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30年代日军镜头下的南昌,中正路万寿宫,和现在不一样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3-09-30 07:46:01

江西南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南昌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我国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就是以“南昌舰”命名的。

人都说,一座城市因为有了历史才厚重,南昌的历史同样值得铭记。下面分享一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昌老照片(黑白照片后期上色并修复清晰度),每一座建筑,每一个瞬间,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照片很珍贵,值得收藏。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0年,位置位于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从这个角度放眼望去,在大面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群里,点缀着一些欧式建筑,高耸的圆顶塔楼,直插云霄。

在上世纪30年代,日军的情报人员以探险家和学者的名义,秘密拍摄南昌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汇编成册。《亚东印画辑》就是这些日本情报人员取得的“成果”之一。

1938年,南昌城内一条繁华的街道。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两旁的建筑大多为欧式,店铺门口悬挂着招牌,巨大的条幅横跨马路上方。

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有的骑车,有的挑着担子,有的驾驶马车,黄包车师傅也在路边等待载客。整条大街,商业氛围浓郁。也反映了当时南昌的繁荣景象。

30年代,南昌北伐纪忠塔。塔身为四方柱形,下面有底座。塔身上“纪忠塔”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在纪忠塔塔的旁边,有一座石牌坊。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昌,击败了孙传芳。为了纪念牺牲的将士,修建了纪念塔,位置在南昌郊外的莲塔高地,后被损毁。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昌的东湖公园。公园里湖水清澈,湖中有三座小岛,岛中的亭子叫“中山亭”,岸边绿树如荫,停泊着几艘小船。照片拍摄于1930年。

南昌东湖,湖水面积约有13公顷,湖水来自赣江。自唐以来,这里就是南昌著名的风景湖之一。历史上的东湖书院、东湖书画会、南昌行营都设在这里。

1939年,从高处远瞰南昌城。城区的房子栉比鳞次,高低错落。独具特色的马头墙,让人印象深刻。在大面积的中式建筑里,有一些欧式建筑的影子。

这是位于赣江边上的一座码头,照片拍摄于1938年。江水烟波浩渺,码头上停泊着很多船只,高大的桅杆,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的江面上,有船正在扬帆远行。

南昌水运交通便利,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重要口岸。可由九江沿长江水域经上海港出海。

照片中,这座古建筑是一个古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妃子——娄妃。位置大约在塘子河南昌港附近。墓葬历代多有修葺,可惜后来被毁。娄妃,是明太祖朱元璋元章十六子朱权之孙宁王朱宸濠的妻子。

1519年,朱宸濠欲谋反,娄妃苦劝无果。后来谋反失败,娄妃投赣江自尽,王守仁收其尸葬之。朱宸濠悔恨当初没有听娄妃的话,也投江自尽,因水太浅未死,被官兵俘获。

1939年,美丽的赣江风光。画面中,几艘帆船正驶往远方,耳边似乎能听到烈烈的风声。岸边水草丰美,犹如一幅水彩画。

赣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赣江“襟三江而带五湖”,江面宽阔,水量丰沛,自古以来,赣江航运业发达。

这是1939年的南昌万寿宫,又称铁柱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始建于晋朝永嘉六年(312年),南昌万寿宫千年根脉,人文地标,在道教建筑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照片中的这座建筑,雕梁画栋,十分精美。门楣上方写着“忠孝神仙”四个大字,金光闪闪。门前主干道两侧,种植有各种花卉。

这是南浔铁路火车站一角,火车站建在赣江北岸,乘客坐火车和坐船都极为方便,水陆换乘便捷。照片中,江边有两座候车亭。岸边有船只停靠。照片拍摄于1939年。

南浔铁路,是赣北地区第一条铁路,连接九江与南昌。始建于1907年,1916年竣工。1939年,日军攻占南昌,南浔铁路全线沦陷。

照片中这两座装置是石灰窑,位于河岸之上。石灰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手工烧制石灰在当时很普遍。

