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为啥长达40天?

鸿朗说健康 2024-07-21 15:27:01

“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这首诗描写了三伏天的溽热。三伏是古人将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根据可循的规律总结出的时令节气,因为时间跨度大,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范畴,故三伏天是一个杂节气。

  《说文解字》:“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猎人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伏”的含义是“隐蔽、隐藏”,与热没有直接关系。古人为何用“三伏”来表示最热的天气呢?三伏由来已久,在《史记》中就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样,即早在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记载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三伏表示炎热源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有三伏之说。

今年7月15日将正式入伏,初伏为7月15日至7月24日;中伏为7月25日至8月13日;末伏为8月14日至8月23日。据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合起来叫“三伏”。

初伏、末伏持续的时间均为10天,但中伏的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今年就是后者。中伏的天数有何讲究?记者了解到,这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有关。测算发现,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的5天之后,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只能有4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只有10天时间;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的5天之内,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便会出现5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要有20天的时间,民间俗称“俩中伏”。

  “伏”,即藏,是会意字,意思说,人牵着猎犬伺机捕获动物的样子。《说文解字》中言:“伏,司(‘司’通‘伺’)也。”《广雅》记载:“伏,藏也。”总之,“伏”字在各种字词典中的解释最主要的词条就是“潜藏”。而“三伏”中的“伏”字,也是“潜藏”之意。

  “三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民谚曰:“二暑相连进酷暑,夏至三庚便入伏”。所谓“伏”,就是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期,民间称其为“苦夏”。

  三伏,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尤其中伏更热,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和“热在三伏”的农谚。北宋王仲修有诗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自古就流行三伏天避暑的风俗和习惯。秦汉时期,官方在三伏的首伏会放假,鼓励官员、民众根据各自的条件避暑。汉武帝每年五月都要前往雍州的云阳山避暑,到了农历八月才回到长安的宫廷。

  三伏天,人们一般待在家里避暑,不方便串门,可有的人却不识相。曹魏学者程晓的《嘲热客诗》就描写了这样的人:“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此诗嘲讽大热天去别人家做客给主人带来烦恼。每到三伏时期,道路上就没有车马了,大家都关门谢客。偏偏有个人还去别人家串门,主人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汗流浃背穿戴一番。结果这个客人来了,还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主人摇着扇子,还是挥汗如雨。

  如今,北方农村在入伏前就已铲镗完毕“挂锄”了。学校要放暑假(伏假)。三伏,也是多雨的季节。俗话说:“大暑小暑,淹死老鼠。”大暑之后进入汛期,有的地方要及时防汛、防涝。在南方,三伏正是细雨绵绵梅子成熟的时期。

  三伏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农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农作物种植的宝贵经验,如民间有谚语:“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等。

0 阅读:42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