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芬兰教育现场”:“安静”与“慢教育”(三)

敏于行 2023-04-04 18:08:00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从事的是小学教育,一定能深深地体会到拥有一个安静的校园、班级,和拥有安静心境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该有多难得。

校园怎样能安静下来?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关注。这里的“安静”指的不是校园内的声音,恰恰相反,孩子们的读书声和课间愉快地玩闹声、欢笑声,正是成长过程中天性释放、最自由、最平等、最值得尊重的声音。这种安静是指学校无外界的、社会各个层面的各种干扰的声音。

各项活动进校园,最后真正落到实地、对孩子们真正有益处的有多少?更多的是各级单位需要一些资料、一些数据而已。但不相关的活动进入了安静的校园,便可能会出现嘈杂、慌张和自上至下的形式主义,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项检查也纷至沓来,补资料,整理文档,也会耗费很多人的很多时间。

教育是一个关于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漫长的故事,是期盼花开,但每朵花不一样,花期也不一样,这恰恰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因材施教”最珍贵的地方。

可是,在等待绽放的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浮躁气息会裹挟着某些学校、或某些家庭在某一点上走向偏狭,过于简单地去追求整齐划一。像工厂生产的零部件,砍砍削削,尽快成为我们期待的模样,可这是真正教育的模样吗?

比如一窝蜂地去学奥数,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听不听得懂,愿不愿意学;过几年,又是一窝蜂地去学少儿编程,努力“鸡娃”;或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周六周日带着孩子四处辗转,孩子苦不堪言---

关注学校,阻挡住各种各样的声音,让校长静下心来思考学校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未来的谋划和构图中,让校长成为校长;让每一个老师静下心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所教的每一个孩子身上,让老师成为老师;让家长摆脱焦虑,让孩子成为孩子,静下心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每一天都有新收获!

0 阅读:43
敏于行

敏于行

读书感悟,教育思想,杂文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