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相接,星河满天,如此美景,苏轼为何害怕?

凡人摸史 2023-05-05 19:18:47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赵煦驾崩。四月,大赦天下。本以为自己会死在海南的苏轼奇迹般北返,回家路上,他写了段小作文,其后人将之编入《东坡志林》第一篇:

余自海康适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蜑并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无月,碇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稚子过在旁鼾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先稍解释文中字词:

海康,现在的雷州;

合浦,现属广西;

徐闻,雷州半岛最南端,与海南相望;

兴廉村在海康县;

蜑,读为蛋。蜑户为古代渔民,但又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渔民不同。他们长年在海上生活,有些的脚甚至都已退化成鱼鳍状,以利游泳。因其奇特,且又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被陆上居民所瞧不起,除了买鱼,不愿往来。直到1949年之后,他们才慢慢上岸,过上了一般百姓的小日子。

晦日,每月最后一天。另有望日,十五,既望,十六。

苏轼此段所记,乃雷州半岛发大水,陆路桥梁多被毁坏,河中难以划行小船,于是坐蜑户稍大的海船往广西去。

路途既远,一日难至,夜宿海上,此情此景,他用八个字来形容:

天水相接,星河满天。

不得不佩服,大文豪遣词造句,都无可挑剔,再对此做什么解释,倒是我们这些后学自取其辱了。

值此美景,他为何坐起身来四顾叹息呢?

(AI画作)

原来,他毕身心血的《书传》《易传》《论语说》原创之后,尚未发表,如果翻船,这些著作湿身了那就漫渺难辨了呀,这损失,可比自己被大海吞没还可惜呢。

为何这样讲呢?

只因在那时的人看来,其实诗词多为应酬优游之作,文字游戏,可谓末技。

唯对前辈名著的注解,才是读书人水平的真正体现。便如现在,很多人哪怕自己花钱,都要将平日所写的稿子结集出版,虽然卖不出去,但这送那送,不管别人是不是扔在角落里吃灰,至少在自己,可算完成了人生的宏愿。

有趣的是,就在苏轼有些惴惴不安之时,他儿子却叫都叫不醒。

正如苏轼在兴廉村所写的一首诗中所言: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世事又变,虽然不知前途如何,但父子二人都用两个字可以形容:

心安。

0 阅读:3
凡人摸史

凡人摸史

一个普通人的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