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解放战争那段日子,一提到地主,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冒出一个固定的形象,但历史往往比想的要丰富得多。
就在1947年,有个地主偷偷放跑了地下党,被抓包时还挺横,反问道:知道我弟弟是谁吗,他到底哪来的底气?
1946年解放战争打得火热,国民党为了对付解放区,想了个办法,就是把从解放区跑出来的地主武装起来,成立了所谓的还乡团。

这帮人拿着枪,仗着国民党撑腰,在一些地方搞得乌烟瘴气,手段也相当残忍。
比如在山东惠民县,他们抓到共产党员吴洪英,硬是逼问秘密不成,竟然用铡刀直接把人杀害。
这种事让不少老百姓恨得牙痒痒,但是也有一些地主其实并不愿意跟着还乡团一条道走到黑。

时间到了1947年9月,在扬州月塘乡张巷村,地主郭良知就是个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例子,他读过书,心里有杆秤,抗战时就觉得共产党更能团结起来打鬼子。
这天他正在地里转悠,偶然撞见邻乡还乡团的赵元和押着一个人走,郭良知躲在草垛后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仔细一看被绑着的竟然是当地农会会长朱玉和。

他想到吴洪英的遭遇,觉得朱会长落到这帮人手里肯定没好果子吃,趁着赵元和跟别人吹牛聊天、把朱玉和拴在树上不留神的空档,郭良知悄悄绕过去。
他低声对朱玉和说了句,“我把你解开,你快跑”,然后三下五除二解开了绳子,自己赶紧溜了,朱玉和也是机灵,等郭良知走远了,拔腿就往后山跑。

等赵元和发现人跑了,气得直跳脚,对着朱玉和逃跑的方向乱放了几枪也没用。
回头一看绳子松了,再瞅瞅不远处装作若无其事的郭良知,赵元和心里大概就有数了,怒气冲冲地走过去质问人是不是他放跑的。
郭良知哪能承认,打着哈哈说不知道,赵元和大为恼火,想要抓对方顶罪,关键时刻,郭良知也豁出去了。

他挺直腰板,装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怒斥道:“你敢,知道我弟弟是谁吗?”这话一出,还真把赵元和给唬住了。
旁边另一个还乡团成员赶紧打圆场,使着眼色说这老郭的弟弟是县参议员,侄子是光华乡乡长,这肯定是误会。
赵元和一听,立马变脸,堆起笑脸说误会误会,灰溜溜地走了,等人都走远了,郭良知才一屁股坐地上,汗珠子直往下掉,心想刚才真是赌了一把。

郭良知的故事说明,地主里头也有明事理、有胆识的人,巧的就是在前一年,还发生过一件更传奇的事。
当时在安徽岳西冶溪镇,吴忠军率领的约6000人的解放军队伍,为了掩护主力转移,被国民党3万大军团团围住,情况万分危急。
镇上一个叫胡之杰的地主,不仅好心收留了这支队伍,还在得知围困部队的指挥官中有一个叫傅翼的人时,心生一计。

原来胡之杰过去竟然是国民党第七十二师的师长,傅翼曾是他的部下,胡之杰当晚就亲自去见了傅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都是中国人,何必自相残杀。
最终傅翼被说动,暗中在包围圈的东边留了个口子,第二天一早,吴诚忠就带着队伍,在胡之杰的指引下,从这个缺口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围了出去。

这位胡之杰,早年也是抗日英雄,后来看不惯国民党内部腐败和打内战,才解甲归田,用积蓄置办田产成了地主。
郭良知和胡之杰这两位身份特殊的地主,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关头,都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
正是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才共同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巨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