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中小地主的艰辛和生活百态

龙溪敏树说文化 2024-03-15 23:16:49

栖霞地区的牟氏庄园、李氏庄园的主人都是通过一系列努力,迅速爆发的庄园典型,当然当地还有另类地主和庄园。栖霞绝大部分地主属于底层地主,通过自己的勤俭节约来积累财富,多数发家后的地主生活都很艰辛,这也造成了地主刻薄的印象。中国传统观念一切为了子孙后代,人们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省下钱来购买土地给子孙。不过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任何一次生病、天灾、土匪抢劫都可能使自己的努力化为乌有重新沦为佃农。

牟氏庄园

唐家泊的肖家,于家都有庄园留下。于家就是搅得整个胶东不稳的于七家。尽管现在许多人对于七抗清充满溢美之词,其实在当地于七名声一直就不好,是个好惹事的主,也就是个地痞罢了,因为作恶太多,最终引起官府注意,为活命只好占据牙山当土匪。但是牙山面积不大,过于荒芜,没有补给,根本就不是一处土匪藏身的好地方。为了获得补给,就要在附近打家劫舍,自然更加惹人憎恨。

最终引来清兵围攻,牙山再险要,只要围而不攻,截断土匪的补给线,就可以活活将他们饿死在山上,最终于七不敌,只好逃走,生死不明。尽管后来为了政治目的,对于七进行讴歌,使之成为抗清英雄,不过在当地都被嗤之以鼻,土匪有什么好洗白的。于七被镇压后,他在唐家泊村里的宅院被判给了举报他叛乱的人,后来这人将房子卖掉,建国后,大家认为这房子出过土匪,嫌这房子不吉利,逐渐荒废,2010年左右,才被拆掉盖了新房。

李氏庄园

亭口镇的杏家庄是大村,出过很多名人,当然也出了不少地主,尤其谢姓地主多。在村中,至今还有一处谢姓人家的老宅保存的挺好,不过土改时,这家谢家老太太被赶出庄园,许多贫雇农冲进家中将屋内的东西洗劫一空,尤其那些家中的雇工,对东西藏在哪里都门儿清,直接将藏在家里的东西洗劫一空。一些平日的贫民终于穿上了抄家时从地主家抢到的衣服,不过,当她们穿上地主家的衣服站在街头显摆时,许多人都瘪一嘴咧一嘴地挖苦,扛货的就是扛货的,穿着这么好的衣服都依旧一副 穷酸,也不像。

当然庄园也被几户贫雇农占领了,老太太被赶到一处场院边上的土屋住,因为她还有个孙子在上海当兵,不好下死手。老太太没了衣服,夏天只能够用蚊帐布做衣服,穿出来依旧干干净净,贵气逼人。因为在村中生活没有着落,无奈只能到上海部队的孙子家住了一段时间,因思念庄园又决定重新回来看看,当她费力的用一个小板凳当拐杖重新来到庄园时,却发现昔日纤尘不染的庄园,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掉块凉粉在地上也不会沾一点灰,拿起来就可以吃”,早已变成猪窝一样,分住的几户人家早把庄园搞的臭气熏天,肮脏不堪,垃圾多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跌倒了磕不破头。老太太叹息道:“庙是这个庙,神不是这个神了”,怅然离去又返回上海。

李氏庄园

其实这家地主并不富有,也就是比人家多几亩地而已,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化肥、农药,粮食产量极低,栖霞多种窝瓜(地瓜)和谷子,主要是病虫害小,一般粮食平均亩产也就是220斤左右,而且还必须要风调雨顺。耕种土地,这点产量仅仅是保本微利,要想富只能广种多收,只能多买土地,多盖点房好装粮食,手头上几乎没有几个浮钱。同时地多了就得雇工,雇工就得让人家吃的最好,否则他们才不给你好好干,即使这样,往往雇工还不满意,把剩下的饼子干脆喂骡子,而老太太只能吃渣。

栖霞民居

以上这是另一类地主,属于勤俭持家型,在我们印象中地主的形象整天就是在那儿想着如何盘剥雇工,榨干他们最后一滴血,像我们学的《半夜鸡叫》就为典型例子。其实许多地主都要领着雇工干活,他们吃的一样,若是雇主干活不能抢在雇工之前那雇工才不给你使劲给干呢。牟氏庄园中鼎鼎大名的大地主牟墨林,都是自己带着雇工一起劳动,信心十足,做出榜样,他的后世子孙也都继承这个传统,当地多的实在管不了了,就雇庄头全权负责,但庄头必须要能干,否则没法带人干活。因为土地多,所以土地被没收后,还要经过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过程,以改过自新,像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牟墨林后人牟仁田和妻子王彩云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证件。

牟墨林后人牟仁田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证件

牟墨林后人牟仁田的妻子王彩云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证件

不过栖霞下面这类地主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由于当时评定地主也是按村、按人头算的,毕竟不是每个村都能出个像牟氏家族这么大的地主,那就好办了。但当时许多农村一贫如洗,没有地主,怎么办?那就没有地主我们就创造地主。像在一个山区,有一座为地主看护山林而迁来的只有20来户的佃户村,村里有三四户自耕农,其中一户做豆腐,在大山里天天卖豆腐,收入仅可度日,但这村也不可不评出地主啊,评不出领导感觉那才是太没面子的事,最终这户人家因做豆腐就荣升为地主了,女主人呼天抢地的喊:“家里仅有薄田十来亩,还是自己开的荒,无法度日才卖豆腐,我们怎么就成地主了?连地主家佃户的收入也比不过,就连地主到底吃什么、穿什么、长啥样都没看见呀。”当然等待她的自然是不老实,不好好交代问题的训斥和被抄家没收住房,被赶到窝棚里去住的结局。

当然最倒霉的是这一类地主,由于时局动荡,有许多地主不得不大量廉价抛售土地,这可为许多贫苦人荣升为地主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条件,许多人赶紧勒紧裤腰带,多方借款购买土地,终于在土改前,原地主差不多把土地卖光,成了贫农,是众人眼里的败家子。会过日子,勤俭持家,负债累累的新地主正好诞生,最终竹篮打水。因为当时要是谁家穷的“大风扫地,明月当灯,身无分文”,那才叫“光荣”。若是再能够穿的前不遮、后不遮的,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的皮包骨,面带菜色,那绝对叫“时尚”。尽管自己大字不识一个,要是能够喊上两句“先进”的口号,那绝对是“跟形势,思想觉悟高”,走在大街上那太展样了,俗称“人样子,人头”。

地主在我们脑海中是个遥远而又模糊的名词,当我们重新回顾历史,更会珍惜现在,古人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千载之下,依旧掷地有声,我们更应该好好理解,好好做人。

中庸平实,坚固内敛

赏析山东省栖霞市牟氏庄园的建筑艺术与内涵之六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

2.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

3.眭谦著《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

4.韦明铧著 张锡昌摄影 《说厅》

5.刘枫著《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

6.楼庆西《千门万户》

7.汤德良著《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

8.楼庆西《雕梁画栋》

9.朱广宇著《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隔扇装饰艺术》

10.牟日宝 刘明久《牟氏庄园三百年》

0 阅读:0
龙溪敏树说文化

龙溪敏树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