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无病三分虚,如何安然度夏天?(一)

鸿朗说健康 2024-07-23 15:12:36

近日各地出现高温天气,颇有“上蒸下煮”的感觉。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入伏后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征象。由于暑气逼人,人体容易心气亏耗,老人、儿童及体虚气弱者往往易中暑。因此,盛夏对一些生活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炎热的夏季。

进入夏天以来,小陈已经热的受不了了,早早便开上空调,还时不时来杯冷饮解暑。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最近他觉得浑身没劲,老犯迷糊,也没啥胃口,吃啥啥不香。难得跟着朋友吃顿小龙虾当宵夜,他还腹泻了。

小陈妈妈一看,这不就是我们夏天最熟悉不过的湿热吗,连忙煲了一大碗凉茶给小陈下下火,还变着花样菜式炒苦瓜、熬绿豆沙。可小陈喝完之后,不但胃口没变好,还一直腹泻,折腾了好几天,人也清瘦了不少。

小陈只好来找中医调理,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认为小陈的种种不适是由于脾胃虚弱,寒湿困阻中焦所致。“夏日无病三分虚,所以很多人都会出现苦夏的症状,但并非都需要喝凉茶清热解毒。而且由于很多人平时就贪吃生冷,导致脾胃虚弱,并不适合再使用过于苦寒的食物。”随后,给小陈开具了健脾祛湿的方药。

小陈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越调理越糟糕,原来是走错了方向。听了医生的建议后,小陈戒掉冷饮,再配合中药汤剂,并且趁着清晨还不热的时候适当锻炼,整个人都精神了,胃口也变好了。

进入夏天,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容易疲劳,懒懒的没力气,食欲不好,头晕胸闷,多汗烦热,口苦欲饮,胃肠不适,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怠惰嗜卧,大便不调,形体消瘦等,俗称“苦夏”,中医叫“疰夏”。

夏天“无病三分虚”是怎么回事?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脾喜燥恶湿”,湿气太盛,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气亏虚,平时肠胃不好的人,或贪凉喜冷、情绪抑郁、挑灯夜战之人,更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

其次,夏季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中医认为,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干口渴,少气懒言,潮热盗汗,耳鸣健忘,形体消瘦,烦躁失眠等症状,到了秋凉,就会自然缓解或消失。

再加上如今人们普遍贪凉吹空调、喝冷饮等,伤了人体阳气,很多人会有低热、身体倦怠、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因此也就有了“夏季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预防一 暑气伤人致中暑

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多喝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防暑降温。

在这酷热难耐的节气,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中医理论认为,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主心,暑气伤人先伤于心。暑热天气过后,酷暑且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进而导致中暑。

所以,在暑热天气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在外出工作活动时,最好能避开高温时段(下午1点-3点),如果要在户外工作,应多喝一点防暑降温的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并喝些凉淡盐开水以降暑散热。

由于现在暑气比较重,如果舌苔比较厚,这代表湿气重,湿气重后就没胃口,此时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

预防二 因暑贪凉伤阳气

长在空调房的人,要起身走动出身汗;夜眠用风扇和空调,一定要盖薄被子,护好腹背。

最近,由于天气体热,人们对降温防暑还是很积极,但是对过于贪凉导致阳气损伤却认识不足。专家说,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由于人们错误的解暑方式,比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尤其是暑热天气从室外回来后急着冲凉,最易导致寒湿之邪阻遏气机、暑热不得散而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症状。

所以,人们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即便天气炎热,注意不要过于贪凉。晚上睡觉控制好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尽量勿超过5℃。白天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下班后适当做做户外活动,出出汗。夜眠时通宵达旦地使用风扇、空调时,一定要盖薄被子,保护好腹部和背部。在饮食上要注意节制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虚弱更易受损,家长更是要注意,尤其避免孩子在大汗之后立即用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晒后马上冲凉或冲洗手足、洗脸,应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0 阅读:1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