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平城佛缘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7-29 03:03:41

公元386年,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创立代国,后改称魏,史称北魏。这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部落,经过多年的征战,疆域不断扩大,到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从而翻开了平城作为北魏都城的历史篇章。

拓跋是北魏的开国皇帝,史称道武帝。他是一位颇具韬略的政治家,文治武功,谋略过人,带领北魏王朝迅速崛起。大军在道武帝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进入了繁华的平城。

入城以后,道武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京都初定,百废待兴,为了治国安邦,他正在酿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计。

此大计为:利用武力不断扩张自己的统治,同时将宗教作为统治的重要政治工具。道武帝立即召集群臣,阐述了他的想法,他的治国之策得到了大臣们的积极响应。从此,平城与佛教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在平城发生了中国佛教史上一段精彩的故事。

积极倡导宗教的诏书很快就颁布天下。百姓们拍手叫好,僧侣、道士们更是欣喜若狂。平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奔走相告的人们。

在皇帝的支持下,平城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在建造皇宫的同时寺院得到了及时的修,僧人、道士们得到特有的尊重。大量的编民投入到平城建设,特别是佛寺的建设,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寺院、道观成为当时平城的一景。

一座五级浮屠在平城即将建成,道武帝率文武大臣亲自到场,只见讲堂宏伟,殿宇楼阁一应俱全,僧侣们各司其职,潜心念佛。眼前所见的一切令道武帝非常高兴。

其实,鲜卑族对于佛教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早先的祭拜大多因地制宜或利用天然洞窟进行,仪式也没有太多固定的程式。天然洞穴“嘎仙洞”就是北魏早期最著名的祭地之一

当年,鲜卑族为了与汉族和好,派沙漠汗到中原当“质子”,与中原人建立友好关系时,才开始接触到佛教。但之后鲜卑人怕沙漠汗的“汉化”会对本民族造成伤害,故在其回国途中将他杀害。

鲜卑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在道武帝的苦心经营下,逐渐在北方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定都平城后,在与中原文化不断交融碰撞中对佛教的认识逐渐深入。

公元397年,道武帝率兵攻打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大胜。北魏占领了中山。

大军入城后,道武帝看到城中的僧侣和道士对他的将士们十分有礼,佛寺内规范整洁,僧侣们静心参禅,让道武帝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

一天,一位大臣向他报告,说有一位法果老和尚,讲经说法深受百姓喜爱。道武帝听后立即下诏,邀请法果到平城宣讲佛法。

法果受到道武帝的热情接待,道武帝还经常亲自到法果的住处听他讲经说法。道武帝被佛法深深地打动了,在法果大师的感化下,道武帝对佛法已有所了解,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道武帝用宗教治国的一幕。

道武帝每次见到法果,法果都会向道武帝施大礼,道武帝大惑不解,问道:“你身为沙门,理应礼拜佛祖,为何拜我?”法果答日:“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

法果的回答令道武帝大喜过望,于是他封法果为“道人统”,即北魏佛教界的最高领袖,掌管全国的僧务。

其实,道武帝对佛教的认知十分粗浅,平日里对兴趣,希望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能令自己得到永生。

于是,道武帝便经常服用一些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但并未见到实效,反而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精神恍您的状态,对朝政也渐渐失去信心。

道武帝于公元409年仙逝,时年39岁,葬于盛乐金陵。北魏王朝在道武帝的苦心经营下逐渐强大,为北魏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又过了几年,80多岁的法果大师圆寂了。道武帝的儿子明元帝三次登门吊,并追封法果为老寿将军、赵胡灵公。法果对北魏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424年,道武帝的孙子拓跋寿登上帝位,史称太武帝。太武帝延续了先帝的做法,继续尊崇佛教,常常把高僧大德请到皇宫,一起理论佛法。

每年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太武帝必亲临佛寺,持花撒向佛像,以此表示对佛祖的尊崇,并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

公元439年,北魏大军收复凉州。太武帝在迁徙移民的同时,将僧侣及佛经一起迁至京师平城,使平城地区的佛教进一步繁荣,佛事活动十分兴盛

太武帝是一位武功卓著的皇帝,虽然推崇佛教,敬重沙门,但他从不阅读和收藏佛经,而专心于征战,一心以武力扩大自己的版图。

当时,有一位道士叫寇谦之,传说有仙化之道,得到了司徒崔浩的荐举,受到太武帝的重视,常与其一起谈天说道,在二人的极力宣扬下,太武帝对道教逐渐有了好感。

崔浩出身世家,颇有谋略,深得太武帝的信任。但他对佛教却不感兴趣,而是崇拜寇谦之,并致力于道教的研习,常在太武帝面前推荐道家学说。

在崔浩等人的极力您惠下,太武帝登上了道坛,开始信奉道教。佛教的地位却一落千丈,并最终上演了一出“太武灭法”的事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大量寺院和佛像被毁,京都平城也未能幸免于难。

