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黄克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给中央写信,请求复出工作,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如往昔,却依旧充满工作热情,陈云将他的这一请求转交中央后,黄克诚得以复出,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
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把钱用到正道上黄克诚从外地回到北京后,住进了西郊的一处招待所里,这么多年,他一直惦念着自己的老部下们,多年没有和老部下联系,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回来了,山不就我我去就山。70岁出头的他双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几近于失明。
黄克诚许久都没有找到自己的部下,也未得到几个老熟人的下落,深感疲惫的他决定还是先回招待所,就在这时,他想到一个人,自己以前的警卫员王秀全,如今在总后开汽车。
来到小车队调度室后,王秀全一眼就认出了黄克诚,这些年来他一直牵挂着黄老,如今看到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模样,心酸不已。
王秀全还没组织好语言,黄克诚先开口关切道:“小王,你这些年一切都好吧!”
王秀全鼻头一酸:“我什么都好,只是首长,你......”王秀全再也说不下去了。
临走之前,王秀全将黄老送出了大门,看着首长过了马路,才放心转头回去。
当天晚上,王秀全就前往招待所看望黄老:“黄老,你以后出去办什么事,给我打电话,我用车送你。你这么大年纪了,走来走去不方便了。”
黄克诚感动的点点头。
不多久,黄克诚的眼睛动了手术,然而,手术结果却让人失望,他的双目失明了。
出院以后,黄克诚就住进了给他新安置的家里,虽然是新家,其实里面的陈设都是陈旧的,那是解放前就留下来的房子,冬天的暖气不暖和,碰到下雨天屋子里面就跟水帘洞一样,漏雨的地方正好是黄克诚卧室的床上,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床中央放一个接水的脸盆。
而且,他的住处不远处就是一个消防站,报警器经常会在响起,黄克诚好多次都在半夜里被吵醒,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劝他换一个安静的地方,服务部门也觉得让一个年迈多病的首长住在这样的地方有些不大合适,准备给他换一个房子,但黄克诚拒绝了,他说:“这儿是有点吵,但比一般人家住的环境要好多了。再说,我怕吵搬走了,别人来了还不照样是吵吗?”
服务部门劝说失败,只能给他维修一下房子,起初,黄老也同意了,结果,一听维修费高达十来万,愈发的心疼:“一个破房花这么多钱去修没有必要。简单地修一修,化雪、下雨不漏水就可以了。”黄老都发话了,他们便从工程连里调了一个小伙子,爬上屋顶,将瓦拾掇了一遍,又重点关注了漏雨的地方,最后也不过花费了半天的时间。
黄克诚家里的暖气一直都是采用自家烧煤取暖,热量根本就不足,屋子里和室外的温度差不了多少,一个年迈多病的老人在里面根本就扛不住。
工作人员将这一情况报告上去后,服务部门立刻就做出决定,要给黄老家的暖气改装一下,换成由热力管道工给暖气,水暖工很快就开动,眼看着就要安装管道了,黄克诚经过聊天知道这次的暖气改装需要花费将近3万元,立刻不高兴了,让大家停工,并批评工作人员:“你们怎么能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把钱用到正道上。我这里能用烧煤取暖就已经不错了。”
大家拗不过黄老,只能将挖开了的地下管道填上了土,准备好的暖气设备也退掉了。
大家一致都觉得,让黄老住在这样的陋室里实在是有些委屈,就算没有“将军府”也不能住得这般简陋啊。
同志们又想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利于黄老养病,于是又开始劝说他到玉泉山住上一段时间,那里有一个不错的疗养点,起初,他死活不愿意松口,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来的时间去疗养。后来有同志说去了玉泉山照样可以工作,他才答应了下来,只是,他提出了两个条件:家里的人包括老伴不要去;去后的伙食费不要补助,吃多少由他自己负担。
黄克诚最后一个生日1986年深秋的一天,这是黄克诚回到北京后第17次住院,也是最后一次住院,这一天,他脸上的兴奋根本遮掩不住。
几个医护人员也相互交谈,看着黄老的气色不错,莫非有什么喜事?
“今天是黄老八十四岁生日,下午是探视时间,全家都来祝贺。”
“就他家里人来?还有其他什么祝寿的活动吗?”
“黄老过生日从来不告诉外人,知道他生日的人他也一律谢客......”
下午,探视时间到了,黄老的夫人、儿女和小孙子们提着两盒大蛋糕走了进来,小孙子更是高兴的扑到了爷爷的怀里,“爷爷,祝您生日快乐!”夫人和孩子们也一块说:“我们看您来了,祝您快乐!”
黄老还戴着呼吸机不能说话,只能和大家一一握手,脸上始终保持着笑意。他不能说话,一言一语都藏在握手之中,大家的脸上带着眼泪同黄老握着手,或许,他们这时候已经似有所感。
黄老做了一个手势,夫人立刻回忆,她带着孩子们走出病房,并在休息里将两盒蛋糕切开,分送给病房里照顾过黄老的医生和护士们:“谢谢你们对黄老的精心治疗,你们辛苦了!”
黄老听着妻子的话,脸上的笑容久久没有消散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眼眶有几行眼泪划过。
这是黄克诚的最后一个生日,虽然黄老已经离开很多年,但是,人民永远铭记他,永远怀念着他,感谢他为我们幸福的生活今天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