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去世后,丧事怎么办、骨灰安葬在哪里成了一个难题。
上海市委不敢擅自做主,请示中央,邓小平听后毫不犹豫,一句话定调,众人皆服。
贺子珍的葬规格为什么成了难题?邓小平又是如何批示的呢?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
这位毛主席的前夫人,为毛主席生育了多名子女,一生饱经风霜、受尽苦难的老人,终于离开了这个让她欢喜让她忧的世界。
贺子珍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结识、嫁给毛主席,为毛主席生儿育女。
虽然这一阶段的战斗经历十分艰苦,但贺子珍与毛主席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十分幸福。
第二个阶段是远走苏联、离开毛主席,独自承受苦难。
贺子珍一个人呆在苏联,抚养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还要照顾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生活艰辛,受尽苦难,感情郁闷,甚至一度出现精神问题,这是她最孤单无助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回归国内、思念毛主席,恢复工作生活。
贺子珍回国后,无法再和毛主席团圆,被组织安排到上海工作,但她仍对毛主席念念不忘,从未另嫁他人,自庐山与毛主席相见一次后,从此再未谋面。
贺子珍一生饱经风霜,晚年经常后悔自己当初的任性,但她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善良的天性,从来都是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晚年还是比较平静而幸福的。正因为如此,贺子珍逝世后,熟悉她的家人、亲戚、朋友都感到无比悲痛。
由于贺子珍在上海退休,又在上海病逝,她的丧葬事宜自然由上海市委负责。
但是,贺子珍毕竟是毛主席的前夫人,身份十分特殊,不能按照普通干部对待。对于她的后事怎样办、骨灰安葬在哪里,上海市委不敢自作主张,便请示中办。
中办收到电请,却也犯了难,谁也不敢拍板,只好请示邓小平。
听到这个消息,邓小平心情也十分沉重,沉思片刻,他说了一句话:
“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所谓的“一室”,是指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第一骨灰存放室,“一室”是存放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
按理说,以贺子珍生前的级别,是没有资格安放在八宝山“一室”的,但是邓小平这一句话却给贺子珍葬礼的规格定了调子,上海市委长舒了一口气。
邓小平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显然是考虑到贺子珍曾是毛主席的夫人,早期也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她的骨灰配得上进入八宝山“一室”,而此举也向全国人民传达了一个信号:党、国家和人民绝不会忘记毛主席,不会忽视毛主席的亲人们。
消息传开,人们才知邓小平的高明,纷纷为这一正确决定点赞。
1984年4月25日,中央派专机将贺子珍的骨灰运到北京,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贺子珍九泉之下,定当含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