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历磨难、成大器,能力越强国家亡得却越快(时政记者读明史)

猫智深 2023-08-29 16:22:52

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三篇,从新闻的视角为您解析明朝。

前言:

一般王朝的末代君主多被史家塑造成昏君,但元的末代君主元顺帝的水平却明显高出了一大截。

早年他跟祖先成吉思汗一样,四处流浪,朝不保夕,饱览世事。年少时跟康熙一样,扳倒权臣伯颜而勤政。

之后又找到他的蒙古诸葛亮--脱脱,一起开启新政,加强跟汉族地主们的合作,网罗了刘伯温等一波牛人,兴科举,裁开支,严法令,被称颂叫好。

写《万历十万年》的黄仁宇这样评价他:“顺帝是有权能的政客,适于生存,富于弹性,愿意将就妥协,擅长利用一个人物或一种机构去平衡另一人物或因素。”

为了加深大家对元顺帝的理解,放上一首他逃回蒙古后面对朱元璋的招降,托使者带给朱的一首汉文诗:

《赠吴王》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这首诗的水平几乎可以视为国书了,不亢不卑,落落大方,自己承认元朝“王气有时还自息”,不吝赞叹“江南有俊才”。

诗的最后他又嘱告明太祖:“春风先到凤凰台”,这句有两个理解,一、春风先到凤凰台,我们沙漠是偏僻之地,没必要赶尽杀绝了。二、春风是先到江南,但草原的春季迟早会到来,到时候又是“金陵王气黯然销”。

到底是哪个意思?谁也说不清,可能兼而有之吧。

元代皇帝谱系,线的混乱代表斗争激烈

一、垂涎王位,父亲放弃隐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用来形容元顺帝的早期生涯一点都不为过。他的父亲叫和世㻋,是元武宗海山的长子,有机会继承大统的他被叔父篡了皇位,跑到西北的察哈台汗国避难,隐居在阿尔泰山脚下。

后来,和世㻋跟一个当地回回女子结婚,生下元顺帝,取名妥懽帖睦尔,蒙语的意思是“铁锅”。在铁锅出生时他母亲就死于难产。之后和世㻋另娶了一个女人,给铁锅生了个弟弟。

虽说寄人篱下,但铁锅有一个不错的童年,他们一家人夏天在北疆天气凉快的扎颜居住,冬天去到斡罗斡察山过冬,春天阿尔泰山遍地都是野花,他们家学会开垦荒地,种上粮食和蔬菜。

中新网上阿尔泰山的图,铁锅成长地方

在铁锅9岁的时候,一个馅饼从天下掉下,和世㻋的弟弟图帖睦尔在北京击败了篡位者,要迎接和世㻋回去做皇帝。面对难得的机会,虽然考虑到背后风险,和世㻋还是答应了。

为了加强自身的正统性和寻找盟友,熟谙政治规则的和世㻋取道草原返京,拉拢了一群草原上的王爷,并在蒙古人的圣地和林即位。

随后,他强烈要求弟弟派人把玉玺送来。这招一看就是狠角色,不是进京当傀儡的。他的意思是不等进入北京,我就已经是皇帝了,去了北京也没人能变卦。

他的弟弟如约送来玉玺,让和世㻋放松警惕,随后在他返京途中毒杀了他,自己登基为元文宗。

表面上几行字,背地里却是博弈万千,和世㻋虽然背后有群草原蒙古王爷,但他弟弟背后站着的是北京的固有利益者,你既然不愿意来当傀儡,还勾搭上草原上的蒙古人,就别怪我们心狠了。

返京途中,弟弟元文宗得意坏了,此前早就准备好的诗拿出来反复吟唱: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二、桂林潜心

爹死后,铁锅的日子就难过了,小小年纪成了政治犯。他被元文宗下诏书称不是和世㻋的儿子,然后被送到今天的韩国大青岛监禁起来。

即使在当代,大青岛日子也很艰苦,这地方位于朝韩对峙的前线,只有70个足球场那么大,岛上除了沙子啥都缺。

铁锅被流放的大青岛

政治上的落水狗从不缺人踩两脚,铁锅连个破岛都住不安稳,被人揭发说高丽人想找他谋反,欲置之死地。还好他年纪不大,他亲叔叔没有全信,留了他一命,只是把他押解到广西桂林的大圆寺继续监禁。

被兵士连拖带拽押上海船的铁锅同学,在船舱里飘荡大半年后侥幸不死,来到了桂林。据史料记载,在转徙的大半年中,铁锅身上的枷锁从没有一天取下来过,所以到达广西之时,手腕、脖颈的皮肉几乎脱骨。

