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彭小枫报考哈军工受阻,张爱萍:彭雪枫之子也不能信任?

帝哥说史 2023-07-28 11:47:38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儿子张胜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父亲和彭雪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极富理想的热血男儿;都是小知识分子出身,博览群书,擅长吟诗作赋;既热衷于真刀真枪地拼杀,又喜欢钻研军事理论……

也许正是这种相似,使他们在情感上惺惺相惜;而在建立功业上,都会固执地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行,而义无反顾。

张爱萍

通过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张爱萍和彭雪枫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战友情,今天帝哥就来给大家说说张爱萍和彭雪枫的故事。

张爱萍和彭雪枫相识于中央苏区,彭雪枫比张爱萍大3岁,资历也比张爱萍深,因此深得张爱萍敬佩。1935年6月,张爱萍在长征路上调任红三军团第十三团政治委员,而十三团的团长正是彭雪枫,他们一起带领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

红十三团过草地时,指战员们一直在与饥饿进行斗争。有一天,总政治部巡视员冯文彬来到红十三团视察,张爱萍发现他的马背囊里装着满满一袋牛羊肉干,不禁高兴地说:“我们可要‘打土豪’了!”

冯文彬笑着说:“我就是来登门慰问的。”

这天晚上,张爱萍、彭雪枫、冯文彬、加上红十三团党总支书记胡耀邦,一面吃着肉干,一面欣赏着月光,他们不禁诗兴大发,便一人一句联起了诗。

张爱萍

张爱萍:牛羊肉干邀明月,

胡耀邦:水乡泽国没酒喝。

彭雪枫:须请老乡杜康来,

冯文彬:马瘦路遥没法驮。

这首联句诗简洁明快,寓庄于谐,充分反映了张爱萍、彭雪枫等人在长征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中所表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抗战全面爆发后,张爱萍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彭雪枫则出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东渡黄河深入敌后,打了不少胜仗。1938年,彭雪枫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带队伍,指挥压力太大,便硬向周恩来把张爱萍“要”了过来。

张爱萍到游击支队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建议彭雪枫所兼的政委一职由他担任。张爱萍却认为彭雪枫完全有能力继续一身兼二任,最后经中原局批准,张爱萍改任豫皖苏省委书记。

1939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彭雪枫主持召开豫皖苏地区党政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游击支队的发展方向问题。张爱萍在会上说:“我们应该越过津浦路,进入路东,进而挺进苏北广大地区,发展游击战争。”

彭雪枫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主张向西发展:“向东发展,也是个办法,可是那里的情况我们不熟悉。再说中央军委要我们回伏牛山,一旦敌人占领平汉线,我们可以配合正面战场打游击。”

张爱萍坚持说:“我先带支小部队去侦察侦察,摸摸情况,给你打个前站。”

彭雪枫听后大惊,因为即便要去侦察情况,也用不着让张爱萍去冒险,他当即反对说:“你这是在开玩笑吧?”

张爱萍坚定地说:“不,我不是开玩笑,我说的是真话。”

彭雪枫了解老战友执着的脾气,不得不默许了,不过他不同意张爱萍带部队去。

彭雪枫

最终张爱萍只带了一个人奔赴皖东北,很快创建起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拉起一支抗日武装。彭雪枫得知以后十分高兴,马上借给了张爱萍一个团,这在当时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皖南事变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彭雪枫出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任第三师九旅旅长。

不久以后,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下,彭雪枫不得不带领四师暂时放弃豫、皖、苏边界地区,向皖东北地区转移。四师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苦战了3个月,于1941年5月转移到了皖东北。

7月19日,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主持召开了四师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四师在前期反顽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有人在会上意见偏激,把前期反顽斗争中的失误全部归咎于彭雪枫,面对不正确的批评,彭雪枫虚怀若谷,严于律己,诚恳地进行了自我批评。

彭雪枫

不久以后,华中局给四师发来电报:彭雪枫调到新四军军部工作,四师师长一职由张爱萍接任。

张爱萍收到调令以后,十分着急,马上来找邓子恢说:

我和雪枫同志在红军时就一起工作过,我十分了解他。四师是雪枫同志亲自创建、领导发展起来的。路西反顽战争受挫转移到皖东北,仍需由雪枫亲自领导进行整顿和发展,不宜因一时的胜负变更主帅。雪枫同志是身经百战的红军干部,德才兼备……

邓子恢直接打断张爱萍说:“好了,好了!你有意见可以直接向华中局领导提出。”

张爱萍立即给华中局发电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刘少奇和陈毅收到电文后,经过认真考虑,接受了张爱萍的意见,同意让彭雪枫继续任四师师长。

张爱萍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率部与顽军作战时不幸牺牲。张爱萍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不已,他专门为彭雪枫写了一首长长的挽歌:

二十年来,为了人民为了党,你留下的功绩辉煌;首战长沙城,八角亭光荣负伤。

乐安事变,荣获红星章。雪山草地,百炼成钢。

在豫东,燃起抗日烽火,在淮北,粉碎敌寇扫荡。

对党坚贞,为民赴汤,英勇善战,机智顽强,是我们的榜样。

雪枫同志!你把最后一滴血,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

多年同患难,长别在战场。我们一定为你报仇,完成你未竟的事业,夺取全中国的解放!

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接任四师师长,他积极整军经武,迅速恢复路西地区,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完成了彭雪枫的遗志。

建国以后,张爱萍十分关心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的成长。1963年,彭小枫高中毕业后,本想报考哈军工,但因为母亲被错划成“右”倾,他在政审环节就被刷了下来。张爱萍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马上找到政审部门的同志说:“难道彭雪枫的儿子也不能信任吗?”

在张爱萍的关心下,彭小枫如愿进入哈军工就读。后来彭小枫成长为第二炮兵政委,并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曾动情地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张叔叔。”

彭小枫

2004年9月11日,是彭雪枫牺牲60周年,此时张爱萍已经去世,他的夫人李又兰叮嘱在美国的张胜一定要赶回来:“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你赶回来吗?你爸爸生前,在众多的高级干部中,唯独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

如今两位将军都已作古,但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谊,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9 阅读:2288
帝哥说史

帝哥说史

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