就在太武帝下诏灭佛之前,太子拓跋晃曾多次上书奏表,请求不要杀沙门、焚烧佛像,但太武帝一概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拓跋晃只有延缓下发诏书,使得不少沙门僧人听到风声后隐逃跑,其中就包括云冈石窟的营造者县曜和尚。

县曜和尚是一位很有造谐的高僧,与太子拓跋晃的关系非同寻常,在灭法时宁守不屈,在太子的再三劝导下,不得已才密持法服告别寺院,逃往中山。

太武帝晚年,对自己的灭佛之举已有悔意,但已无法挽回。此时的皇室,对禁佛之事也有了一些松动,少数僧人开始悄悄地在居所内进行一些隐秘的佛事活动。

公元452年,文成帝继位。这是一位尊崇佛教的皇帝,他认为佛教有教化百姓的功用,可为其统治服务,于是便下令恢复佛教,这一举措得到了僧侣和百姓的热烈拥护。

在文成帝的支持下,佛教的地位得到了恢复,大批僧人重新回到寺院,被破坏的寺院修一新,平城内外再次掀起了一场修建佛寺的热潮

高僧师贤造了一尊佛像,脸上足下各有一块黑石,与文成帝身上的黑痣正好相吻合,大家认为这是瑞像,是文成帝复法之举感动了佛祖所造化的。

这尊佛像使文成帝受到启发,何不用造像这种方式向万民宣传祖先的功绩呢?于是下令在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各造一尊佛像,共用黄金二十五万两。

公元455年,狮子国五位高僧来到京都平城,带来了西域的佛像,在皇宫内,高僧们为文成帝展示了西域佛像,让文成帝眼界大开。

公元460年,高僧师贤去世,县曜接任师贤的位置做了道人统。此时的平城,佛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皇室贵族和普通百姓都热情礼佛。

想当年,县曜在太武帝灭法时只身逃往中山,一直等到文成帝复法的第二年才被召回平城。在他回平城的途中,正好遇到文成帝出行,昙曜的僧衣被皇帝的座骑衔住了,于是就有了“马识善人”的一段佳话。

为了弘扬佛法,县曜奏请文成帝,拟在京城之西的武州山上开窟造像昙曜的奏请得到了批准。于是,拉开了武州山大规模开凿石窟的序幕,从而造就了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云冈石窟。

事实上,早在明元帝时,武州山就被列为神山,北魏的先皇们曾多次到此巡视。

县曜在担任道人统期间,一方面主持开窟造像,同时又与来到平城的天竺国僧人进行佛经翻译的工作,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献文帝时,对佛教的态度与先帝们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教在平城的发展更加兴盛

献文帝不仅饱览经书,还常与佛教教徒们一起讨论佛教的真谛。为庆贺太子的诞生,献文帝下令建造永宁寺,筑七层佛塔,据说有三百余尺高,为当时天下第一佛塔。

没过多久,献文帝就禅位于幼小的孝文帝,自己移居北苑崇光宫,专心于佛教的研习。

献文帝还在鹿野苑中开凿了一处石窟,佛像、禅房一应俱全,由此可见,献文帝对佛教已不是简单的尊崇,而是信仰有加。

孝文帝继位后,遵循先帝的做法,大力推行佛教,还亲自为出家人度,受到僧侣们的好评。

佛教在孝文帝的大力提倡下得到空前的发展,开窟造像、翻译佛经、广开讲堂蔚然成风,仅京师平城内就有佛寺上百座,僧尼两千余人。

一时间,举国上下僧尼泛滥,。一些编民假称僧人,以此来躲避国家的赋税

大量编民躲入寺院,成为寺院的附佣,影响国家的税收和谣役,对国家造成很多损害。孝文帝下诏,令民间五五相保,对无籍僧人加以限制。

在对僧侣进行整顿的同时,北魏政府又制定了僧侣管理制度,加强对全国僧务的管理,对不符合僧籍的出家人责令还俗。

孝文帝经常巡视武州山石窟的开凿现场,在他看来,开窟造像已不是单纯的尊崇佛教,而是与治国平天下同等重要。

孝文帝曾在一座寺院中讲道,此寺是高僧鸠摩罗什宣讲《成实论》的地方,他到此地是对大师的缅怀。由此可见孝文帝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孝文帝执政期间,给予高僧大德极高的礼遇。曾允许高僧一个月可以三次进入皇宫讲经论佛,而且他每次都亲听佛音。

为了礼遇西域高僧,孝文帝下令专门在嵩山为其建少林寺。

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政治统治,但一些不法僧侣利用皇帝的优厚政策,干一些违法的勾当,沙门谋反的事件时有发生。

影响最大的是发生在公元482年的沙门法秀谋反,虽未成功,但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

当时孝文帝正在南巡,返回平城后,立即下诏通告天下,称法秀谋反罪不可救,并将法秀绳之以法。

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曾一度临朝听政,她同样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教徒,曾下令建思远浮图。

北魏还专门设立了僧官机构,先称监福曹,后改称昭玄寺,成为中国第一个专门管理全国僧务的机构,确保了北魏佛教的有序发展。

史书记载: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佛教在北魏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0 阅读:9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