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文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贫血低钙有辐射,上火湿气是发物。”我想这句话能含括大多数人的童年生活,直至现在,这些话仍然是很多人维护自身健康的金玉良言。今天就来聊聊其中的辐射。
前些年很火的抵制通信基站、手机不能放床头、仙人掌吸收辐射等等都是与辐射相关;对于肿瘤的患者而言,更担心的是隔几个月就做一次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辐射会不会很伤身体。
生活里处处充满辐射,香烟、手机、太阳、路由器、电吹风、微波炉、地板、基站、电等等都是含有辐射的,但是要知道其实辐射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见光、手机、基站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多大影响,与之相对的电离辐射确实对人有影响,最著名的就是福岛核电站事故、某国原子弹爆炸后这些都是电离辐射,生活中的安检仪、土壤中的氡气、临床上的CT、X线也是电离辐射,这些对于人体而言是有一定的辐射影响的。有人坐不住了:那我天天过地铁安检、每几个月做一次CT,岂不是对身体危害极大?
先别急,药学里有句非常经典的话: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对于辐射来说,一样受用,抛开辐射量、曝露时间谈危害,耍的流氓更大。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距离、减少暴露时间来降低电离辐射的危害,临床中的检查需要连续做100次X线、5次CT才会累积到可能致癌的剂量。对于很多患友来说,头又开始疼了,5次CT就有危害,我这都做了不下15次了,岂不是千疮百孔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短时间内连续做检查出现剂量累积才需要担心,另一方面是当病情有需要时应当两害取其轻,完善检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此外还有CT诱发甲状腺癌的说法,理论上电离辐射对甲状腺是有损伤的,也有研究发现辐射后甲状腺功能短时间内有变化,但随后可自行恢复,但说CT导致甲状腺癌那就是无稽之谈,这种言论更多的是想为患病找一个外界的由头。当然,临床上也存在无辐射的检查比如B超、磁共振,但是B超准确度低、磁共振费用高时间长,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的。
对于临床检查的辐射,可能做增强CT之前注射的造影剂更应该引起重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出现因为做CT致癌的,但是因为造影剂引起造影剂肾病进而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还是存在的,因此不要怪医生在检查前后让你喝那么多水,这是促进造影剂排泄的保护性手段。而比起担心检查带来的辐射,我觉得更应该担心另一种常见物质的辐射,那就是香烟,每天一包烟相当于每年至少拍17次甚至更多次胸片,不仅吸食者受影响,周围被二手烟影响的人同样遭受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