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那些从魏国流失出去的人才,是如何一步步搞垮魏国的?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5-02-08 16:53:40

大国竞争,从来都是人才之争。

战国初期时,魏国能成为第一个霸主,与他人才荟萃是分不开的。

而战国后来的衰落,直至灭亡,又与其人才流失息息相关。

大量的高级人才,从魏国流失出去,然后,转过头来,给魏国最沉重的打击!

甚至可以说:魏国由霸主到二流国家,再到衰落,直至灭亡,每一个历史节点,都是从魏国流失出去的人才主导的!

吴起:魏国霸业的第一个挑战者。

吴起,本是魏国霸业走向如日中天的关键人物,甚至是可能使魏国迈向一统局面的奇才。

战国初期,魏国经李悝变法,国力迅速强盛。

但是,很长时间内,魏国都只是有优势,而没有胜势:尽管他在与秦、楚、齐的交战中都占了上风,但是,始终无法真正打开局面。

其中原因,就在于魏国处四战之地,无法专心对付一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魏国在与秦国争夺河西的作战中,尽管魏军常能取胜,但楚、齐袭其后,魏国就不得不转兵向东,不能持续对秦国施压。

吴起到来后,局面打开了。

吴起在河西,组建魏武卒,随后大破秦国,全取河西,并夺取了关中东部的部分地区。

而更重要的是:吴起的辉煌,主要靠的是他在河西自己组织起来的力量,占用的魏国主力资源很少。

显然,吴起如再继续搞一段时间,魏国很可能灭秦,或者至少夺取关中地区,从而扭转其地缘上的不利局面,早早形成凌驾于诸侯之上的绝对实力,早早形成一统天下的雏形。

然而···关键时刻,吴起被排挤,被迫出走。

而出走后的吴起,到了楚国,进行变法,楚国国力迅速增长。

随后,吴起发起了对魏国的大规模攻势,“战于州西,出于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一直攻到黄河南岸,大有将魏国霸业挑落马下的态势!

只是···关键时刻,楚悼王去世,旧贵族杀害了吴起!

如果不是吴起死于楚国内乱,吴起或许就能带领楚国把魏国的霸业挑落马下!

魏国,逃过一劫!

然而,由于大才的持续流失,魏国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孙膑:挑落魏国霸业

魏国的实力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齐军的战斗力远不如魏军。

而当时的秦国,则正如商鞅所说:“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

所以,在吴起陨落后,魏国一时没有任何挑战者,横行天下!

当时,没有任何诸侯可以靠实力撼动魏国,除非···出现天才!

而这个天才,原本是要为魏国效力的——孙膑。

孙膑,孙子后人,又是鬼谷子高徒,其实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人才。

然而,到了魏国后,不但没有得到魏国的重用,反而被庞涓搞残疾,差点把命都丢了。

齐国使者想方设法把孙膑救到齐国后,孙膑遂成了魏国的苦主。

于是,“围魏救赵”、“添兵减灶”,一连串天才奇谋之下,魏军连续被击败。

大将庞涓自刎、太子申被擒,主力被歼···魏惠王只好“抱质执壁”,亲自去齐国谢罪···

魏国的霸业,就此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孙膑虽然贵为史诗级兵法家,但他的实战,主要就是对魏国的两次大战,几乎就专门为了搞垮魏国而来!

商鞅:魏国的真正噩梦。

商鞅,也在魏国待了很多年,一心要为魏国效力。

然而,魏国却始终没有重用他,他在魏国一直只是中庶子。

老国相公叔座临终前大力推荐商鞅,并表示:如果不能用他,就请杀掉他!

然而,即便如此,魏国还是没有重视他!

后来,商鞅去了秦国,在秦国主持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了起来!

而对魏国来说,商鞅又是对魏国打击最为彻底的一个!

商鞅非常直接的提出:“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随后,商鞅又指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于是,出使魏国,一顿忽悠,让魏惠王采取了“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的方略,使魏国擅自称王,陷入齐、楚威胁于外,韩、赵不服于内,秦国观火待机于后的局面。

最后,魏国被齐国击败,商鞅趁机连续发起攻魏,很短的时间内,夺取河西、上郡之地,彻底压制了魏国!

齐国击败了魏国,但齐国没有占据魏国太多土地,而商鞅的打击,则使魏国由此一蹶不振!

张仪:剥夺魏国的喘息之机。

霸业丢失后,魏国稍微务实了一些,企图通过外交手段,为自己争取喘息之机。

魏国先挑动齐、楚交战,制约了齐国的西进;然后,魏国又采纳惠施之策,“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即与齐、楚交好,以避免秦国的侵略,以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

然而,粉碎魏国这个设想的,又是一个魏国出去的人——张仪。

张仪,就是魏国人,甚至是魏国国君的旁系后裔,师从鬼谷子,善权谋、有辩才。

无论是出身,还是名声,张仪都不缺。

然而,在魏国,张仪就是没有机会。

于是,张仪到了秦国,转手就提出了破坏魏国外交的策略。

张仪通过运作,与齐、楚搞“强强联合”,轻易破坏了魏国的谋划。

后来,张仪不但不断通过外交方式破坏合纵,还曾带兵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的蒲阳、陕等地···

虽然张仪最大的贡献是搞垮了楚国,但是,他使魏国始终没有喘息之机,对魏国的影响同样是致命的!

