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让美国清醒:假如与中国作战,至今仍有三个难题无法解决

世界解天下 2024-05-05 15:20:33

俄乌战争已经过去两年多,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军事专家的注意。而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美国军队,也加入了研究俄乌冲突的浪潮之中。

不过,与其他国家军事分析师不同的是,美军对俄乌冲突的研究意在寻找对抗我国的策略。因为在美国看来,解放军才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军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自身仍有三个问题很难解决。

1、太依赖航母,东风弹道反舰导弹成克星

美国航母的发展可追溯至1910年,当时一架飞机从一艘经过改装的船只——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起飞,开启了航空母舰的序章。1922年,美国正式拥有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朗格雷号。从此,航母逐渐成为美国海军战略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母的战略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示。特别是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美国依靠航母战斗群精准的战术和策略,成功逆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冷战时期,随着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美国航母也进行了革命性的技术更新。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出现大大延长了舰艇的续航能力,使得美国海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部署力量。

进入21世纪,美国航母的建造和改进依然在继续。最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采用了许多前沿技术,包括电磁弹射系统和更先进的防御武器系统。一艘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航空母舰,可以搭载超过70架各型战机,包括F/A-18战斗攻击机、E-2预警机和MH-60系列直升机等。这些舰载机能够执行空中优势、海上打击、反潜战以及电子战等多种任务,覆盖从海底到太空的全域作战。

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1艘活跃的航空母舰,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波斯湾战争,再到近年来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军事行动,美国航母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们不仅能迅速向战场投送空中力量,还能作为指挥中心,协调联合作战行动。

目前,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虽然展现出强大的军事能力,对小国具有威慑作用。但其在面对装备有先进武器的解放军时,其实际效能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确实是个未知数。

随着我国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解放军在反舰火力方面的重大突破,美国对航母的过度依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东风系列弹道反舰导弹,尤其是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它们被军事专家誉为“航母杀手”。

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弹道反舰导弹,其作战范围和精确打击能力令人咋舌。据悉,东风-21D的射程可达1500公里以上,而东风-26则可以超过2000公里,这意味着美国的航母打击群在进入这一射程之内时,便已处于中国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导弹的精确度极高,误差不大于5米,这种精确打击能力足以对航母战斗群构成致命威胁。

对比地区冲突中其他国家的反舰火力,如乌克兰军队在黑海对抗俄罗斯海军时展现出的能力,虽然也表现出了巧妙的战术和一定程度上的反舰能力,但显然,这与人民解放军的反舰火力,特别是东风系列导弹的战略意义和作战能力相比,差距是显著的。

2024年3月7日,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就对中美两军海战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讨论,经过分析,可以明确,我国火箭军的部署有效限制了美国航母接近我国领域的能力。这种局面在冲突发生时显著削弱了航母的作用,并有可能使其成为实质性的装饰物。

高超音速武器领先,美国防不住

在乌克兰的战争现场,俄罗斯部队部署了包括锆石和匕首在内的高超音速兵器,这些武器的速度和威力让乌克兰的防御力量束手无策,造成了极其显著的军事影响。得益于这些兵器速度之快,超出了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俄罗斯的攻击效果尤为突出。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技术显得更加先进。

高超音速武器指的是那些飞行速度超过五马赫(约每小时6174公里)的武器系统,这类武器以其难以预测的飞行轨迹和极高的突防速度,能够有效地突破现有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将这类武器视为提升自身战略威慑能力的关键。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是军事技术的先驱,高超音速领域也不例外。它成功测试了多种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其中包括已经部署实战的“匕首”空射导弹和“先锋”滑翔飞行器。而美国虽然在高超音速技术的研究上起步较早,但在实战化进展上似乎遇到了不少挑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上取得了迅猛的进展。麦考密克的分析显示,我国已经在实战化部署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而且我国已成功测试了多款高超音速飞行器,如DF-17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配备的滑翔飞行器能够在高速飞行中进行机动,有效规避敌方的拦截系统。

尽管美国在高超音速技术上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强调其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比中国仍然落后。这种技术上的落后,使得美国在面对高超音速武器威胁时显得防不胜防。麦考密克的言论无疑为美军及其盟友敲响了警钟,指出了美国在保持全球军事霸权地位面临的挑战。

常规武器产能,美国根本比不过中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发文称,俄罗斯每月能够生产25万发炮弹,而美国和欧洲的总产能一年仅能达到120万发,文章指出,常规战争的实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了物资和产能的较量。当观察俄乌两国在战场上的对抗时,最终比拼的并非是先进武器的数量和种类,而是炮弹数量和火炮的多寡。这一现象无疑给了美国一个警示:在常规武器产能这一块,美国似乎并不占优势。

从技术和财力的角度看,美国无疑是全球军事实力的佼佼者。其军事预算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均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近年来的军事冲突展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高科技武器虽然致命,却也昂贵且生产周期长。美国军工企业优先发展的这一领域,极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能力,但在面对持久战的物资消耗时,则暴露出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目前,美国军工厂的弹药生产能力,对于常规意义上的冲突已显不足。美国军方发现,在乌克兰战场上,军事物资,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原本认为足够的库存和产能,在实战检验下显得捉襟见肘。据报道,美军军工厂的产量,乌克兰几天便能消耗一空。

再看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军工产能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是在数量上的提升,质量和技术层面也有显著进步。相比于美国的军工产能,中国在某些领域已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中国能够快速调整和提升其军工生产线的能力,特别是在常规武器和弹药的生产上,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灵活性。

研究表明,常规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勤补给和物资支持的能力。在这一方面,美国与中国的对比,暴露出了美国的短板。尽管美国试图通过提升产能和加强与盟友的合作来弥补这一差距,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0 阅读:0

世界解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