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这几种行为,做得越多椎间盘越受伤!专家一个动作保护脊柱

不一样视角 2025-01-24 21:14:4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老先老腿,腿老先老腰。有人说,腰就是脊柱的“命根子”,它要是一出事,整个人都得趴下。可现实是,很多人对自己的脊柱一点也不在意,天天折腾它,弯腰搬重物、久坐不动、姿势随便……等到腰酸背痛、腿麻脚麻,甚至躺床上翻不起身,才发现问题严重了。

脊柱是人体的“大梁”,但它又是个“脆弱的硬汉”,特别是里头那几块椎间盘——不软不硬、不扛折腾。稍微用力不当,椎间盘就会“罢工”,甚至直接“突出”,压得你疼得睡不着、走不动。

今天,就来说说生活中那些让椎间盘最受伤的行为,以及专家推荐的一个保护脊柱的简单动作,让你远离腰椎病的困扰。

脊柱的“硬核担当”:椎间盘到底有多重要?

要了解椎间盘是怎么“受伤”的,得先搞清楚它的作用。椎间盘就像夹在脊椎骨之间的小弹簧垫,一边吸收震动、一边保持脊柱的灵活性。

打个比方,如果脊柱是“楼房的钢筋骨架”,那椎间盘就是“减震器”,帮你缓冲压力,让你弯腰、转身、跑跳时不至于骨头磨骨头。

但是,椎间盘这个“弹簧垫”有个致命缺点:它是个无血管组织,靠周围组织渗透营养,修复能力极差。

年轻时,椎间盘“水灵灵”,富有弹性;年纪一大,它的含水量减少,弹性也跟着下降,变得干瘪、脆弱,一不小心就破裂、突出,压迫周围神经,让人苦不堪言。

生活中这几种行为,椎间盘最受不了!

有人会问:“我平时没搬重物,怎么也会椎间盘突出?”其实,生活中很多看似无害的小动作,才是压垮椎间盘的“罪魁祸首”。

以下几种行为,越做越伤,尤其是中老年人,千万别再“作”了。

1. 久坐不动:椎间盘的“催老剂”

久坐是许多现代人的常态,尤其是白领和司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连屁股都麻了,但很多人没意识到,久坐对椎间盘的伤害有多大。

当你久坐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比站着还要高50%。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椎间盘受压,缺乏营养供应,弹性下降。

久而久之,椎间盘就会“干瘪老化”,甚至膨出压迫神经。

一个真实案例:一位30岁的程序员,每天坐在工位上超过10个小时,某天突然腰痛得直不起身,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直言,这病和他长期久坐、缺乏锻炼直接相关。

2. 弯腰搬重物:腰椎的“终极杀手”

搬重物时,很多人会直接弯腰去拎,殊不知,这个动作对椎间盘的压力是平时的4倍以上。

尤其是中老年人,椎间盘本身就已经退化,这种猛然的弯腰动作,很容易让椎间盘“被挤破”,直接突出。

正确的搬重物姿势是:先蹲下身子,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用腰部发力。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图省事,直接“腰一弯,物一拎”,结果伤了腰椎。

3. 长时间玩手机:低头的“慢性谋杀”

低头玩手机,已经成了现代人的“标配动作”。但低头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会从平时的5公斤增加到20公斤!

长时间低头不仅让颈椎不堪重负,还会增加胸椎、腰椎的压力,最终让整个脊柱“苦不堪言”。

4. 睡姿不当:脊柱的“隐形杀手”

睡觉本该是脊柱“放松自修”的时间,但如果睡姿不当,脊柱非但得不到休息,还会被折腾得更惨。

比如,长时间趴着睡,会让颈椎和腰椎的自然曲度受到压迫;睡过软的床垫,则会让腰椎悬空,加重椎间盘压力。

中医、西医如何看待椎间盘受伤?中医:肾主骨,气血不足则椎间盘易损

中医认为,“肾主骨,主生髓”,肾气充足则骨骼强健、脊柱灵活。中老年人肾气渐衰,骨质流失,椎间盘也失去弹性。

此外,气血不足会导致筋脉失养,进一步加重腰椎的负担。中医治疗椎间盘突出,讲究活血化瘀、补肾强骨,比如用杜仲、续断、川芎等中药调理。

西医:机械性压力+退化是主因

西医强调,椎间盘的受伤是“机械性压力”和“老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机械性压力指的是长期的弯腰、久坐、搬重物等不当动作,而老化则是不可逆的自然过程。治疗方面,西医多采用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疼痛,严重时会考虑手术。

专家推荐:一个简单动作保护脊柱

椎间盘一旦受伤,恢复起来非常困难,因此保护脊柱的关键在于“预防”。专家推荐一个简单的动作,既能缓解椎间盘压力,又能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动作名称:小燕飞

步骤:

1. 俯卧在地面或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

2. 同时抬起上半身和双腿,腹部贴紧地面。

3. 保持3-5秒,然后慢慢放下,重复10-15次。

作用:小燕飞能有效锻炼腰背肌群,增强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椎间盘的压力。这个动作尤其适合久坐人群,每天坚持做3组,效果显著。

保护椎间盘的日常妙招

除了小燕飞,以下几点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我们远离椎间盘受伤:

1. 坐1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给椎间盘“放个假”,缓解压力。

2. 睡硬板床:硬板床能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减少椎间盘受压。

3. 控制体重:体重过大会给脊柱带来额外负担,增加椎间盘损伤的风险。

4.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通过平板支撑等动作,增强核心力量,让脊柱更稳固。

结语:脊柱健康是“养”出来的

椎间盘是“用进废退”的器官,长期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是它的最大敌人。保护脊柱,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强度的锻炼,只需从日常小事做起,改掉伤腰的习惯,养成科学的护腰方式。

毕竟,脊柱的健康决定了你的行动自由,而行动自由,才是健康生活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关于脊柱与肾气的关系。

2. 《骨科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椎间盘退化与腰椎健康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愿你从今天开始,给脊柱多一点关爱,让腰杆挺得更直、更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3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