范睢:魏国走向末路的加速器。

虽然魏国连遭打击,但是,到了战国后期,魏国又找到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方法。

秦国几次兵临大梁城下,欲逞破魏之志,都由于赵、燕等国的救援而未能如愿。

虽然赵、燕、魏,彼此之间都有矛盾,但是,由于秦国已显然是最大威胁,燕、赵等国都不愿坐视秦国灭魏。

因此,魏国虽然避免不了挨打,但好歹能残喘。

而打破这一局面的,又是一位魏国人——范雎。

范雎,是魏国人,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

他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去列国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好工作,就回到魏国,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后来,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席间,齐王辱骂魏国,须贾等人无言以对,只有范雎挺身而出,把齐王怼得无言以对!

齐王遂对范雎产生兴趣,派人送来金、牛,想要把范雎留下,范雎不但拒绝,还报告给了须贾。

可见,范雎,是真心要为魏国效力,而且,又表现出了不俗的才干!

须贾却嫉恨范雎的抢风头,诬告范雎,范雎被严刑拷打几乎致死,后侥幸逃生。

范雎去秦国后自荐受用,替大秦效力了。

而魏国残喘的依靠,正是被范雎破坏的。

1、远交近攻,部分拆散魏国的抗秦盟友。

首先,通过远交近攻之策,燕国与秦国亲近,脱离了与赵、魏的联合抗秦关系。

赵惠文王去世当年,燕国已经攻赵,与赵、魏为敌了。而曾经帮助赵国反击燕国的齐国,也“退群”了。

如此,魏国可以依仗的,只剩下了赵国。

2、巧妙用计,误导魏、楚,孤立赵国,并打挎了赵国。

随后,秦国与赵国的决战一触即发。

其间,赵国曾希望魏国、楚国一起抗秦。

范雎利用赵国派使者来秦议和的机会,隆中接待赵使,并散布消息:赵秦即将和好。

如此,魏、楚被误导,不发兵助赵,导致赵国被迫独自与秦国对抗。

最终,赵国无力独自与秦国消耗下去,被迫主动出击,以至于全军覆灭!

如此,赵国也垮掉了!

尽管后来魏、楚救赵,在邯郸击败了秦军,但是,赵国已经被打垮,六国再无人能与秦国抗衡了!

可以说,范雎没有对魏国下手,但是,先是拆散了燕与赵、魏的合作,又打垮了赵国,彻底打破了魏国赖以残喘的基础!

至此,魏国灭亡,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尉缭子:魏国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此后,魏国一度在信陵君的领导下打出了一个小高潮,但是,随着信陵君被猜忌,这个小高潮戛然而止了。

不过,信陵君时期的小高潮表明:魏国虽弱,但是,如果六国仍然能合纵,那么,秦国虽然有优势,但短期内要发起统一战争也是不可能的。

何况,虽然六国之间都有矛盾,但都到这个时候了,稍有智商的六国君臣都晓得只有联合才可能避免被秦国吞并。

因此,只靠一般的口舌之利,是打不开局面的。

包括魏国在内的六国,此时仍然有一点生存空间。

而魏国这最后的生存空间,同样是被一个魏国人给解决掉的——尉缭子。

作为魏国人,尉缭子在魏国得不到发展机会,遂来到了秦国。

但是,即便如此,尉缭子仍然心存魏国,在看到秦王的野心后,也不愿为秦王效力,就准备逃回魏国。

只是,秦王哪里肯放走他,派人诚心挽留,并任命他作了秦国的国尉。

尉缭子人狠话不多,直接找出了破局之法。

尉缭子指出:秦国虽然已经有了绝对的实力优势,但是,如果六国联合,秦国还是打不开局面。

而以一般的外交手段,是不能打开局面的!

因此,尉缭子提出了“阴招”:“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

说白了,就是通过贿赂六国的权臣,从内部分化、瓦解各国。

在这个基础上,秦国以姚诩、弱顿等人,收买六国大臣,作为秦国的内应,对不接受收买者则实施暗杀、离间···

如此,六国彼此不能互助,从根本上变成一盘散沙。

如此,大秦一统天下,再没有大的阻碍了!

而在秦发起统一战争期间,魏国不但没有获得任何外援,还在灭亡前陷入了与楚国的交战···

最终,秦国王贲一举攻破大梁,魏国灭亡!

从最早的霸主,到后来的二流诸侯,再到衰落、灭亡,可以说,魏国,就是被从本国流失出去的人才搞垮的!

这些人才,既有魏国本国人士,也有从卫国等其他诸侯来到魏国的。

卫国人吴起为魏国奋战多年,不可谓不尽心尽力;齐国人孙膑,也曾将魏国视为施展抱负的舞台;卫国人商鞅,在魏国等待机遇多年;魏国人范雎、尉缭子,也都想要振兴魏国···

由此可见,作为中原大国,魏国对各地的人才是多么有吸引力呀!

甚至可以说,即便到了魏国霸业中衰后,在天下人才的竞争中,魏国也都曾有一定的“优先权”。

相比之下,秦国,即便到了商鞅变法之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都是不如魏国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对秦国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外来人才,几乎没有一个人把为秦国效力视为自己的“第一志愿”,都是被魏国“挑剩下”的才去了秦国!

毕竟,即便后来秦国强大了,作为西部诸侯,他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如中原大国。

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各国人才优先选择去哪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有一套让人才脱颖而出,并施展拳脚的机制!

有了好的机制,即便你被抹黑,即便你被低估,也终究能击败那些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的“灯塔”!

1 阅读:76

评论列表

许纹墙

许纹墙

3
2025-02-10 19:32

21实际那些从中国流出去的人才是怎样…………的?

喝下历史的鸡汤

喝下历史的鸡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