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发财践行者
2024-11-29 20:27:13
近期库存变化
据金投网消息,截至11月15日,浮法玻璃厂家库存4733.9万重箱,环比-3.24%。
但和讯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4842.6万重箱,环比增加108.7万重箱或2.30%。
截止到11月28日当周,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4901.7万重箱,环比增加59.1万重箱,环比增加1.22%。
库存变化原因
需求端:玻璃实际需求处于近4年同期低位,下游采购力度偏弱,如华中市场下游拿货积极性不高,导致厂家出货放缓,库存上升。
供应端:部分产线复产点火,供应端总量环比回升,而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使得库存有所累积。
期现商因素:期现商库存高,盘面下跌后,期现商出货挤压玻璃厂家出库,影响了厂家库存的去化。
区域差异
截至11月21日,东北、华南、华东、华北以及西南地区库存均呈现增加态势,仅西北地区浮法玻璃企业间出货不一,厂家库存小幅下降。
截止到11月28日,华北地区整体库存微幅下降,其中沙河厂家整体出货较好,库存下降为主,京津唐地区出货减弱,部分厂家库存小幅增长;华南区域除个别企业产销尚可外,多数企业出货一般。
未来库存趋势
随着冬储季节临近,需求端若无明显改善,库存或继续增加。
若停产检修的企业增多,市场上的玻璃供应量减少,库存拐点或将来临。
玻璃行情的分析:
供需关系方面
供应上,浮法玻璃产能已降至近四年低位,但部分地区如福建仍有产线转产白玻增加白玻产量 。随着冬季来临,北方天气转冷,企业出货下滑,且近期转产白玻产线增加,整体供应压力依然存在。
需求端,玻璃需求整体不及预期,除华北地区产销较好外,其他区域日度产销率均在90%以下,企业库存继续增加 。不过,随着冬储季节临近,中下游企业的储备需求或为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成本因素方面
玻璃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如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和能源成本构成。当前纯碱价格弱势下跌,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震荡走低,成本支撑较弱,但未来若原材料价格或能源成本出现波动,将影响玻璃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其价格。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会影响建筑和汽车等行业对玻璃的需求。当前经济形势下,玻璃作为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受到一定抑制,但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若经济增长加快,将刺激玻璃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政策法规方面
环保政策对玻璃行业影响较大,严格的环保法规可能会限制玻璃生产,导致供应减少,从而推高玻璃价格。如政府对玻璃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提高,可能会使部分企业减产或停产。
市场价格走势方面
据11月29日同花顺期货通数据,玻璃期货价格为1252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2元,涨幅0.97%。从技术面来看,玻璃期货日线级别处于1220-1200关口附近,若此支撑有效,略偏向上行概率。
区域差异方面
华北沙河地区厂家相对货源紧张,价格有所抬高;西南四川地区个别厂家受前期周边厂家下调影响,价格补跌;湖北部分厂家计划下调价格。
2025年房地产的一些动向预测
市场趋势
- 销售情况:据交银国际11月27日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买楼情绪将持续温和复苏,成交面积有望按年上升15%。不过,中金公司分析,在不同政策情景下,预计2025年一二手房总销量有所不同,强、中、弱三种政策情景下,分别环比持平、下跌6%和14%。
- 价格走势:交银国际预计一手楼价格将稳定在目前水平;里昂则预测内地及香港楼价明年上半年仍会下跌,要到下半年楼价才会企稳,高盛预测新房房价到2025年底企稳,但从现在到2025年底,房价可能再跌20%-25%。
政策调整
需求端:限购政策除京沪深外已完全松绑,居民购房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达历史最低,住房交易税收大幅下降。未来,政策或持续发力,如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和住房收储,带动居民收入预期企稳向好,促进核心城市需求释放。
供给端: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改造,落实3000亿元保障房再贷款收购存量房等,同时,部分城市还会采取“补人头”方式加大购房补贴力度。
行业变革
品质提升:房地产市场将更注重品质提升和产品类型多样化,开发商将建设高质量、环保节能住宅,发展租赁市场、小户型住宅、养老社区等多种业态,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市场规范:政府可能强化法律法规,保障购房者权益,涵盖预售资金监管、房屋质量保证、合同透明度提升等方面,打击虚假宣传、延期交房等不良现象。
区域分化
核心城市市场基本面较佳,购房需求相对强劲,有望率先回稳,如2024年前10月一线城市新房销售虽同比下滑21.0%,但二手房销售同比上升12.9%,表现优于大势。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仍较大,市场恢复相对较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