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们
俄罗斯,不曾消失的帝国
最近乌克兰可是结结实实被美国佬摆一道,不过呢,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带头大哥偶尔、动不动、时常出卖自己的小兄弟属于传统艺能,大家真的不必过度解读,反正类似的事情,英国和法国在1938年不都表演过一回了吗?
但是这次乌克兰被打包送上砧板,后果可要比1938年的时候严重多了,因为张着血盆大口急不可待的,是自诩为前苏联的头号继承人,俄罗斯“帝国”。
之所以叫它为“俄罗斯帝国”,不是说它目前具备了多么强大的实力(也幸好如此),而是说它们分毫不差地继承了从罗曼诺夫王朝一直传承下来的旧帝国主义特征——“好战、狂热扩张、征服、剥削、强行改变他人信仰”,等等。
这个横跨欧亚大陆,同时面对着世界上最重要的欧洲、中东、东亚的庞大帝国,在过去的100年里,因为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失败,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在一个世纪里接连崩溃了两次。
人们可以用嘲笑或者惋惜的语气调侃它,也会因为它那蛮横的作风而厌恶它,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否认,1991年苏联崩溃后,虽然俄罗斯的实际领土面积缩小了,但是它并没有失去最重要的特性和资产——或者说,俄罗斯帝国摆脱了苏联时代的重负,却完美继承了那个红色帝国的绝大部分力量——欧洲的行政、人口、工业技术资源和分布在西伯利亚广袤地域里的丰厚资源储备和军事力量。
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和近代史上那些最后分崩离析,只剩下巴掌大的核心地域的旧日帝国(注1)不同,俄罗斯并没有过多损失掉它的核心领土,它的地缘政治局面也没有因此而发生多大变化。
俄罗斯是在彼得大帝统治期间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对欧洲力量平衡发挥重大作用的帝国的,其实大家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彼得大帝治下的版图和300年后的俄罗斯联邦版图相差无几,不一样的地方在远东——中国东北部临海的土地少了一大块。


今日俄罗斯联邦地图
所以说,直到现在,俄罗斯仍然和美国、中国一样,拥有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综合实力。这也是像美中俄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地方。
中文里面的“以己度人”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所以我们在看待一些国际问题时,最忌讳的就是站在自己的高度去分析理解那些弱国、小国、穷国和精神病国的做法,那样除了让自己深陷矛盾和纠结外,不会有任何收获。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结合东大的军事力量与经济潜力来分析,除了有限的几个大国和强国,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够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哪个国家可以强行干涉并打断我们的正常发展?
环顾四周,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网络上经常有人吐槽国家的外交政策,感觉我们天天在国际上不是扶贫就是助困,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潜在的朋友也好,盟友也罢,对东大的国家生存和发展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这又会引申出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盟友吗?不需要吗?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盟友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哪个小国真具备什么重要价值。(注2)
俄罗斯其实也一样。那么,俄罗斯能够成为谁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吗?
难度非常大,而根本的原因就在它们自己身上。
对土地无止境渴望的异类
俄罗斯在东西方世界的文化认知中独树一帜,西方将其视为东方来的野蛮人,不说西欧人,就连同属斯拉夫民族的波黑和塞尔维亚、波兰、乌克兰都看不上他们。而在东亚各国眼中,俄国人则是不折不扣的欧洲人,但地位也比不上正宗的英、美、法“洋大人”。。。
在宗教方面,因为信奉东正教,俄国人同样被视为异类;至于社会制度方面,从起初以专制闻名的沙皇,到后来的“钢铁慈父”的威权统治,再到今天的俄联邦,我想,没有谁会认为这是个民主法制的自由国度吧?!
而历史上,让俄国臭名昭著的,莫过于起对土地扩张的无止境需求,从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俄国的统治者永远都不放心自己的边界安全,这种心理有地理方面的因素。和除了北方,周围都是些各怀鬼胎中小国家的中国不同,俄国的近代威胁主要来自于西方,但俄国四周的边境线,不存在什么诸如阿尔卑斯山脉那样的天堑。
保证核心地区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大战略纵深,夺取更多的领土作为缓冲,最后就演变成了无限扩张。对于俄国人而言,安全边境=无限扩张的战略思维已经深深地刻入了骨髓,将“远交近攻”的外交方式发挥到极致的后果就是,周围一大圈邻国,没有一个不曾被它啃上一口,有的干脆就被整个囫囵吞进了肚子里。

