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1年多前到我们医院就诊时已经是心衰、肾衰了。
63岁的何先生,有记载的高血压病史20多年,但控制得不太好,虽然吃上了降血压、抗心衰的沙库巴曲缬沙坦,但一直是每天200mg的初始剂量,来诊时血压还在170/100mmHg。12年前因为冠心病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可术后血脂也控制得不好。因为吃瑞舒伐他汀有肌酶升高,就换成了血脂康,来医院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远不达标。何先生2年前发生了房颤、心衰,血尿酸、肌酐也升高了。前几年还发现了糖尿病。

门诊检查下来,心脏超声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只有38%,正常是50%或以上;血液里的脑钠肽前体,英文NTproBNP,心衰的一项化验指标,升高到2598pg/ml,正常是125;血肌酐高到183µ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只有34ml/min(分钟),明显的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了()。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用足了降压药,何先生的血压降到140/90mmHg左右;打上了降血脂的针剂依洛尤单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了1.8mmol/L以下;心脏的射血分数也逐步回升到45%;可肾功能还是逐渐下降了,肌酐升到了263µmol/L,肾小球滤过率降到了21ml/min。

这是因为,这三种病都会引起心脏、肾脏的损害,互相之间还有影响,这样,心、肾损害就愈加严重,心衰、肾衰就会早发、更严重。
高血压会引起心肌肥厚,肥厚的心肌舒张不好,需要养料也多,供不上就会缺血劳损,以后就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这位患者就是这样。血压长期没得到控制,心脏左右心房、左心室都扩大了,可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还是肥厚,12mm。心房心室扩大了,瓣膜——中间的门就关不严、就出现反流,心房大,还容易发房颤,就更加重心脏的负担了。
高血压也会损伤肾脏的血管,损伤肾小球过滤代谢产物、尿液的基底膜。这样,血液里的蛋白质就漏出去了,开始是微量白蛋白,以后就多了。何先生来诊时,尿蛋白到了3克/L。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后会增生、纤维化,长瘢痕,就影响血液里的毒素过滤,毒素在身体里蓄积了,肾功能减退了,肌酐升高就是标志。

高血压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加重动脉硬化,再加上血脂高,就容易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了,堵塞了,就是冠心病了!
高血压肥厚的心肌需要供血多,如果又遇上冠心病供不上血,就更容易缺血损伤,也就更容易心衰了。
冠心病冠心病是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坏死了。一般来说,需要做冠脉搭桥的患者,病变都是比较严重的,多支多处病变,或者已经不适合放支架、放不了支架了。心肌缺血,心功能自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心肌缺血会引起缺血性心肌病,即使没有心肌梗死,心功能也会减低。而且这位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血脂一直没有很好控制,冠脉粥样硬化还可能进展,心肌缺血更是难免了。
要说动脉粥样硬化,不可能只发生在冠状动脉,人是一个整体,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全身性的。所以冠心病的人,肾动脉也可以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影响肾脏的供血,影响肾功能,还会因此导致高血压难降,所以,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肾衰的也多。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和得了冠心病一样。糖尿病时的高胰岛素血症会使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心血管都会受到损伤。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也会损伤肾脏肾小球里的基底膜,很容易发生肾损害,所以会得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也会影响心肌,会有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除了糖代谢紊乱,很重要的还有脂代谢紊乱,血脂高,血管内皮损伤,就更容易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得冠心病,因为病变广泛,做冠脉搭桥的就多。糖尿病人还容易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下肢坏疽、溃烂,“烂脚丫”的多。
较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更是悄然无声,却又常常与之伴随,所以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一定要筛查糖尿病。

到了心衰、肾衰,更是互相影响,心衰影响肾脏血液循环,肾衰排不出毒素、水分加重心衰。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情逐渐进展就构成了心血管病的事件链。只有注意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控制到位,才有希望阻止、延缓病情的进展。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