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要杀吕伯奢全家?历史上的曹操,真的那么无情无义吗?

2025-01-20 09:37:40

宁可让我辜负这天下所有的人,也绝不能允许天下之人有负于我!在这世间行走,我自当以自身利益与立场为先,哪怕因此而对不住旁人,那也在所不惜,总之,断不能让他人来伤害我、辜负我,一切皆要依我之意行事才好。

在古代帝王的经典语录里,有一句堪称最为经典的话语。而这句经典之语,正是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口中。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行刺董卓未能成功,随后便逃离洛阳。在逃窜途中,他来到了老朋友吕伯奢的家中。可没想到的是,因一场误会,曹操竟将吕伯奢的全家都给误杀了。而在离开吕家之时,曹操对陈宫讲出了这样一句话。

由于这句话着实霸气非凡,并且《三国演义》又广为人知。于是在此之后,这句话传播得愈发广泛起来。乃至到了后世,不少人在想要为自己谋私利的时刻,常常就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不过要知道,在真正的历史当中,曹操实际上根本就未曾讲过这样的话语!并且呢,就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这件事而言,其是否真的发生过,在后世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存在的哟!

在《后汉书》以及《三国志》里,我们压根就未曾发现任何与之相关的记载!

既然正史上并无此项记载,那罗贯中在撰写小说之时,为何会写出这样一个剧情呢?难道说,这一剧情全然是罗贯中凭空编造出来的?

当然并非如此!

若要把这个问题真正阐释明白,那咱们得简要讲讲正史记载中,曹操离开洛阳之后紧接着所发生的那段历史才行。

公元189年,董卓进入京城后,曹操对董卓的所作所为极为反感,看不惯其行径,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洛阳。随后,曹操径直朝着函谷关以东行进,他打算去追随袁绍,一同拉起队伍,起兵反抗董卓。

不过要留意啦!

在正史当中,曹操在离开洛阳之际,压根就未曾有过刺杀董卓的举动。像那种说曹操向王允借来七星宝刀,企图借着献刀的由头去行刺董卓之类的情节,全部都是罗贯中在之后自行编撰出来的内容,并非真实发生过的史实哦。

曹操若未曾实施刺杀董卓之举,那么在他离开洛阳之时,自然也就不会遭到董卓的悬赏缉拿。其实,彼时不少官员都纷纷离开了洛阳,随后董卓便一并下达了抓捕命令,意图将这些未经许可擅自离去的官员统统捉拿归案。

即便董卓在当时真的动了杀人的念头,那么在他心里,最想除掉的恐怕就要数袁绍以及袁术这两位袁家的人了。

在离开洛阳之后,曹操便踏上了一路向东的行程。经过数百里的跋涉,最终抵达了陈留郡。此后,凭借陈留太守张邈以及当地富豪卫兹的相助,曹操得以募集士兵,就此起兵,开启了反董之路。

在《三国演义》里,关于曹操逃亡的情节是这样的:曹操一路朝着东边前行,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追杀之人。可在途经中牟县时,运气不佳,被人给抓住了。不过呢,随后曹操竟得到了中牟县县令陈宫的赏识。于是,陈宫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官职与地位,独自一人追随着曹操就此离去。

随后,在去往陈留郡的途中,曹操与同行之人经过了吕伯奢的住所。吕伯奢乃是曹操父亲的故交,见到曹操,便热情邀请其到家中做客。当曹操在吕家留宿的夜里,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磨刀的声响,曹操不由地误以为是吕家的人想要谋害他性命。

于是在这之后,他便率先采取了行动,抢先一步将吕家上下满门都给杀害了。

在离开吕家的途中,曹操不巧碰到了外出买酒刚回来的吕伯奢。此前,吕伯奢为了好好招待曹操等人,特意出门去买酒。可曹操因担心被追杀,害怕吕伯奢回去报官,便不由分说地将吕伯奢杀害了,还道出了那句闻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语。

在对正史以及小说的大致情形都浏览完毕之后,那么,下面我们便可以针对曹操杀吕伯奢这一事件展开探讨了。

瞧地图便可知,洛阳至陈留之间,相距大概四百多里呢。就地理位置而言,若从西往东看,这一路上存在几个关键区域,依次为洛阳,接着是旋门关,再是成皋、荥阳,而后是中牟县,最后便是陈留县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到东汉末年时期,那时的成皋与荥阳所处之地,便是如今的郑州地区啦。同样在那个年代,曾经的陈留县,其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在现今的开封市这一片区域呢。

当我们明晰了此处的地理位置后,便能够依照相应的空间位置情况,对曹操的故事展开分析了。

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曹操极有可能是顺着这条路逃往陈留的,毕竟这是距离最近的路线。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于中牟县被擒获,随后便与陈宫一同开始逃亡。值得注意的是,中牟县这个地方已然和陈留郡紧紧相邻啦。

这么来讲的话,要是依照《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情况,曹操先是碰到了陈宫,随后便杀害了吕伯奢。如此一来,吕伯奢的家所处的位置,那就只可能是在中牟县或者是陈留县这两个地方了。

如此一来的话,吕伯奢要是选择去报官,那他就只能有两种报官途径,要么是向陈宫所在的这边去报官,要么就是朝着张邈所在的那边去报官。

很明显,这样的逻辑是说不通的。按照这样的逻辑去思考、去推断,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嘛,存在着很明显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所以,这种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是行不通的呢。

事实上,在正史上陈宫大概率未曾担任过中牟县的县令。因为翻遍史书,也寻觅不到相关的记载内容。而陈宫在正史上初次亮相之时,已然是曹操出任东郡太守之际了,这距离所谓“担任中牟县令”的时间点,已然过去了两年之久。

故而,即便吕伯奢确有其人,曹操也确实杀害了吕伯奢全家,可这事儿跟陈宫实际上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既然《三国志》以及《后汉书》里面,均不存在相关的记载内容。那之后的罗贯中,究竟是如何想到这件事的?

