而明史的修改,更多就是集中在这双方有交集的这部分,以及所涉及到的人物上。

譬如成化,他得罪过爱新觉罗家的祖宗,那就必须黑一下啦,给编排点后宫小故事,塑造出一个喜欢大龄女子的昏庸形象。再譬如万历,努尔哈赤起兵就是在这个时期,也必须黑一下,并最终得出个明亡于万历的结论,证明他们家的七大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而也就更别提天启、崇祯、南明时期的种种事迹了。深度关联,肯定会朝着有利于大清朝的方向去写。相对的什么朱元璋、朱棣、仁宗、宣宗,还有孝宗、正德、光宗之类的,跟建州女真几乎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故事,你过你的,自然就没有必要去费那么大劲修改折腾了。

明实录

那这种写史时候朝着自己有利的一面来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春秋笔法嘛。这里就要提到这第二本书了,《明实录》。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其编写的过程中,因为《明实录》,他也是由后一任皇帝给前一任天子写的。

从而也就出现了朱棣就描写起了自己多么多么喜欢自己,大哥朱标是如何多次惹恼朱元璋,以及正德的荒唐。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大清朝的杰作,但从嘉靖年间编成的那套充满了混世魔王风格的《明武宗实录》来看,咱们飞元真君道长朱厚照对于自己这位堂哥的成见也不是一般的深。

凡此种种,很多人如今在谈及《明实录》的时候同样不屑一顾,觉得这也是大清抄录的版本,肯定有改动。即使我们说今天正本的《明实录》放在这里,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绝对客观公正、白璧无瑕。

毕竟如果原版《明实录》就已经无敌了,那谈迁为什么还要在明末费尽心思写《国榷》这本书,去查补实录中的各种错误与疏漏呢?

国榷

《国榷》,这本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经常被提及、感觉已经在明史领域要封神的史书,他的创作并不是针对《明史》的。毕竟谈迁去世的时候顺治15年,《明史》才刚开始写没多久。所以《国榷》在diss的目标,恰恰就是正本《明实录》。

那么回到标题上的问题,那《明史》《明实录》《国榷》,它哪个更靠谱呢?如果是一名正经研究明朝的学者,那一定是这三本书都靠谱,也都不靠谱。

一家之言,只能作为引证参考资料。我们来看《明史》《明实录》,他们都是官修的,他们的优点就是资料齐全,参与工作的人手众多。但缺点就是,无论是大清对于大明,还是明代的后一任对于前一任的君主,他都有需要隐瞒粉饰的部分。

而《国榷》,虽然说作为一部民间修成的史书,谈迁是具有绝对的创作自由的,但也因为谈迁本人比较清贫且精力有限,《国榷》还在他55岁的时候遭遇过一次盗窃,所以就造成了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来源也相对狭窄,基本也就是通过《明实录》本体以及一些他们那个年代学者的论述来进行考据的,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色彩。

比如《国榷》中"王世贞曰"这四个字就出现了100多次,可见谈迁对于这位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还是比较推崇的。但你要说王世贞说的就一定对吗?就他对张居正出于个人恩怨的各种毁谤就非常的不靠谱。

所以如果一个人要把明朝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来看,那要读的就远不止这3本啦。还包括诸如《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李朝实录》等等等等,都得看。甚至还得参考各种县志、各种墓志铭。毕竟如果只信一本书,就他对的,那这个领域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其他都扔了得了。

那话又说回来,在座的各位咱们都不是学者,包括我也就是个讲故事跟大家聊天吹牛的。那咱们应该如何选择呢?还得看《明史》,因为它是纪传体,就是有故事型的,看着不累。不像另外两本编年体,就某年某月某日。那在看那种编年体的时候,你要把事弄明白,你还得自己总结梳理,这就必须是进阶玩家才能体验的过程了。

那再把《明史》看明白以后,哎应该先《国榷》还是《明实录》?个人认为还是《国榷》。别的不提就看字数,《国榷》428万字,《明实录》1,600多万字,哎你说怎么选?

选《国榷》的原因呢,不但因为他字数少,而且因为谈迁在写作时,其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就是《明实录》。从而我们其实可以把《国榷》视为是一本《明实录》的索引。

《国榷》在近代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正是因为明史学家吴晗先生在那个没有电脑检索困难的年代发现了这本书,针对《明实录》的索引属性。

并且《国榷》作为编年体,它里面还是有一些人物小传的,虽然相较明史简短了很多,但也就相对不那么枯燥了。那最后就是《明实录》了,1,600万字,高端玩家慢慢看吧。

至于全看完,笔者很早也就说过,史书中啊,即使是列传,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各种《志》,也就天文地理、舆服灾害等等情况的描述。

还有各种《表》,也就公文。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实在没有去读的必要以及动力。但也正因为史书不止光光人物故事,所以你硬把明史武断地认为是一本小说,也同样是对于史书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缺乏基础了解的一种体现了。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1

德叔谈史悠悠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