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也叫芗城,位于福建东南。漳州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漳州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人们都说,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那么,100多年前的漳州是什么样的呢?
1903年,美国人查尔斯·威廉·华生来到福建漳州,立刻被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他走遍漳州的每一个角落,拍摄了大量照片。通过这些照片(黑白照片经后期上色和清晰度修复),我们看到了100多年前漳州的真实风貌。照片很珍贵,值得收藏。
照片中这名男子,就是查尔斯·威廉·华生。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是一名铁路工程师。1903年,他和妻子来到中国,本组照片就是他在漳州期间拍摄的。他于1918年去世。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漳州。
1903年,查尔斯·威廉·华生站在高处俯瞰漳州城,场面壮观宏大。漳州古城里的古建筑清晰可见,街道掩映在绿树丛中。城外还能看到绿油油的农田。
靠近江边,是繁忙的码头,还有一些欧式建筑。漳州航运发达,水面烟波浩渺,大小船只来往穿梭。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这是100多年前的漳州府城南城墙,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城墙十分坚固,城墙上长满了灌木,更显古朴和沧桑。城墙下,有一条马路和小溪。
城墙上有一座高大的三层八角建筑,这就是漳州著名的威镇阁,也称“八卦楼”。威镇阁由城墙的角楼改建而成,始建于1572年,后世历经数次毁建。1999年重建威镇阁。
站在江边的高地上,极目远眺,顿感心胸开阔。最远处,是高低起伏的青山,山下的江面上,船只来往穿梭。岸边平坦区域,有很多民居以及欧式建筑。最近处,奇形怪状的石头,散布在江岸上。在这中间,有一些小块的农田,地里长满了庄稼。
这是1903年的江东桥景象。江东桥,原名虎渡桥、通济桥,该桥始建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为梁式石桥,石板铺面。当时的江东桥很壮观。《龙溪县志》中描述江东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
后世,江东桥经历朝历代数次修复。如今的江东桥,只剩下五座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桥长100多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漳州城外的一个村落,村子位于山脚下,看上去规模不小。房屋为典型的福建民居样式,古色古香。
整个村子背靠大山,村前是大片的农田和菜地,地理位置极佳。近处的地里,庄稼长势很好。农田边上,还修建有沟渠,方便人们灌溉。
这是位于漳州一条河上的桥,桥建造得很别致,古色古香。桥墩由石头垒砌而成,桥面用木板铺就。上面还修建了木质的房屋。只留下桥中间的一段,由石头修筑而成。
这种桥梁的建造方式,在北方很少见。桥上的房子既能为路人遮风挡雨,也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不得不感叹,漳州古城,连桥都修得如此优美。
照片中,这些建筑,像是一座位于山顶上的庙宇。房子位于山间平底,房子沿着山势修建,这些建筑高低错落,古色古香,设计精巧。还修建有台阶和栏杆。站在山上向远处看,山下是广阔的田野和村庄。
这是位于漳州郊外的一处工厂,厂房位于江边,看上去规模还不小。
照片中,能看到有车间、大棚和工人住宿的房子。远处,江边有很多民居。在一栋欧式建筑的房顶,旗杆上的旗帜迎风飘扬。
1903年,位于漳州田里庵对岸的罨云塔。罨云塔也叫港口塔,其建造年代不详。古塔呈圆锥形,上小下大,直插云霄。
罨云塔高7层,塔身呈八面,每一面都有一个小门。塔基为砖石垒砌而成。据史料记载,宣统末年,罨云塔突然发生倒塌。到现在,罨云塔遗址已荡然无存。
这张照片,查尔斯·威廉·华生标注的是漳州法雨频施亭。其实,这座建筑并不在漳州,而在厦门南普陀寺内,法雨频施亭也就是现在的大悲殿。
这是一座八角形三层飞檐蹿角式亭阁单层建筑,造型优美,亭前共有22级台阶,内供奉观音像。据说建造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当时,到厦门的人必去法雨频施亭留影纪念。
1903年的漳州,水域宽阔的九龙江,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是江边的一个码头。水平如镜的江面上,停泊着很多小船。