也正因为如此,除了像中国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俄罗斯的所有邻国,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投靠某个大国,或者希望加入某个集体和约型的安全组织或者联盟,希望为自己提供保护。
但是很遗憾,从一战结束后的国联到如今的联合国,决定国际秩序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的制度,而是各大国之间根据实力强弱形成的均势。
在这样的国际秩序中,那些缺乏综合实力的弱国其实是很难生存的。同样,在由几个强国共同制定规则和秩序的国际环境中,中小国家即便结成了联盟,它们的重要性也不值一提,反过来,目前世界上的几大列强对这种联盟的重视度也在日益下降。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非洲那群天天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国家即便抱成团,又能对国际秩序或者几个大国造成什么影响呢?惹急了民主灯塔,分分钟钟教它们的领导人(真)重新做人,就问它们怕不怕吧?
在苏联刚解体后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国家动荡和综合实力断崖式的下跌,导致俄国被迫改变过去的外交方式,不再强行将其国境线外的国家纳入它们的势力范围,而是开始尝试着积极和诸如伊朗、土耳其或巴基斯坦这样的地区中等强国发展好关系——而在前苏联时代,这些国家要么是它的意识形态对手,要么就是美国的绝对盟友。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没有直接接触的临近国家,俄罗斯变得更有容忍度,但是前提是,它们不能成为西方国家的“走狗和利益代言人”,比如蹦跶得最欢实的立陶宛和波兰,这俩其实都是一路货色,本身都不是能够自主的大国,而是东欧地区俄罗斯敌对势力的代言人。
而和美俄具备同等军事实力的中国,也正是因为基本上不在国际上培养和扶持傀儡政府,才让两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稳定。
虽然俄国能够让自己逐步改变,努力维持自身规模和利益之间的平衡,容忍地区均势的平稳变化。但是只要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发展,只要触及到其设立的安全红线,那么反击就会立刻成为第一选项了。

国际秩序 ≠ 帝国秩序
影响和决定两个邻近国家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两者间简单的力量对比。俄国目前仍旧拥有众多的人口,强大的军队(虽然这点争议颇大,但只有中美两国有资格议论)以及世界上最多的核弹头。
在前苏联时代,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莫斯科直接控制加盟共和国的保障;但是如果今日的俄罗斯还按照这条老路走下去,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这对于它的经济和国家地位来说就是剂毒药。
但是你让这些习惯了动手快过动脑的战斗分子像中国那样合理使用军事力量,建立一种可以稳定周边秩序的关系和方法,它们又学不会。因为国际秩序不是帝国秩序,你不能直接上手去管理法律意义上和你平起平坐的邻国内政。。。
偏偏俄罗斯和中国一样,周边有一大堆光依靠它们内部自由资源无法解决发展和安全问题的(小+破+穷)国家。和这种国家进行,暂且称为互动吧,最头疼的问题就在于:你既不能简单为它们制定并要求其遵守国内的生活规则,也不能替它们决定对外政策。同时还要保证本国的安全和相对稳定的边界和平。
谁都不会希望自己的邻国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或者疯人院,对付这种国家的常见招数无外乎两种:大把撒银子安抚引导,或者直接强势威慑。第一种方法虽然见效慢,反复频率高,但是中国比较有经验,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就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的。
但是俄国人压根就不会啊,它们从300年前开始到现在,对外的招数一直都很稳定——谈不拢就干架,不听话就收拾到听话为止。不能说这种方法完全落伍和无效,但是你不能不区分对象的只用这种方式,换句话说,俄国人到现在都没有习惯去尊重各国主权,同时考虑不同国家对俄罗斯领土安全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俄国近些年来的一系列操作,根源都在于它将邻国武断地视为自身势力范围,动用远超邻国的武力,直接下场进行干预。这其实又走回了历史的老路子。
如果真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俄国就应该意识到,它们的自身安全和邻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但并不是要让邻国依附在自己身上当无脑挂件,而是要让邻国做到(真正)独立自主,能够理性决策的同时,展现出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的处理事情的能力。
你们觉得,莫斯科真的能够放弃最简单的选择,而走上那条和中国一样和平发展的道路吗?
北方的这头巨熊已经从冬眠中慢慢恢复了,它的第一个猎物就是乌克兰。如果乌克兰最后真被填进了它的肚子里,那么你们猜,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

注1:这里指的是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土耳其,想想看,这些国家崩溃后的状况,是不是和今天的俄罗斯完全不一样?
注2:不用拿巴铁和东边那个战略缓冲区来反驳,东边那个国家之所以要救他,就是让他充当盾牌和缓冲。至于巴铁,假如真有异形开着500公里长的飞船入侵了,你们觉得,是指望他们帮我们呢?还是指望我们救他们呢?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