事实上,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说法!虽说在正统的史书里并没有相关记载,可在另外两部书,也就是《魏书》以及《世语》之中,却对这个故事有着明确的记载呢。

就成书时间而言,《魏书》明显比《三国志》成书更早。王沈编撰该书之时,距曹操离世时间不长,彼时诸多与曹操同时代的人尚在人世。鉴于此情形,《魏书》在可信度方面,应当是颇高的。

在《魏书》里,王沈有这样的记载:吕伯奢乃是成皋之人,他和曹操是旧相识。当曹操在逃亡途中,路过成皋时,便前往吕伯奢家中借宿。只是那时吕伯奢恰好不在家,留在家里的仅有他的几个儿子罢了。

吕伯奢的几个儿子,瞅见曹操独自一人,顿时心生歹念,妄图抢夺曹操的马匹与财物。曹操察觉到他们的不良企图后,当机立断,出手将这几个人给杀了。

与《三国演义》中的剧情相较而言,《魏书》所记载的这个版本在空间方面明显更合乎情理。要是吕伯奢家位于成皋的话,那曹操确实会途经此地。并且成皋与陈留之间是存在一段距离的,张邈对成皋这边也是无权过问的。

《魏晋世语》里记载,郭颂所述内容是这样的:曹操在逃亡之际,途经吕家,当时吕家对其予以热情接待。然而曹操心中起疑,觉得吕家人或许知晓了京城发生的那些事,且有可能暗中算计自己。于是乎,曹操竟突然发难,杀害了吕家数人后便匆匆离去了。

由此可见,罗贯中所写的吕伯奢故事,其最初来源便是这两本书。如此一来,这事儿好像也并非毫无根据。况且,这两本书的成书时间,要么早于《三国志》,要么与之成书时间相同,其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是我们必须要留意的。

后来的情况是,这两本书竟然通篇都遗失掉了,一点儿都没能流传下来,实在是太可惜啦!

后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在给《三国志》撰写注释之时,裴松之引用了两本书的内容。在裴松之所处的那个时代,这两本书是存在的。裴松之在阅览过其中相关内容后,便将这些内容融入进了自己为《三国志》所写的注释里面。

在这之后呢,当我们翻开《三国志注》这本书的时候,便能够看到有关吕伯奢的那些故事内容了。

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裴松之在撰写相关内容之时,其所参阅的史料从一开始就是不准确的。亦或是他所依据的那些史料,本身便存在错误之处呢。

当下,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还都不具备给出答案的能力,没办法对它们作出确切的回应呢。总之,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这两个问题都处在我们无法解答的范畴之内。

这两本书在后来的时间里,都没能留存下来,最终都失传了。

要是我们的考古学家哪一天发掘出了这两本书,并且在书上真的看到了相关记载,那还好说。可要是一直没这样的发现,那咱们其实是很难确定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呢。

就当下所存的史料而言,后世史学家们普遍最为认可的情形实则是这般:曹操在离开洛阳之后,行至成皋一带,来到了吕伯奢的家中。随后,由于某些缘故,曹操竟然将吕伯奢全家都给杀害了。

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之中,陈宫并未参与其中任何事情。要知道,在正史上,这个时候的陈宫压根就还未曾登场亮相。

其实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也并非是毫无根据、凭空而来的,它同样是有着一定缘由或者说出处的,并不是毫无缘由就出现这样的说法的哦。

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的《魏氏春秋》里,有提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之事。其所述故事版本和《魏晋世语》中的颇为相似。并且在故事末尾,孙盛记载了曹操杀完人后,还大声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自然,那本书在后来并未流传下来,整篇内容都已遗失不见踪迹了。所幸的是,裴松之所撰写的《三国志注》,还有《太平御览》一书,它们曾对相关记载有所引用,也正因如此,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才能知晓这件事情。

总而言之,那些记载吕伯奢一家故事的书籍已然全部遗失不见踪迹了。就当下现存的正史而言,根本寻觅不到任何关于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相关记载内容。不过呢,《三国志注》以及《太平御览》这两部书,在引用那几本业已遗失的史书时,倒是提及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这件事。

之后的罗贯中呢,他把所搜集到的各类相关记载统统整合起来,并且还额外添加了陈宫这一角色,经过这样的一番创作处理之后,便形成了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个故事版本。

那么,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一事究竟是否属实呢?具体情形又是怎样的?直至如今,众人也难以给出一个精准无误的答案。或许唯有等到将来的某一日,在我们寻找到那几本已经遗失的书籍之后,才能够得出新的论断吧。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们心里是十分清楚明白的。

历史上的曹操,着实堪称一个奸雄啊。就拿他身处逃亡的那种极端处境来说,做出杀吕伯奢全家这样的事,似乎也确实是曹操能干得出来的行径呢。

0 阅读:8
丁

欢迎关注!