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测血压高,回家测量正常,就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吗?

安白看健康 2025-04-12 03:57:23

20岁上下的年轻小伙儿去体检,测出来血压高,回家一测血压正常,有些人会说,这是“白大衣性高血压”。

可是,这真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吗?

还真不是。

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在诊室医生那里测量的血压就要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这当然不是一次体检就能搞定的,要非同日3次、诊室标准测量的上臂血压≥140/90mmHg。这是第一步。

然后,就是家庭血压监测和/或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正常。

家庭血压监测,就是家庭自测血压,正常值是<135/85mmHg。动态血压监测正常标准,是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日间<135/85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早先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用一种就行,但是现在的意见和诊断分型都建议最好两种方法都做。只做一种,只能算是“部分白大衣性高血压”;两种都做,才算是“真性白大衣性高血压”。因为家庭自测血压,缺少夜间睡眠那个时段。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连续测7天。如果患者不熟悉自我测量血压的方法、或者不能坚持测量、或者自己测血压精神紧张焦虑,自我家庭血压监测也不合适。

动态血压监测的好处是24小时监测,包括夜间血压,这样不会疏漏夜间血压高的患者。动态血压也不是做一次就行的,需要重复做。因为研究发现,首次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患者,在1~4周的重复检测中,有25%~50%的患者第2次就满足了持续性高血压标准。单做一次动态血压监测就容易漏掉这部分患者。所以有指南建议,对于怀疑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患者应该3~6个月后重复动态血压监测确认。

还有一点,对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后续进展,只有一种血压监测正常和两种方法血压监测都正常的也不一样。显然两种方法监测都正常的要好。比如就有研究发现,真性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首次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1.38倍,而部分白大衣性高血压则是2.16倍。

已经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也有“白大衣性高血压”。

不仅没有高血压的人会得上“白大衣性高血压”,就算是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部分人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就是吃了降压药,在家测血压正常,到医院诊室测血压就高。这种情况,称为“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

对于还没有降压治疗的白大衣性高血压,目前我国指南的意见是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 如减盐、减重、增加运动等,预防及延缓持续性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靶器官损害筛查, 评估心血管总体风险,根据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尤其要加强随访观察,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复查诊室外血压,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因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会发展成持续性高血压,这样可以尽早发现,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降压治疗、但属于“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目前指南的意见是不需要进一步强化降压治疗。因为降压治疗的相关研究证据还不够充分。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0
安白看健康

安白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