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船只,水中铺设了很多竹排,人可以走在上面登船。也能方便工人们从船上卸载货。江边堆放着很多等待装船的货物。
站在江畔,远眺漳州城,能清楚地看到城墙和数不清的民居建筑。水天一色,非常壮观。
画面中,高大的威镇阁十分显眼。江面宽阔,水平如镜,几艘小船正在水面上驶过。江水中,一丛竹子生长茂密。
远处,位于江边岸上高处的欧式建筑,是当时的一座领事馆。建筑前面有一座旗杆,旗子在迎风飘扬。领事馆后面,还有几栋别墅。
不知道这座使馆是哪个国家的。从使馆到江边,修建有专门的小道,可以直接走到江边欣赏美丽的江景。
这是1903年的漳州新桥。大桥横跨江面之上,桥上人来人往。岸边一棵大树,一名男子站在水中。远处,还能看到巍峨高耸的八卦楼的身影。
漳州新桥旁边,停泊着很多小船,这些船上都覆盖着棚子。这种船在南方非常普遍。船工们以船为生,以船为家。当时很多船上人家,吃住都在船上。
这张照片也拍摄于漳州的海边,岸上有很多的欧式建筑,依山势而建。白色的建筑,在青山和大海的映衬下,很是醒目。
面前是广阔的江面,周围是绿树和山石,非常有意境。世间喧嚣,漳州独留清净,怡然自得。
这是停泊在近江边的一些渔船。江水退潮后,岸上露出了地面。人走得多了,就出现了一条小路。
由于靠近岸边,水比较浅,船只不容易靠岸。于是,人们就在船只和陆地之间的浅水区水面上,放一些竹筏。这些都是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船用的。
站在山上远眺漳州。这里像是一个港湾,水面上停泊着很多大小船只。岸上,在绿树和巨石之间,分布着一些小村落。天和海都是一样的蔚蓝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几条小在山间蜿蜒曲折,伸向远方。最远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脉和大海。整个画面,真是太美了!
这是位于江边的一个码头,岸上的建筑大多为欧式,还修建有围墙。从岸上向河道中间,修建有栈道,方便行人上下船只。
在清澈的水中,停泊着一些载客的小船,一些船工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这是位于岸边的一块巨石,石头边缘十分圆滑。最让人惊讶的是,在石头上竟然雕刻着很多的文字。
由于年代久远,巨石上的文字有些模糊,不容易辨认。想必是古代一些文人墨客,感叹于漳州的美景,写下的千古名句吧。
这是寺庙内一角。几座亭子一字排开,样式一模一样。在每一个亭子中间,都矗立着一通古老的石碑。石碑下面,是巨大的石刻,名曰赑屃,也叫霸下。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1903年,查尔斯·威廉·华生来到了漳州的海边。在这里,他看到让他印象深刻的海滨美景。由于海水常年的侵蚀,海岸线呈现除了犬牙交错般的景象,岸边有很多欧式建筑。海边浅水区中,还能看到修建的简易栈道。
看到这张照片,你一定怀疑是欧洲的风景。其实不是,这是漳州的一处别墅区。福建漳州,风景秀丽,空气很好。当时,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做生意,在海边修建了住所。
在这片区域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欧式建筑。不过,也能看到一些中式建筑点缀其中。
站在山上,极目远眺。远处青山在薄雾中时隐时现,海面上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近处的岸边,还能看到一块块农田,以及一些村落。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表面圆润的巨石,点缀其中。此情此景,犹如一幅油画,远近虚实,相得益彰,令人陶醉。
这一组照片,很多风景和厦门太像了,一开始被人认为反映的是厦门的风光。后来,经过当地人的辨认,才最终确定这些照片拍摄地就在漳州。漳州的美景让人印象深刻!
写在最后:看了这些一百多年前福建漳州的老照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浓郁的年代感。虽然不是漳州人,但看到这些老照片,仍然让人惊叹不已。如今的漳州,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它地处“闽南金三角”,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水仙花之乡、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有理由相信,漳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