大圆寺的寺僧秋江大师见他可怜,主动承担了照料的职责。在秋江大师的指导下,铁锅开始系统接受儒学文化教育,学习《论语》、《孝经》等传统儒家经典,还坚持每日练习书法。

秋江大师还教导他韬光养晦、人前不妄发言、不可不自重,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求存待机。

铁锅的汉文化水平日渐见长,从一个草原上的野孩子,成长为元帝国历史上文化素养第二高的皇帝。他学会了动心忍性,学会了默默等待,等待自己的时代。

铁锅曾在独秀峰岩壁题写了“万岁山”、“日月”等字,汉族文人这样评价当时铁锅的书法:运笔之妙,鸾翔凤翥,势若飞动……肆笔而成,已见于居潜之日。

三、弟弟继位

元朝的皇帝从来是个短命活,在弄死亲哥哥和世㻋四年后,年仅28岁的元文宗也走到生命最后阶段。

要论古代最迷信的三个职业,看看古代每年庙里的头几炷香是谁点的便知,非政客和商人莫属。原因是他们很难用理性推理出自己赚钱或升迁的原因,只能归因到缥缈的运气和神佛保佑。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其中一名。他笃信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对夺哥哥的权要哥哥的命很过意不去,他没有对铁锅兄弟赶尽杀绝,甚至将铁锅的弟弟养在身边。

另外,元文宗还是元朝皇帝中艺术文化素养最高的人,这样的人即使作了血腥的事,但根底还知道善恶,尤其是毒杀哥哥这种事。

元文宗曾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结果一个月后太子就死了,迷信的元文宗更觉得这是因果。

1332年,铁锅的爸爸死后4年,元文宗驾崩,遗言传位给铁锅。除了迷信因果的原因,大概元文宗知道元朝的皇帝是怎么回事,不想自己的亲儿子再趟这个浑水了吧。(说说后话,政治的漩涡哪能那么容易抽身,元文宗剩下唯一的儿子在8年后被铁锅弄死,年仅15岁。)

铁锅在桂林喜滋滋的等着进京,但上天给他的苦日子没结束。元文帝的政治拍档燕帖木儿选择绕过铁锅,让铁锅的弟弟即位,是为元宁宗。

四、死里逃生

燕帖木儿是个超狠人,据说弄死过两任皇帝(泰定帝和铁锅的爸爸),尤其是第一次,仅仅17个人就敢发动政变,之后又是他一手扶植起来元文宗。

在文宗朝,燕帖木儿大权独揽,担任右丞相。元朝的政府有左右两个丞相,文宗为了他不再设置左丞相,所有财政、法律、工程事情都他说的算,亲王、群臣、公主甚至皇帝的近侍都不许越过他上奏。

但不知道元朝的宫廷内部是怎么博弈的,53天后燕帖木儿拥立的元宁宗就驾崩了。同样是一个父亲所生,都在阿尔泰山脚下成长的蒙古孩子,为何元顺帝四处颠簸却越活越结实,他弟弟却就这么死了?

没办法,燕帖木儿只得把铁锅接回北京,但仍旧晾着他,几个月期间皇位一直空缺。

这时铁锅处于极危险的状态下,元朝那些只当了三两年就死的某明奇妙的年轻皇帝们在地府等着他,更何况他还没有即位。

5个月后,燕帖木儿就这么死了,终年40多岁,史料上说他死于纵欲过度,他这人很好色,曾把之前自己弄死的泰定帝的皇后弄回家做老婆。死的这么巧,实在太诡异了。

1333年,13岁的铁锅即位,即后来的元顺帝。

元顺帝画像

当时即使燕帖木儿死了,他的家族依旧势力巨大,家里有左丞相(政府班子二把手)、御史中丞(主管官员纪律工作)等一堆高官,还把燕帖木儿的女儿运作成为皇后,让铁锅睡觉都不得安稳。

2年后,铁锅爸爸很多年前的王府侍卫伯颜走上前台。作为是贵族子弟,伯颜曾被燕帖木儿压制许多年,如今他联合元文宗的皇后一起发动政变,弄死燕帖木儿全家,当然包括已经成为皇后的燕帖木儿之女。

之后,伯颜独秉国柄,专权自恣无所忌,其官衔多达246 字,“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为了给自己政治盟友---元文宗的老婆、此时的太皇太后以回报,伯颜还将元文宗的儿子立为太子,铁锅的地位朝不保夕。

没人知道铁锅接下来的几年怎么熬下来的。

5年后,铁锅联合伯颜的侄儿脱脱发动政变,弄死伯颜和太皇太后,年仅20,成为大权在握的皇帝。

感觉铁锅的20岁,比我们的一生都要充实。

3 阅读:67

评论列表

养猪少年啃蹄膀

养猪少年啃蹄膀

2023-09-04 18:09

写得好,别烂尾!

猫智深

猫智深

从新闻角度解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