人们将石灰石放进这两个大容器中,不断用柴火焚烧。连烧二十四小时,石头就烧透了,变成了石灰。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的就是石灰的生产过程。

1939年,南昌城外的田野风光。放眼望去有大片的稻田,犹如一块块不规则的镜子,水天一色。在一些旱地上,也种植有农作物。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0年,这里是位于南昌中山路公安局附近的一个中药铺。这间药铺很简陋,房顶用竹席覆盖。药铺门口摆放着各种中草药。

门前的架子上,用绳子悬挂着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草药。阳光明媚,是晾晒草药的最好时机。

站在南昌江西大旅社屋顶上,向北方眺望,南昌城市面貌跃入眼帘。照片拍摄于1939年,此时的南昌,已被日军占领。城中很多建筑被炮火摧毁,房倒屋塌。

1939年,南昌会战失败,日军占领南昌。通过下面这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那时南昌城的样子。

这是当时的南昌中正路景象。街道不算宽,两侧都是欧式建筑,行道树郁郁葱葱。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

这条街原来叫德胜路,1937年改名为中正路。日军占领南昌期间,将中正路改名为兴亚路。抗战胜利后,改回中正路。南昌解放后,中正路被改名为胜利路,沿用至今。

照片中这座断桥,就是当时的中正桥。南昌会战中,为了阻止日军进城,中国守军炸毁了这座桥。后来,日军占领南昌后,对该桥进行了修复。

中正桥位于赣江之上,1936年建成,当时还是木质桥梁。1949年,对大桥进行了改建,并更名为“八一桥”。

1937年,日军航空部队对南昌进行狂轰滥炸,南昌城内一片火海,浓烟四起,到处是断壁残垣。据统计,从1937年到1939年,日军飞机对南昌轰炸49次,投弹2559枚,炸毁房屋661栋,倒塌1417栋,炸死592人,炸伤745人。

80多岁的陈光裕老人回忆说,当时他们一家正在门前大树下吃饭,突然一颗炸弹落下来,山崩地裂地响,硝烟散去,他看到母亲被炸得只剩下一团头发。而坐在母亲身旁的其他三位亲人,被炸得只剩下腿和脚。

照片中这座古塔,是南昌的绳金塔。该塔始建于唐天祐年间,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

绳金塔塔高50多米,塔身七层八面,平面为内正外八边形。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南昌便成为了中日双方战略攻防中的重要据点。日军攻占南昌外围的安义、奉新、高安等地后,一股日军正在通过一座桥,进攻南昌城。

远处那座高塔,看外观像是绳金塔。在历史上,绳金塔历经多次毁建。

30年代,一名日军坐在西湖边上的木栈道上钓鱼。远处,还有一名日军正在悠闲地划着小船。西湖周围,再也看不到有其他人。

1939年,日军占领南昌后,西湖便成为了他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

1939年,一群日军来到星子县城,在写有抗战标语的牌坊下合影。牌坊上一副对联,非常有时代特色。

从1939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占领南昌6年。在此期间,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昌人民饱受摧残。被日军屠杀的南昌百姓有644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昌大屠杀。

1939年,日军占领南昌后,一群日军站在南昌行营暨驻赣绥靖公署门前举手高呼。在当时,行营是一个军方色彩很浓的称谓。

南昌行营建于1930年,原来是江西省立图书馆,后改为行营,建筑规模宏大。南昌行营与江西大旅社、民德路邮局齐名,被称为当时南昌的三大地标建筑。

被日军炮火炸毁的南昌平安旅社,墙壁上炮弹炸出两个大洞,窗户和玻璃全部被炸飞。楼顶上也有被大火焚烧过留下的黑色痕迹。

1939年,日军占领南昌后,在城内四处纵火、滥杀平民。南昌城内有78%的房屋被摧毁,百姓锐减至2万人,千年文明古城毁于一旦。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30年代江西南昌老照片,每一栋房子每一个瞬间,都有独特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日军占领南昌期间,南昌百姓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时光如梭,再看如今的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时尚、现代、富有活力,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相信,南昌这座天下英雄城市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1 阅读:828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