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困难会让君主在建筑和画像方面变得更敏锐,凸显君主的权威

夏凤凰壹 2024-06-21 18:49:38

巴黎的雕塑家,《查理五世和乔瓦娜·迪·波旁》,约1370—1380 年,石头材质,约高195cm,巴黎,卢浮宫

法国查理五世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更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就好比政治上的困难可以让一位君主在建筑和画像方面变得更为敏锐,而建筑和画像也可以凸显君主的权威。

在普瓦捷之战和查理的父亲约翰二世被俘后,刚满18岁的他就需要承担起一个国家的责任,并且那时法国正处于对抗英格兰的非常关键的阶段,查理既要面对国家战争,也要面对内部暴力叛乱,其中他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由商人艾蒂安·马塞领导的巴黎叛乱。1358年2月22日,艾蒂安的信徒在查理的住所内杀害了两位法国元帅。这些经历就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查理在1360年登上宝座之前,会在巴黎大规模建设或重建防御工事,以此来抵抗外敌入侵和内部威胁。

从1364年开始,一堵可以与古代菲利普·奥古斯都所建城墙相媲美的,长达5千米的城墙开始建造,其中还有六个配备防御工事的通道大门。最有威慑力的防御建筑建在了城市的东面,即后来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始建于1370年,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这是查理五世的一个庇护所,可以从他的私人住所方便到达此处,另一方面,它保护了文森城堡。在1361年查理五世对其进行重建之后,它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型的,长330米、宽175米的长方形,且有九座塔楼的防御建筑(建于1374—1380)。这个庞大的建筑群不仅能够保护国王的安全,还能确保国王最亲密的顾问和军官的安全。同样还是在巴黎,查理五世加冕之后,他将其住所从宫殿转入卢浮宫,那里同样在1364年进行了重要的扩建和现代化工程建造。这座古老的城堡被改造成舒适又不失安全的住所。

同时代的人们对这个城市建筑重建计划的新颖性与连贯性表示赞同和欣赏,虽然今天只有文森城堡得以保留。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赞(约1364—1430)在其完成于1404年的查理五世的传记中写到,查理五世是“真正的建筑师、设计师、安全师,以及谨慎的规划师”。在137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访问之际,客人对“法国国王的智慧和伟大”赞叹不已。

这些建筑物各处都有国王形象的雕塑出现。作为雕塑的捐赠者,国王与其妻子一起出现在教堂的大门旁。国王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的雕像被放置在巴士底狱的入口前,圣安东尼雕像的附近。王室继承人的存在保证了法国君主政体的连续性和未来政治的稳固。卢浮宫与皇家的公寓相连。在卢浮宫的螺旋式楼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国王和王后的雕像与国王的兄弟以及国王的叔叔的雕像摆放在一起,这些雕像安置于1365年至1368年。这些雕像人物层层递增,将君主置于神圣的庇护之下。尽管国王和妻子还没有男性继承人(他们在1350年已经结婚),但国王的兄弟和叔叔就已经成为继承人的保障人。两个儿子诞生后,他们的雕像也加入其中。国王早上下楼与巴黎公民会面时,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而这些雕像必须与众多公民见面。

查理众多的雕塑形象在现在几乎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只有两个保留下来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查理雕像的质量。其中之一是查理在1364年委托雕塑家安德烈·博讷乌所刻的大理石全身雕像,该雕像位于圣丹尼修道院教堂。另外还有查理和乔瓦娜的雕像,位于卢浮宫东面的入口处。这两尊雕像人物身着长袍,侧面披着斗篷,肩上用的是法兰西国王在大教堂进行献祭时使用的搭扣。在13世纪,法国国王穿着的服饰与贵族的其他成员共享:上衣在腰部都有腰带,开身的斗篷用一根绳子系在前面,以此来显示男士和女士的优雅。查理选择在其雕像中穿着献祭仪式的衣服,以展示其权威在上帝面前都得到了认可。

摘自《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

全球艺术史

〔意大利〕米凯莱·托马西 著

梁琦 译

河北美术出版社 凤凰壹力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进自意大利,

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

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如果将14世纪从整个哥特式艺术发展阶段中分离出来,我们不难看出14世纪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现代往往被放大,被强调,被研究和被解释。这种变化体现在个人对自然的关注上,体现在艺术家创作的图像对政治产生的作用上,体现在被定义为具有传统民族意义的创作上,也体现在享有艺术作品的新群体的崛起上。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属于“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引进于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全书,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读者了解14世纪欧洲艺术史的发展图景。

 ★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全书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涵盖多种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助读者全面把握欧洲14世纪错综复杂的艺术史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米凯莱·托马西,洛桑大学中世纪艺术史教授,曾是巴黎国家艺术史研究所和盖蒂资助项目研究员,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在比萨高等师范学校获得博士学位。他致力于13世纪至15世纪早期意大利和法国的雕塑和装饰艺术研究,已出版多部专著。

译者简介

梁琦,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长期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艺术》《卢浮宫博物馆馆藏油画精品》《纽约狂热症》等。

内容简介

《十四世纪的欧洲艺术》为“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读者了解14世纪欧洲艺术史的发展图景,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涵盖多种流派,详尽介绍名家名作及重要艺术观念,助读者全面把握欧洲14世纪错综复杂的艺术史发展历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0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