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出逃课学生又算啥,未来的数据智或能预测你的一生

王吉伟 2017-10-17 19:05:53

前几天,成都体育学院里的一堂中西方文化专题课的内容,成了一个新闻热点,到现在还高居榜首。原因在于,该课程的一名老师在课堂上用“算卦”的方式,算出了该堂课3名逃课学生的学号。

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这位老师道出了事情真相,这次的推算是即将讲到的课程新内容,他是给学生们提前做了一个预演。”虽然只是一次推演,这个做法确实让大家对中国的易经文化不得不叹为观止,估计大量学生都会对此感兴趣了,定然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说起来,这位老师推演所用的卜算之术是梅花易数。这是中国古代占卜法之一,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梅花易数可以产生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从而可洞悉其先机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效果。

算卦其实也是一种数学,是通过对数字进行的特殊的处理之后,推算出哪些数字的概率更大一些。因此,历史上每一个易学大家,一般也会是一个数学家。譬如传世预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除了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及易学家之外,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家,精通天文与历算。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懂甲乙丙丁午己或者子丑演卯辰巳午未这些基本的计数法,搞不懂六十甲子这些卜算基础,是不可能给人算卦的。

事实上,在古代的各种典籍中,《易经》应该是用数字最多的一部,因为它对八八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爻辞的解说,都用了九或者六,如“上九,亢龙有悔”这样的语句充斥全书。九代表阳,六代表因,整部《易经》就是对这些卦象中的各种九与六的解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其称之为一部将数据的书,也并不为过。懂的卜算之人,就用某种卜算之法得到一个卦象,然后对号入座,通过《易经》的爻辞来解析卦象中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如果这些卦象是场景,爻辞是数据,那卜算方法也就是数据处理的方式或者说是算法了。所以,从数据处理的角度上看,梅花易数等卜算方式,也就相当于当前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中的一个算法。

当然,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实际上,梅花易数作为卜算之术,可以用到任何领域的任何场景,精通此术之人,抓一把柳叶或者看看到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嬉戏,就能得到一个卦象,然后根据这个卦象来预测各种未知。这种灵活运用,是机器算法做不到的。因为当前无论哪一种算法,也只是为了实现某个平台面向特定对象的某种或者多种功能而已。每一个行业的会有多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案也可能会有多种算法,基本不会出现一种算法在各领域通吃的情况,至少在近些年内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虽然都是数据处理,更大的区别在于,梅花易数然似乎更实用,在几分钟内就能算出哪几个学号逃课。这一点,是现在的大数据预知所做不到的。不过,将来的数据智能或许能够做到这一点。所谓数据智能,是指基于大数据引擎,通过大规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数据中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使数据具有“智能”,并通过建立模型寻求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实现预测等。

那么,数据智能可以做到怎样的预测呢?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做说明。传统工业时代,企业以生产为导向“预先设定一切”,不去考虑也没有足够的数据去洞察消费需求趋势,这不仅制约了生产效率,而且很容易出现产品的滞销。数据智能,则可以让企业决策以数据来说话,相当于将企业置身于“活”的数据闭环之中,以实现产品在以虚拟或者实体的形式升级,同时数据也会不断流动更新,加上算法在迭代优化,企业就可以通过某些数据流向,最终汇总成一个前置的预期结果.无疑,这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有利同时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数据支撑,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对未来的预判。

当然,目前的数据智能,仅是将短期预判应用到生产流通以及营销等环节,预判的范围也不是太广,期限也不会太长。但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长足发展,相信数据智能的预判会越发准确,并且会有更长的前置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技术以及数据支撑,机器有足够的计算能力,那么人类要实现的预判也就越精准,数据智能可以实现的预判期限也就越长。

那个时候,用数据智能预测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段的去向,应该都是小菜一碟。或者根据基因测序帮你预测60年内有无重大疾病,以及根据性格特征以及特长来为你规划未来职业方向,甚至帮你测算选择某个职业在多年内可以挣多少钱,也将是易如反掌。

如果能用数据智能预测到翘课的学生,那跟梅花易数这种卜算之术还用多大区别?如果能有数据智能来预测未来60年的健康与职业规划,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找个算面先生去批八字呢?

怕是,那个时代的算命先生,都要失业了吧。

【王吉伟,商业模式评论人,专栏作者,关注TMT与IOT,专注互联网+及企业转型研究。】

0 阅读:14

王吉伟

简介:王吉伟,自媒体,商业模式评论人,互联网+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